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抗戰的獨特視角——透過軍用水壺看中日雙方國力差距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審視抗戰的獨特視角——透過軍用水壺看中日雙方國力差距

提到七、八十年前的抗日戰爭,人們往往習慣提到很多數據並加以對比,來說明抗戰期間中日兩國綜合實力的差異,其實,我們瞭解抗日戰爭,數據對比只能幫助我們從宏觀上得到理性認知,真正讓我們可以從感性上認識到抗戰的艱苦卓絕意義,還要靠一些具體的觸手可及的視角,比如,就拿抗戰期間中日兩國軍人使用的軍用水壺來說,通過兩者的具體對比,可以發現很多東西。

軍用水壺,是戰時軍人隨身攜帶飲用水的重要裝具,在二戰期間,為了便於攜帶,軍用水壺一般都會採用材質較輕的鋁合金製作。以二戰時期的美軍水壺為例,主要是用鋁做的,設計很精良,工藝很精良,而且堅固耐用,反映了當時美國的國力。

同一時期,日軍所用的這個水壺也是鋁金屬做的,如1934年定型的九四式水壺是二戰時期日軍使用最廣泛的制式水壺,一直使用至戰爭結束,形狀扁圓形,設計較人性化,壺體平坦一面使其攜帶時更易貼附身體。整體上看,日軍的水壺做工不如美軍,但是也還算堅固耐用。

審視抗戰的獨特視角——透過軍用水壺看中日雙方國力差距

圖注:抗戰期間日軍使用的金屬水壺樣品

反觀抗戰期間國民黨政府軍隊所用的水壺,和當時的美日根本沒法相提並論,大量使用的軍用水壺,竟然是用陶瓷製成的,因為當時中國的工業太落後,金屬主要都用於更重要國防工業,士兵使用的水壺只能是陶做。以當時的重慶榮昌陶瓷廠為例,就曾一次性地生產了陶製水壺30萬個,配給出川抗戰的川軍將士使用。戰爭年代配備的這些陶瓷軍用水壺,大多都因事隔多年而破損,均不知所蹤。目前,重慶榮昌陶瓷博物館收藏的一隻陶瓷軍用水壺,還是從當地一位川軍戰士的孫輩家中覓得。

審視抗戰的獨特視角——透過軍用水壺看中日雙方國力差距

圖注: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使用的陶瓷水壺樣品

二戰期間中美日三國軍人使用的不同水壺,從這個小小的看似不起眼的物件,正好客觀地呈現了美、中、日三個國家國力相差的真實狀況。

審視抗戰的獨特視角——透過軍用水壺看中日雙方國力差距

如今,我們的人民軍隊早已全面實現了軍事裝備的譜系化和現代化,所使用的軍用水壺也早已今非昔比,具有了更多先進科技的含量,使用方便,功能多樣化,結實輕便,隨著戶外運動的興起,軍用水壺這樣的產品也開始走向日用市場,成為廣大旅遊愛好者出行必備的選擇,市場上類似軍用水壺這樣的產品類型也是極大豐富,很多產品甚至使用了純鈦材料,更加堅固耐用,而且還有出眾的健康環保價值,可以說引領了行業的進步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