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爲「古都一佳肴」

河南飲食傳統有五大層次:宮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寺院菜和民間菜,其中,宮廷菜、官府菜為“高端餐飲”。

 宋室南渡,中州陸沉,河南失去了中央首善之地利,宮廷佳饌已成遙遠絕響。唯有官府菜千年一脈,薪火相傳。當代,最能代表河南官府菜風貌的,是開封陳氏“名廚世家”官府菜。陳氏“名廚”傳承五代,由清末開封“名廚三祥”之一的陳永祥大師創制“陳家官府菜”,將諸多官府名菜作為家傳,至今已逾百年,形成了選料嚴謹,火候獨到,烹飪精細,五味調和,注重養生的特點。本期河南衛視《老家的味道》就請來了陳氏官府菜第四代傳人陳長安,來教大家學做陳氏官府菜的傳統名菜。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豫菜代表中的代表--鯉魚焙面

主料:

黃河大鯉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配料:

高湯、油、鹽、味精、白糖、香油、醋、番茄醬

做菜步驟:

1、 鯉魚改花刀,拍粉,6成熱油溫下鍋炸,炸透炸熟,稍燜一會,撈出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2、 燒汁:用蔥薑汁,鹽、糖、醋,芡,烹糖醋汁、番茄醬。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3、將魚放入汁中,熘制,成熟即可出鍋。配上面就算大功告成了,最正宗的吃法就是先吃魚,在蘸著湯汁吃麵。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滑脆鮮香,營養美味—五花香蒲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蒲菜,俗稱草芽,為香蒲的嫩莖,蒲菜入宴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周禮》上即有“蒲菹”的記載。而且蒲菜非常有營養每100克蒲菜嫩莖中含蛋白質1.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克,膳食纖維4克,維生素C6毫克,鈣53毫克,磷24毫克。此外,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胡蘿蔔素及穀氨酸等18種氨基酸。

主料

蒲菜 五花肉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配 料 :

彩椒

調 料 :

油 鹽 味精 白糖 白醋 料酒 紅油

做菜步驟:

1、五花肉煮熟切條、蒲菜焯水備用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2、鍋留少許底油,加入蔥薑蒜、水芡炒制蒲菜,裝盤備用;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3、鍋留少許底油,加入姜蒜、白糖、白醋、紅椒等炒制五花肉,炒熟出鍋盛盤即可。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蒲菜不僅是美味佳蔬,而且是食療良藥。蒲菜的功效用以下四個方面,1-清熱除火:味苦,能清心瀉火,清熱除煩,能夠消除血液中的熱毒,適宜於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2-利尿消腫:能清除體內毒素和多餘的水分,促進血液和水分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作用;3-通便:纖維素可以促進腸壁的蠕動,幫助消化,防止大便乾燥。可以潤滑腸道,刺激排便;4-補血益氣:含鐵,適宜膚色沒有光華,失去紅潤、手腳冰冷的人群。蒲菜久食則有輕身耐老、固齒明目聰耳之功;生吃有止消渴、補中氣和血脈之效。

獨家秘製,完美融合——芙蓉雞片

主 料:

雞脯肉 竹筍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配 料:

紅椒 蔥 姜 蒜 蒜苗 澱粉 雞蛋 枸杞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調 料

鹽 味精 白糖 料酒 水澱粉

做菜步驟:

1、 雞脯肉、竹筍、紅椒改刀切片;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2、 先用蛋清、粉芡給切好的雞脯肉上漿,上漿後再次加入更多蛋清,並將蛋清抓開,熱鍋溫油對雞脯肉進行滑炒;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3、 鍋留底油,加入味精、粉芡、紅椒、筍片、以及滑好油的雞片翻炒出鍋即可。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酷暑已至,三伏難耐。一道營養健康的美味,是夏季最好的陪伴。讓我們一起每週五21:15,關注河南衛視《老家的味道》,一起品嚐夏日的美味。

是什麼菜能讓慈禧 “膳後忘返”光緒贊其為“古都一佳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