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這位宜賓媽媽爲救16歲腦癱兒子,在人行通道內賣泥人籌錢

感动!这位宜宾妈妈为救16岁脑瘫儿子,在人行通道内卖泥人筹钱

宜賓廣播電視臺

在這裡,看懂宜賓

感动!这位宜宾妈妈为救16岁脑瘫儿子,在人行通道内卖泥人筹钱
感动!这位宜宾妈妈为救16岁脑瘫儿子,在人行通道内卖泥人筹钱

來福士廣場的地下人行通道內,53歲的周楊瓊席地而坐,靠在牆壁上,一邊照看旁邊的兒子,一邊不停地忙活,捏著樣式各異的“小泥人”。 10元錢一個,出售給過往的路人。她和兒子租住在天府廣場附近的一個老小區,每天一早,乘坐地鐵來到這裡,晚上八九點時再乘車返回住處。

兒子今年16歲,出生就是腦癱。近年來,病情逐漸加重,已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周楊瓊曾帶著兒子前往全國多地求醫,花光積蓄,但療效甚微。一年多前,她自學起捏泥人,以此為兒子籌集醫藥費用。她說,儘管兒子治病缺錢,但並不希望向人討要,而是靠自己的手藝來掙錢。

感动!这位宜宾妈妈为救16岁脑瘫儿子,在人行通道内卖泥人筹钱

捏泥媽媽

人行通道內賣泥人

靠自己的手藝籌錢安心

地鐵3號線跟1號線在省體育館站相匯,列車到站,人群湧出。周楊瓊帶著兒子在B出口的人行通道內席地而坐。人行通道可以直接到數碼廣場,也可以直通一旁的來福士廣場。她希望這裡往來的人流能夠給她帶來好生意。

周楊瓊把兒子安置在一個便攜式的摺疊座椅上,自己坐在一旁的地上。身前,放著幾個沒有充氣的塑料皮球,幾袋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她低著頭,雙手熟練地在各個橡皮泥口袋間往來,很快,一個成型的“小豬佩奇”就被插到面前的塑料塊上。行人匆匆而過,偶爾會有人停下腳步,買走一個。

感动!这位宜宾妈妈为救16岁脑瘫儿子,在人行通道内卖泥人筹钱

“泥人10元一個。”如果有人詢問,周楊瓊會笑著招呼對方要不要來一個,“娃娃生病,賣一點錢,謝謝你們。”在她的一旁還放著一塊小紙板,上面簡單地寫下了兒子的情況:名叫羅迪,宜賓人,一出生就不會走路說話。

“是腦癱,今年16歲了,小的時候還可以自己挪動,現在離不開人了。”周楊瓊說,孩子父親在外務工,大兒子已經成年有了小孩,在廣州做服裝,“娃娃就只有留給我來照顧了。當媽媽的,能照顧他一天是一天,之前帶他到了很多地方,但治療效果不好。”

此前,周楊瓊在天府廣場賣泥人,最近她將地點改到了現在的地方。一早出門,晚上回去,中午在附近叫一個盒飯。她說,儘管兒子治病缺錢,但並不希望直接向人討要,而是靠自己的手藝來掙錢,“這樣會心安一點。”

腦癱兒子

各地求醫療效甚微

已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兒子羅迪已經16歲,但實際的相貌卻比年紀小了很多,身體也顯得很虛弱。“離不開人,最近又感冒了,一感冒就很惱火,肺上不好。”周楊瓊說,近段時間一直在給兒子服用中藥,調理身體。

感动!这位宜宾妈妈为救16岁脑瘫儿子,在人行通道内卖泥人筹钱

周楊瓊介紹,兒子從出生就是腦癱,小的時候曾在老家宜賓當地的一些醫院求醫,“但都說這個娃娃沒得救,治不好,只能好好照顧著。”由於醫療條件和家庭經濟條件的原因,周楊瓊也只好“聽天由命”。

2013年,周楊瓊得知,腦癱通過醫療手段可以進行康復治療,幫助兒子恢復一些身體機能。於是,曾經放棄的希望再次燃起,她開始到國內的多個醫院求醫問診。因為愛人要打工掙錢,照顧兒子的任務也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去了上海、北京、山東很多地方,像北京的協和醫院,天壇醫院都去過,效果都不太好,現在孩子情況更差了,完全沒法自理,也可能是年齡大了,錯過了治療時間。”周楊瓊介紹。

在北京時,因為要維持生活,孩子治療需要花錢,周楊瓊便在北京賣礦泉水,不過利潤太薄,也難以掙到錢。後來到了山東,見有師傅捏泥人賣,她也有了這個想法,“我問好不好學,他說好學,然後要了幾個樣品,自己學了幾天,後面開始賣泥人。”

一年多以前,她帶著兒子來到了成都,一邊在成都的醫院看病,一邊賣泥人籌錢。“一天除了兩個人的生活開支大概30元左右,然後就是350元一月的房租,剩下的都用在娃娃身上了。”

熱心路人

有人一口氣買了6個

有人只付錢不拿東西

出來多年,能夠維持到今天,周楊瓊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這“與不少的好心人的幫助離不開”。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在人行通道內見到周楊瓊時,她正忙著捏泥人。記者在現場停留的半個小時內,過往的不少行人也都停下了腳步,有人直接為他捐了錢就走,也有人會停下與她詳細聊一聊。她一遍遍地講述著兒子近年的情況。臨走,不少人都會買走幾個小泥人。

感动!这位宜宾妈妈为救16岁脑瘫儿子,在人行通道内卖泥人筹钱

其中,一位姑娘在瞭解了她的情況後,一口氣買走了6個小泥人,更有不少人付錢後,卻沒拿走泥人。“真的很感謝這些路人,太好心了。”

周楊瓊介紹, 目前平均一天下來,好的時候能夠賣出去20來個泥人,壞的時候也能有10個左右,“一天還是有一兩百的收入,但今天這一小會就賣出去10多個了。”

對於未來,周楊瓊說,希望能夠儘可能地繼續照顧好兒子,儘量為兒子進行治療,她說現在自己身體還行,“哪天身體不行的時候,也就只有帶娃娃回老家了。”

感动!这位宜宾妈妈为救16岁脑瘫儿子,在人行通道内卖泥人筹钱

成都商報記者從其老家宜賓市南溪縣長興鎮長春村政府部門瞭解到,事實上,當地也一直在給予羅迪家相應的扶持。“他們的情況我們很清楚,我們村鎮都在按著規定的扶持政策在對他們進行幫扶。”一名鎮負責人說。

母親,

一個用行動來詮釋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