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自學指南

本文是LTE學習大使孫宇彤老師編寫的《5G入門指南》的第2部分。

【為什麼要學5G?】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如果你求知慾很強,又是從事通信技術相關的工作。在5G技術規範已經發布,技術特性已經清晰明瞭的時候,沒有理由不學習下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

特別是前段時間5G編碼投票的事情,讓5G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這時候,身為一名技術人,正本清源,學習和了解5G技術,更是責無旁貸。

【無線人要學習5G哪些內容?】

作為一名無線人,如果想全面瞭解5G技術,需要根據R15的技術規範,學習下面這些內容:

A. 空中接口的關鍵技術,內容包括:OFDM和多天線

B. 空中接口的物理層結構,內容包括:時頻結構、參考信號、同步信號、PBCH、PDCCH、PUCCH、PDSCH、PUSCH

C. 空中接口的鏈路層以及網絡層,內容包括:RRC、SDAP、PDCP、RLC、MAC

D. N2以及N3接口,內容包括:N2、N3、GTP、SCTP

E. 5GC,內容包括:5GC功能模塊AMF、SMF和UPF以及QoS

對從事無線工作的5G初學者而言,A和B是學習的難點,A、B和C是學習的重點。其中,搞終端的學A+B+C就可以了,搞基站的需要學A+B+C+D,E部分供學有餘力的人擴展思路。

【如何才能學好5G?】

熟悉LTE技術的5G初學者會發現,5G技術的學習內容中有大量的內容與LTE技術相通,比如空中接口的關鍵技術:OFDM和多天線;空中接口的鏈路層以及網絡層:RRC、PDCP、RLC、MAC等等。

前面也講過,從無線技術的角度看,相較LTE技術,5G技術的改變也許不超過25%。

顯然,不學好LTE技術,不打好LTE技術的基礎,LTE-A、NB-IoT、5G這些後續的技術就是空中樓閣,完全沒有辦法落地,怎麼有可能學好呢?就好像一個人沒有學會平面幾何,卻說自己精通立體幾何,你會相信嗎?

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學好5G的前提就是先學好LTE,LTE不入門,5G也不能入門。LTE入門後,再來學習5G才會事半功倍。

至於LTE入門方法,請初學者閱讀LTE學習大使孫宇彤老師編寫的LTE入門指南2018版

【學5G要看哪本書?】

學習離不開參考書,市面上已經出版了大量的5G參考書,初學5G應該從哪本書開始看起呢?

根據孫老師的閱讀體驗,市面上的5G參考書基本上都在R15技術規範正式發佈前出版,並不是以R15技術規範為基礎來展開內容的,裡面有大量的內容與R15技術規範無關,與實際5G系統明顯脫節。

因此,我建議5G初學者沒有必要使用這些參考書作為教材,免得事倍功半。

對5G初學者而言,由於關鍵技術相通,反而是《LTE教程:原理與實現(第2版)》更適合用於5G的入門學習。

5G自學指南

《LTE教程:原理與實現(第2版)》語言流暢、重點突出,初學者從中掌握5G關鍵技術的相關內容(A部分)後,再應用到5G的學習中,將會大大提升5G的學習效率。

當然,未來在《5G教程:原理與結構》出版後,由於以R15技術規範為基礎來展開內容,相信這本書將是更適合初學者的5G學習教材。

【學5G要重點看哪些規範?】

閱讀了《LTE教程:原理與實現(第2版)》後,初學者可以通過閱讀R15的技術規範,來把握5G所特有的技術。

R15的技術規範都可以在3GPP網站下載,其中5G的主要技術規範為TS38系列:

在TS38系列的技術規範中,推薦大家重點閱讀以下規範:

TS23.501:系統總體介紹

TS38.300:無線側總體介紹

TS38.401:無線側架構

TS38.211:物理信道結構

TS38.104:基站射頻要求

這樣,就包含了前面說的B、C、D、E等部分的5G學習內容。

【如何高效5G入門?】

由於TS38系列技術規範都是英文版,為了方便大家學習,LTE學習大使孫宇彤老師製作和主講了5G入門系列課程,幫助大家掌握5G技術,系列課程包括:

  • 5G概述R15網絡與業務R15無線網絡R15物理層R15信號與信道
5G自學指南

5G入門系列課程發佈在網易雲課堂上。5G初學者通過學習在線課程,更容易理解和掌握R15的技術精髓,實現5G技術的入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