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民公交」到「全民公交」 蘇州穩步創建「公交都市」

從“平民公交”到“全民公交” 蘇州穩步創建“公交都市”

2013年11月,經省交通運輸廳推薦、交通運輸部批准,蘇州成為國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創建城市。五年來,蘇州結合城市空間特點,以規劃先導、以人為本、公平公正、統籌發展為原則,針對不同區域,採取不同的交通發展模式,推動城市功能佈局與城市交通的協調發展,逐步形成城鄉一體、高效快捷、安全優質、群眾滿意的公共交通體系,使城市公共交通從“平民公交”提升為“全民公交”。

□蘇報記者徐蘊海

構建多層公共交通體系慢行深遊保護古城風貌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古城區是蘇州市區的核心所在,也是遊客眾多、居民密集的區域,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城區的歷史風貌,滿足人群的出行需求,蘇州交通運輸部門採取公共交通適應型發展模式,科學調整公共交通的服務和設施,以適應已有路網和格局。

為推動古城交通暢通,蘇州積極開展古城區公交專用道及路口優先設施的建設,實現道路資源的優化利用;根據古城區道路交通現狀,試點實施並逐步推廣單向交通組織措施;差異化停車管理模式的試點,逐步引導市民改變出行方式,減少私家車的使用。

多層級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體系在古城區構建起來。“軌道+社區巴士”是古城區的主要出行模式,目前,以軌道為核心,社區巴士串聯社區、商圈、醫院、學校與軌道站點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已逐漸成型。

人力客運三輪車則為古城區增添了特色旅遊交通模式,深受遊客歡迎。隨著公共自行車站點的建成,騎車遊小巷也成為蘇州古城區慢行深遊的一大亮點。而116個具有古典園林式亭廊結構的公交候車亭,已然成為古城區一道獨特的風景。

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城區的生態環境,蘇州大力推廣新能源車輛,預計到2018年底,古城區將實現新能源公交車全覆蓋。市公交公司介紹,他們購買的新能源車輛中,有200輛是8米以下的小車型,這些車輛全部投放在社區巴士公交線路上,能較好地適應古城區小街小巷多、社區居民出行週轉快的特點。

TOD模式引領城市發展新格局

城軌快線滿足長距離快速出行

與古城區偏重保護不同,在蘇州新興城區,公共交通起到了引導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例如通過建設軌道交通等交通主幹線、佈局軌道站點等,吸引人群和城市發展新項目沿公共交通走廊集聚,形成TOD即公共交通引導型發展模式。

目前,蘇州正以高鐵新城、太湖新城建設為抓手,建設TOD示範新城,以交通為導向,打造集商貿、科研、居住、辦公、文化、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國際商務中心。近年來,在蘇州新興城區,由城市公交、城鎮公交、鎮村公交構成的城鄉公交三級網絡架構體系不斷完善,已率先在全省實現鎮村公交開通率100%,並持續保持5A級最高評級。

為更好地溝通城市各個功能片區,打造公共交通快速出行網絡,五年來,蘇州相繼開通運營軌道交通2號線及延伸線、4號線及支線,並依託城市快速路開行8條公交快線,以滿足市民長距離、跨組團快速出行。新興片區內部的公共交通網絡也不斷優化補缺:高新區開出省內首條現代有軌電車線路;工業園區今年8月下旬起開行新惠巴士,解決居民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為緩解城市日趨緊張的交通擁堵壓力,蘇州正在大力推進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同時積極推進P+R 停車場建設,搭建新興城區換乘系統。

國際視野助推智能化精細服務提升附加值

蘇州是全球環境基金“緩解大城市擁堵、減少碳排放”世行項目3個試點城市之一,也是經交通運輸部推薦,與世界資源研究所簽署“共同推進公交都市建設合作備忘錄”的4個城市之一。藉助國際化的視野,蘇州公交都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在與世行的合作中,蘇州負責的項目共有19個,項目資金總投入4605萬美元,具體包括蘇州市出行服務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建設、蘇州2條快速公交線位規劃設計、蘇州市公共交通車載設備供貨與安裝、清潔能源公交車的推廣使用、市區常規公交接駁軌道交通研究等項目。

通過世行項目的開展,蘇州公交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提高了公交運營的可靠度;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得以不斷完善,讓市民出行更加方便;軌交與常規公交換乘接駁更科學,公共交通網絡出行更快捷;大量清潔能源公交車的應用,則讓蘇州天更藍、水更美。

在創建過程中,遵循交通運輸部建設要求,蘇州完成了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範工程,建成了交通運輸指揮中心和公交集中調度中心。隨著智能交通的建設進程,蘇州目前已形成路網級、區域級、道路級和路段級四級交通指數,為城市交通規劃和公交出行線路優化等提供了大數據支撐。市民卡、微信、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手段的引進和運用,則為市民公交出行提供了方便。

在不斷優化交通設施、線網布局的同時,蘇州還廣泛開展公交企業文化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多等幾秒鐘,多等一個客”“關愛老年人、禮讓斑馬線”等精細化、個性化服務,進一步提高了蘇州公交服務的“附加值”。在近年來持續開展的“行感蘇城”評選表彰活動中,蘇州湧現了一批公交服務標兵,激發了從業者持續提升技能、創新服務措施的熱情,引領了公交行業的良性發展。

此外,通過完善政府購買公交服務的補償補貼機制,保障了政府對公交行業的財政投入;省內首個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委員會的成立,建立起公眾參與的社會評價機制……一系列的舉措,為蘇州營造了公交發展的優良環境。蘇州交通運輸部門表示,下一步還將緊抓公交都市建設發展契機,貫徹科技引領理念,深化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打造具有蘇州特色的國際一流“公交都市”示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