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的“巧匠”、“哲匠” 就是古代专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

近些年来,在明清史学界“早期工业化”的研究中, “工匠”文化的研究也是重要的课题。传统工匠的定义、内涵、特征、分类均被详尽考究。“工匠作为专业技术与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其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三项:一是专业的(专业人员)或手工业行业分工的要素。---二是技术的或专门的技术(技能)的要素。在传统的手工业生产中,工匠就是技术的主体。---三是艺术的或工艺的要素。以‘工’、‘匠’、或‘梓人’等相称的传统工匠,往往又指有专门技艺的工艺品生产者或某一方面造诣与修养较深的艺人。---能集艺术构思、艺术设计和专门制作三者于一身者,为之哲匠。”“传统工匠在其长期的持续的专业生产劳动中积累着他们的生产经验和技术。这种工匠经验和技术不仅表现为物质技术层面,同时还表现为文化的艺术层面。工匠对技术水平的追求,同时也包含着文化艺术的追求。” (余同元:《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以江南早期工业化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天津古籍出版社)

史料中的“巧匠”、“哲匠” 就是古代专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

余同元:《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以江南早期工业化中工匠技术转型与角色转换为中心》

“工人”、“百工”,“匠师”、“匠人”、“机匠”,“巧匠”、“哲匠”一般分别代表着体力劳动工人、技术工人、技术专家层面。在近代工厂出现以前,“巧匠”、“哲匠”就相当于现代的专业设计师和工程师。

笔者认为,可以明确地说,中国文化有两套系统:

一个是士人文化系统,以读经、科考、诗文书画为立世之本,以儒学为核心,更多地完成了文化精神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士人崇尚诸如道、理、义、气等概念的表述,一直处于社会的中心和权力的中心,地位崇高,他们 “重道轻器”,重“形上之道”,视科学技术和工艺为“形下之器”,不屑于具体制作的原理、规则等各种 “术”等“末业”。我华历史中,士农工商的“四民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根深蒂固。几千年来,文化人对匠学、匠师之术,不闻不问。古代文化结构中,重道轻器,“百工之事,君子不齿”。在“君子不器”、“道器分涂”、“重士轻工”文化结构中,匠人工艺不见或极少见于士人笔端。诚如中国古代建筑的奠基者朱启钤先生所言:“中国史家,于工师行宜,向不注意。奇伟如李明仲(按:《营造法式》作者李诫),宋史尚不为立传。”相较而言,西方文化重视对自然界的探索研究,欧洲工匠社会地位相当高,上层社会如国王和教皇甚至把工匠当作朋友。

史料中的“巧匠”、“哲匠” 就是古代专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

李诫:《营造法式》

另一个是匠师文化系统,以工匠和技师为主体,从事物质、技术、工艺的建造,其知识体系不重书本文字,而是以父子、师徒口传心授的形式相传。世袭家传、拜师学徒维护着技术和工艺的存续。木器匠作与古代建筑等工艺制作的缔造者,在煌煌史籍中,永远是籍籍无名。史籍之中,对匠师技师的记载,远远少于医卜相巫和江湖之人。当然古代工艺“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战国·庄周《庄子·天道》)的特性和行业的保密传统也加剧了它们不载于史。

史料中的“巧匠”、“哲匠” 就是古代专业的设计师和工程师

中国古代建筑的奠基者朱启钤

在传统中国手工业时代物质文化生产中,匠师是体力劳作的主体,也是技术和艺术生产的主体。其劳动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他们是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的承担者。粗通文墨和有艺术修养者的匠师还承担着技术的发明、使用工作,同时也肩负着设计的使命,提升器物造型的进步。匠人文化是工艺、科技与艺术一体三面的完美结合。只有到了大工业时代,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才细分出现。“古代工匠和技师担负着技术主体的社会角色。近代以后,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工程师逐渐取代工匠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主体力量。”(王秀芬:《技术社会角色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现在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传统的手工业技艺”可以对应匠师文化,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理念近年来刚刚形成。

  历代典章制度、经史子集、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等精神构建出自士人之手。而实用的、物质创造全然出自寂寂无闻的匠师之手,“匠学”“匠人之术”是一切中华优秀物质文化灵魂和基础。生活器用之美,在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陶冶,于市场法则下铸造,消费者与匠师的互动,是轮焕美器产生巨大的濡养。在这种分析基础上,可以说“物质创造之美存在于匠学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