華沙起義的失敗是否因爲蘇軍見死不救?

張同渠


這個說法是一直存在於網絡並廣泛傳播的謬論。歸根結底是西方和波蘭流亡政府不遺餘力的反蘇宣傳以及我國這些年來許多圈內頗有影響力的作者惡意誤導導致的結果。

首先,華沙起義的絕對主力無疑是由以布爾(布爾是其化名,原名是塔德烏什·科莫羅夫斯基)少將為首的國家軍,而當時布爾所效忠的波蘭流亡政府與蘇聯正處於對立狀態。在此之前,他麾下的國家軍與蘇聯游擊隊就發生過沖突,且雙方相互敵視(俄國人和波蘭人是世仇,究其原因三天三夜都講不完,這裡暫且不提)。但起義也有一些親蘇的地下武裝參與了進來,特別是由波蘭工人黨領導的”人民軍“,而布爾對此的說法卻前後矛盾,一會矢口否認華沙有共產黨武裝,一會又說這些人確實參加了戰鬥。起義的組織和發動在此之前都未曾告知近在咫尺的蘇軍,而遠在千里之外的“倫敦”卻知曉。可見國家軍發動起義並沒有將蘇聯人考慮進去,這是因為國家軍不但仇視德國人,而且也仇視蘇聯人。

起義爆發後,國家軍利用城內德軍空虛之際,確實佔領了不少地方。但1944年8月4日,局勢急轉直下,也就是當德國人宣佈殲滅蘇聯坦克第3軍的第二天,開始了有組織的反撲。而按照國家軍的說法:正是從當天起,蘇軍的炮擊停止了,飛機也看不到了,德國人打回來了!

事實上是,蘇軍因遭到德軍裝甲部隊的瘋狂反撲,在華沙方向的進攻失利了,被迫由正面進攻轉為兩翼包抄,但在殘酷的戰鬥中推進異常緩慢,到8月中下旬仍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這是由於蘇軍在經過大規模遠距離進攻後的實力衰竭,德軍則抓住了有利戰機,以機動部隊給予蘇軍重重一擊。

蘇軍在9月10日恢復了對華沙的進攻。而從9月13日晚,蘇聯人對華沙城內的物資空投也開始了。空投一共進行了13個晚上,蘇軍出動運輸機2243架次。加上紅軍為起義者提供的空中火力支援,共計4821架次。

根據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作戰處的報告稱,蘇聯共計向華沙空投的物資包括:45毫米火炮1門、衝鋒槍1378支、50毫米迫擊炮156門、反坦克槍505支、步槍170支、卡賓槍522支、德制步槍350支、45毫米炮彈300發、反坦克槍彈57640發、步槍子彈1312600發、7.7毫米子彈75000發、50毫米迫擊炮彈11558發、手榴彈18428枚、德制手榴彈18270枚、藥品515公斤、食品126681公斤、以及大量其他裝備和物資。

儘管蘇聯人空投了上述大量物資,但依然受到了西方和國家軍的指責。主要是以下幾點:首先,蘇聯飛機大多是低空投放,一般不使用降落傘,導致不少物資被摔壞;另外,西方還責怪俄國人供應的彈藥不合波蘭人繳獲的德國武器,以至於”大部分“沒有用。

前一種說法符合事實,這在蘇聯自己的報告中就承認了,且他們也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而後一種說法就純屬扯淡了。從空投清單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知曉,投放的物資並非只有蘇制彈藥,而是包括從槍炮到食品、藥品的諸多種類,甚至也有大量的德制彈藥。而布爾自己也承認,他的確得到了相當多的俄國物資,而且幫助頗大。但從蘇聯的內部報告看,國家軍當時就是在借題發揮,利用“降落傘”的問題進行反蘇宣傳。

根據紅軍在普拉加西區繳獲的一份布爾將軍的命令文稿內容顯示,布爾號召向俄國人“復仇”,並宣稱“國家軍司令有權鎮壓一切支持蘇維埃的企圖。”此後,關於國家軍反蘇態度的報告被大量呈報給蘇聯當局,這些報告使得國家軍在俄國人心中的形象變得更差了。

9月21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部的偵查員代號“奧列格”的克洛斯中尉跳傘進入華沙城內。他作為專業情報人員在華沙待了一週多時間,期間除了接觸人民軍外,也與國家軍代表見了面。根據他事後呈交的報告顯示,起義是由“倫敦”領導的,目的是搶在蘇軍之前控制華沙,以迎接流亡政府的到來。人民軍和保安軍等組織事先並不知情,可還是加入了戰鬥的行列,但他們和國家軍之間依然存在分歧。人民軍士兵經常因為小錯而被槍殺。最初,國家軍甚至不允許人民軍獲得空運物資。

而在起義過程中,國家軍一直在進行反蘇宣傳,稱紅軍將把波蘭人都趕到西伯利亞去。當蘇聯空投開始後,國家軍依然宣稱蘇聯空投的是英國物資。“降落傘”問題當時成為了國家軍的宣傳素材,甚至蘇聯組織的波蘭軍隊也被他們稱為“來自西伯利亞的投敵分子”。

國家軍的一些極端組織甚至在沒有打跑德國人的前提下就開始在城內大肆屠殺烏克蘭人和猶太人。他們還到處搜捕逃出德軍魔掌的蘇聯戰俘,準備拿來和蘇聯討價還價。甚至攻入華沙中心區的一些波軍步兵第9團的官兵也被國家軍殺害了。

綜上所述,可見華沙起義的失敗是大波波咎由自取的結果,可謂是“自作孽不可活”的鮮活實例。並非是蘇軍見死不救,相反蘇軍對發動起義的波蘭國家軍給予了不少援助。


彼得堡的肥天鵝


見死不救,那你還真的是有點太看的起,波蘭方面的流亡政府了。

準確的來說,波蘭的這個流亡政府壓根兒就不想讓前蘇聯人幫忙,當初波蘭就是被前蘇聯和德國一起絞殺的,所以波蘭流亡政府根本就不希望前蘇聯軍隊將他們的華沙城解放,為什麼?因為他們認為前蘇聯過來是要搶奪這些資本主義勢力政府在波蘭的利益,因為前蘇聯是社會主義勢力,而波蘭政府很明顯是資本主義勢力,二者在意識形態上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前蘇聯為了方便接下來蘇聯紅軍接管波蘭,特地還組建了一個新政府,與流亡政府相互對抗,這一來二去。流亡政府肯定是不希望前蘇聯紅軍比他們先一步到達華沙城。

因此,在前蘇聯紅軍快要抵達華沙城的時候,不顧當時手底下軍隊比較薄弱這一個命題,命令。起義軍迅速佔領華沙城。

事實上,我們去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和前蘇聯一起瓜分波蘭。這段歷史,我們會發現,真正害死波蘭人的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什麼這麼說呢?當時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之初就已經趕到了納粹德國對他的敵意,所以他積極的去向英國人和法國人求救,說咱們三個聯合把納粹德國肯定要鬧事情,咱們三個一起聯合起來把他鎮壓下去,其他事情再說英國和法國人死活不同意,開玩笑,老子培養納粹德國就是為了打你的,你現在跟我何談,門都沒有。

出於無奈之下,斯大林也不是一個傻子,他不會拿自己一個國家去承擔納粹德國整個一個國家的怒火,因此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且同意瓜分波蘭,波蘭就是被英國人和法國人賣給德國人和前蘇聯的一個棋子!被人賣了還在那裡數錢,作為一個國家政府做到這個地步的,還真的少見。

當然,這個流亡政府也不管那些有的沒的,反正看著前蘇聯就是不順眼,(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雄心壯志已經喊出來了,我要解放華沙城,我要解放波蘭,但是手裡實力不夠。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因此,一方面請求前蘇聯空投物資,讓他們武裝起來,另一方面不顧手底下的人的一種實際情況,強行命令波蘭人民方面發動起義,佔領華沙城。

這個時候戰局卻突然出現了轉變。首先,德國前線的裝甲部隊臨死反撲,將前蘇聯的進攻活生生給擋了回去,前蘇聯的進攻得到了遏制,這個手德國人終於回過手來可以好好整理整理自己後方的情況。

也就是說,如果說原先華沙城裡面的起義軍面對的是一半臨時警察的話,現在他們面對的對手從臨時警察變成了真正的軍隊,蘇聯紅軍確實強悍,能夠把納粹德國的國防軍吊著打,但是納粹德國的這些國防新吊打你們這些起義軍還是沒有任何毛病的。

另一個方面,斯大林也拿到了。默然方面其軍企應的消息,但是他本人肯定是沒有下這樣的命令的。首先,軍隊受到了阻擊,華沙城是肯定拿不下來了。如果說這個時候白白暴露的實力讓他們起義的話,那簡直就是送羊入虎口啊!所以根據戰場實際情況來判斷起義軍的這一次起義很有可能在起義發展的前期,壓根兒就沒通知斯大林,或者說讓前蘇聯紅軍配合一下,發動進攻,只不過單方面的一廂情願認為自己可以拿下華沙城,同時阻止蘇聯把觸手伸到波蘭,你有多天真,在戰場上面,站場會告訴你戰爭有多麼殘酷。

起義失敗,波蘭流亡政府在波蘭的力量受到了重大損失,當然是氣急敗壞之下一大堆髒水往前蘇聯身上潑,前蘇聯表示,你一直秋後的螞蚱還在我面前蹦噠,信不信我讓你連螞蚱都做不了?我給你空投物資已經很看得起你了最後你竟然做了這樣的事情,那對不起,你想回到波蘭,我也不同意。


漩渦鳴人yy


這個事情本身要從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波蘭方面,發動起義的波蘭國家軍是聽命於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流亡政府發動華沙起義的目的,第一當然是解放自己的國土,當時在蘇軍的攻勢下,德軍已經是全線崩潰,華沙的守軍已經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能夠解放自己國家的首都,當然是非常理想的。第二就是如果是由波蘭國家軍解放了華沙,那麼戰後波蘭的政府肯定是由倫敦的流亡政府主導,而且國家軍也有對付蘇聯的計劃,就是不讓蘇軍進入華沙。

至於什麼蘇聯電臺鼓動這種事,其實英國也有,在諾曼底登陸之前英國還利用電臺聯絡法國的抵抗組織,對於波蘭,倫敦的流亡政府也是利用電臺聯絡國內的武裝,而且組織一場起義,可不是忽悠忽悠就行的,是需要準備武器,組織人員的。

而蘇聯方面首先要弄清楚了發動起義的是什麼人,當時波蘭抵抗組織很多,不知是聽倫敦,也有聽莫斯科的,聽莫斯科的有部分參加了起義。

對於蘇聯來說,當時的波蘭流亡政府和蘇聯之間的關係極差,波蘭流亡政府和蘇聯的關係也就比流亡政府和納粹政府的關係好一點。當時卡廷慘案已經被披露出來,誰是幕後的兇手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對於已經開始在波蘭安排戰後事宜的蘇聯來說,肯定不能容忍流亡政府回去繼續和自己對著幹。

蘇聯當時在波蘭已經有了幾個代理人,波共不用說了,軍隊方面包括波蘭第一集團軍或者叫貝林格軍團,華沙起義的力量能夠整合進現有的力量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就坐山觀虎鬥,然後收拾殘局。本身這個起義對於蘇聯也是一個突發事件,所以要先看看情況。

就蘇軍當時的情況來看,本身也是強弩之末了,蘇軍當時的戰役套路是發動進攻,向前推進幾百公里,然後停下來一般是停在一條河邊上,然後在河的對岸建立幾個橋頭堡,等後邊的部隊跟上來,重新補給物資兵員,再發動下次進攻,而華沙基本上就是這次進攻的頂點,向前實際上也是很困難了,而德軍的防禦力量是在逐步加強的。波蘭第一集團軍也曾經嘗試在華沙附近建立橋頭堡,但是傷亡了近千人以後被打了回去。

既然向前推進代價很大,而且這個起義的人在對付完德國人還要對付自己,那麼就讓德國人把他們先幹掉。蘇聯人雖然說打不過去,但是可以把起義的波蘭人接應突圍這個還是可以辦到的,可是波蘭起義軍不願意與蘇軍合作,只有少量的起義軍突圍到了蘇軍防線。之後轟轟烈烈的華沙起義失敗了,德國人把華沙城變成了一片瓦礫。


有痰


很多寫1944年華沙起義的網絡文章,有著驚人的觀點:華沙人民大起義,蘇聯隔岸觀火,看著起義軍自生自滅。……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蘇聯還是出錢出人出力的。

波蘭和俄國(蘇聯)有著500年的世仇,正因如此,斯大林還是很重視戰後蘇聯跟波蘭的關係。解鈴還須繫鈴人,兩家不好好相處,難免又要出事。

然而流亡在英國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和蘇聯政府嚴重缺乏信任,最終導致二戰期間雙方形成的短暫友好關係破裂。波蘭流亡政府繼續用口水誹謗蘇聯,蘇聯則另行扶持親蘇勢力。

1944年1月2日,蘇軍追趕納粹德軍進入波蘭,已經沒有人懷疑德國即將戰敗,東歐將為蘇聯所解放。這對波蘭流亡政府來說,不啻于晴天霹靂,不想看到又不得不面對。

在這個節骨眼裡,流亡政府留在國內的軍事組織“家鄉軍”決定在首都華沙發動起義,搶在蘇軍及親蘇波蘭人民軍之前佔領它。他們的

城內傳單,清楚表明:蘇聯是比德國更可惡的敵人!

傳單寫道“我們的邊境地區,維爾紐斯和盧布林都都在呼喚復仇……有利於俄國的行為就是對祖國背叛。”維爾紐斯被說成邊境地區,而這座城市是現在立陶宛的首都。

起義的政治目的是為波蘭流亡政府回國掌權創造條件,絕不是要和蘇軍“裡應外合”來解放華沙,他們甚至都沒有事先通知蘇軍。在起義的過程中,家鄉軍還殺害了很多親蘇的波蘭人。

最後,蘇聯人從英國人那裡知道要爆發“華沙起義”,這時候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這是一場以蘇聯為敵的大起義,一場實力完全不夠的起義,沒有重武器、也沒有空軍。

華沙是橫跨維斯瓦河的城市,起義軍佔領西岸市中心及附近幾個街區。華沙城內家鄉軍的人數有限,相關數據有出入,大致的數量在2萬到4.9萬人。

起義定於8月1日17:00開始,由於洩密的原因,德軍在16:30就開始鎮壓。很多起義者一上街頭就遭到德軍機槍的射殺,起義首日就有2500人犧牲,德軍也損失了500人。

鎮壓的德軍人數達到1.7萬人,主要是三部分:一是5000名常規軍、4000名空軍(其中1000人為高射炮部隊)、2000名華沙警衛團以及350人左右的黨衛軍偵查中隊。二是武裝警察、武裝黨衛軍,共計有5700人。三是各種機動部隊,如鐵路衛隊、工廠衛隊和特種小部隊等。

為了防止蘇軍的干涉,德軍沒有動用駐防城市外圍的部隊,因為他們是對付蘇軍進攻的野戰部隊。但是,動用了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對起義者佔領的街區進行轟炸。

儘管如此,起義還是得到華沙各種政治力量的支持,大家紛紛放棄價值分歧,團結到一起對抗德軍的鎮壓,前後堅持了63天之久。

華沙起義很難得到英美盟國的軍事支持,這時的諾曼底登陸剛剛完成,盟軍還遠在大西洋沿岸,而派出戰略轟炸機顯然不適合起義的巷戰。

因此,盟軍能提供的僅是空投物資,不過盟軍爭取到蘇聯的支援,雖然斯大林對於小小家鄉軍攻克華沙表示難以置信。

從8月4日到9月21日,英國空軍給起義者空投物資,數量有說104噸的,也有說239噸的,因為沒有多少被起義者得到,確切資料無法肯定。

9月18日,美國空軍出動110架B-17“空中堡壘”進行空投,107架(又說104架)到達華沙上空,為避免德軍炮火,空投在4000米高空實施,絕大部分被德軍收到。

從9月11日到28日,蘇聯空軍也開始給起義者投放槍支彈藥、食品藥品等物資,共計達到55噸。蘇聯還真用心,鑑於盟軍高空投放的效果太差,居然冒著風險讓飛機低空投放。

早先的時候,盟軍空投物資還能夠使用蘇聯佔領區的機場來降落。到來,蘇聯怕惹得一身騷,就不希望牽涉到起義裡面去,因此通告盟軍:盟軍的飛機在華沙空投後不得在蘇聯領土著陸,因為蘇聯人不想直接或者間接的同這場冒失的起義有瓜葛。

反對歸反對,蘇聯還是給了一定的援助,除了空投物資外,起義期間蘇軍與德軍的戰鬥並未停息,而且付出不少的代價。僅僅8月上旬對德軍的進攻就算是約500輛坦克,造成德軍236輛坦克的損失。8月26日,蘇軍重新發動對黨衛軍第4坦克軍的進攻,推進到維斯瓦河東岸。

9月13日,德軍放棄河東岸,並炸燬河上所有的橋樑,以阻止蘇軍渡河。14日夜至15日,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下屬的波蘭人民軍部隊渡過維斯瓦河與城裡取得聯繫。但面對強大而且佈防嚴密的德軍,波蘭人民軍傷亡慘重,陣亡、受傷、失蹤人數高達5660人,也就不大可能有所作為了。

畢竟是以卵擊石,家鄉軍很快就發覺:起義太不靠譜。在9月3日的時候,就準備向德軍投降,3天裡有2萬平民被允許疏散出去。

可是到了15日,看著波蘭人民軍渡河到城裡,家鄉軍又覺得有盼頭,就中斷了與德軍的談判。接著見蘇軍進攻受阻,28日又開始重新談判,直到10月2日簽字投降。

華沙起義慘烈失敗,在那些政治人物的博弈背後,付出最大代價的確是華沙平民,估計平民死亡數字在15萬到20萬之間。

另外,華沙及其周邊地區的大量平民被送到普魯斯科夫第121轉運營,很多人還被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


子屠龍


把華沙起義的失敗歸咎於蘇軍的見死不救是不妥當的。其實起義最重要的政治意圖就是為了防止蘇軍對華沙的佔領。起義之所以失敗,是流亡倫敦的波蘭政府對形勢的錯誤判斷而造成的,當時,波蘭人還沒有能力獨自驅逐納粹德國,波蘭人將希望寄予英國人的支持,可是,英國人並沒有給予有力的支持,這才是失敗的主要原因。至於,蘇軍沒有給予有力的支持,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蘇聯人就是要利用德國人之手削弱波蘭的反蘇力量。波蘭流亡政府的失誤,英國人的失信,導致起義失敗,可他們卻推卸責任,將人們的指責引向蘇軍。政治上的失算,導致軍事上的失敗,從而使戰後的波蘭成為了蘇聯的附屬國。


葉青9157


我覺得與其說是蘇軍見死不救,不如說是蘇聯方面本來就沒有救援的打算,華沙起義被鎮壓更像是蘇聯和德國默契的結果。

華沙起義發生的時候,蘇聯方面應該是一支叫什麼第一白俄羅斯軍已經到達了維斯瓦河邊,按照當時的軍力對比,蘇聯在士兵人數(5:1)、火力以及機械化裝甲部隊等方面都遠超當地的德軍,所以,在雙方都不呼叫外援的情況下, 如果蘇聯前往救援,德軍應該是無法鎮壓華沙起義的,起碼,最終跑的應該是德軍,至於華沙起義的那些波蘭人會不會還活著那就不知道了。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就算是蘇軍真的救援,德軍也可以求救啊。

那麼蘇聯為什麼不救援呢?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蘇波關係。

早在19世紀,波蘭就是被沙俄以及德國瓜分的地方,直到一戰結束,波蘭依靠英法等國才算是勉強獨立了,也正是因為如此,蘇聯與英法兩國的關係極差,在二戰德國與英法交戰之時,蘇聯態度是冷漠,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波蘭獨立之後,沙俄發生了革命,也就有了後來的蘇聯,但是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內外交困,英法等國對社會主義國家十分厭惡,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發動了戰爭,波蘭也是參戰的一員,並且對當時的蘇聯造成了十分沉痛的打擊。所以,蘇波關係,可以說是血海深仇。另一方面,華沙起義被鎮壓表示著波蘭人的力量在被消耗,這對於一直都想要更多領土的蘇聯其實是件好事,蘇聯也樂於見到這樣的場面。有一份文件裡提到,當時“閃電戰”的提出者古德里安向希特勒報告說蘇聯在維斯瓦河的力量遠勝於己,但是希特勒聽完,非但不讓外部的軍隊回師,反而讓後備軍去了其他地方,似乎是打定了主意蘇聯一定不會救援波蘭人,甚至是突破這條河。

1944年8月1日,華沙起義發生,10月2日,起義徹底失敗。1945年1月12日,也就是華沙起義失敗的兩個月後,蘇聯發動了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直接打到了距離柏林只有70公里的地方,至於那些被殺的波蘭人,呵呵。


聽大哲扯淡


華沙起義失敗在於本身就沒有充分準備,比如內部不團結,沒有提前告訴蘇軍,最重要的原因是,在1920年的波蘇戰爭,紅軍在華沙城下慘敗,紅軍俘虜遭到不公正的對待,失敗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斯大林的報復,不管如何,華沙人民,我說的人民,華沙人民不怕犧牲,抵抗外來侵略者的戰爭,永遠值得我們尊敬


wu一生所愛


沒什麼見死不救,根本不想救,這件事雙方各有計算,波蘭人以為他們動手,裡應外合,蘇軍也有便宜,一舉擊敗德軍的機會是有的,如蘇軍同時攻城,德軍未必會死守,向西退卻也沒什麼不合理。蘇軍讓他們先打,再看情況才決定行動,這也絕不奇怪,德軍迅速鎮壓下去,蘇軍就暫不動手了,當日大概就是這樣。評論中太多人加上個人喜惡,對波蘭口誅筆伐,是沒有意義的,戰爭有很多事不像平常,你們沒試過,不會知道情況如何。


戰塲YOK1942419


正常人不會拿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蘇聯自然如此!事先不通氣,順風順水的時候百般阻撓,後面被按在地上哭爹喊娘……卻已經叫天天不應了!為了一點點政治利益,幾十萬人民的血肉啊,民主的代價還真是高!


易水沒有天空


時間比較久的了,眾說紛紛。但是就是兩句話,前蘇軍有能力救華沙的起義軍,但是華沙起義軍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們沒能力抵禦德軍都的進攻,在互相不喜歡對方的態度下,蘇軍冷漠的看著華沙起義軍被鎮壓。

一句話,華沙起義軍的統戰做的不好,應該圓滑的周旋在英蘇之間,勝利後在翻臉才是正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