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陋習不只有「過馬路」、還有這幾個!

陋習,是一種粗魯、醜陋、不文明的壞習慣。陋習也是一個民族文明評估的量度,陋習是屬於社會公德的層面。

中國式陋習不只有“過馬路”、還有這幾個!

一、別人幹啥、愛啥、我幹啥、愛啥;社會上時興什麼,我感興趣什麼。缺乏自我創新、自我展現、自我見解、獨立思考的精神。因此,我們的教育體制、教育方式、社會輿論、管理模式、經營方式等大都是模仿、照搬、教條和同一化的。扼殺了許多人的想像力、獨立性和創造性。 中國式陋習不只有“過馬路”、還有這幾個!

二、中國是典型的人情社會,就連馬雲都說過在外國人眼裡中國人做事靠“關係”。過度講情也要因人而異,有人覺得不好也有人覺得理所應當,不過說歸說,客觀上要是真的過度講情的話,是很讓人難受的。

中國式陋習不只有“過馬路”、還有這幾個!

三、中國有一句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中國還有一句俗話說,管閒事落閒事,費了功夫落不是;中國還有一句俗話說,吃飽了撐的,無利不起早。都是說,少管別人的閒事。當然,也不是說,一點閒事也不管,而是要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能不能得到實惠和名聲!如果什麼都得不到,那麼,就乾脆睜隻眼閉隻眼,天塌了我也不管。

中國式陋習不只有“過馬路”、還有這幾個!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