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運河亞運公園設計方案正式發布

杭州亞運會運河亞運公園設計方案正式發佈

中國選手在雅加達亞運會上屢創佳績,不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的杭州人,已經開始期待四年之後家門口的亞運會了!

2022年,亞運聖火將在杭州點燃,屆時,這座江南名城將再一次進入國際視野。

如今,各大亞運場館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作為主要承擔乒乓球和曲棍球比賽的運河亞運公園,是5個新建場館之一。

8月24日,杭州拱墅區發佈了運河亞運公園設計方案,由此揭開了運河亞運公園的神秘面紗。

下穿“商業峽谷”

串聯“南館北場”

運河亞運公園位於拱墅區申花單元,東至學院北路、西至豐潭路、南至申花路、北至留祥路,總用地約701畝。

場館的總體理念,以建設杭州的標誌性建築為目標,展現尖端的設計創新和施工技術,成為綠色設計的傑出範例。

場館功能佈局分兩塊,以育英路為界,建設“南館北場”。

其中,“南館”為乒乓球比賽館,外觀設計源於良渚文化中玉器“琮”的一個圓形和方形的交集部分,包括乒乓球館及公園配套設施用房,場館佈置12片標準乒乓球場地,5000座觀眾席。

“北場”為亞運曲棍球比賽場地,利用竹製的油紙傘架理念,提供一個輕型結構,設置5000座看臺,同時設計地下商業長廊及配套停車位2000個,計劃在2021年3月竣工。

在設計過程中,中外設計團隊都關注到了一個問題——在南館與北場之間,還隔了一條育英路,如何將兩個區域打通串聯起來?

“我們在南北區域中間做了一條峽谷式的下穿通道,有100米左右寬,市民遊客可直接從育英路下方步行往返於南北區域間。”浙江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第五設計院吳哲昊副院長介紹,這條通道並不是地下隧道,而是可以“見天”的商業廣場,計劃引進體育運動品牌和餐飲等商業項目。

據悉,運河亞運公園自6月份進場籌備以來,目前已基本完成場地平整和圍牆砌築。接下來,力爭於9月底前完成設計深化,11月樁基先行進場施工。

建一流亞運場館

更是全民運動公園

根據亞運場館設計要求,場館建築設計定位為:“亞運的、全民的”。

“亞運的”是指高標準滿足亞運比賽要求,同時把“中國氣派、浙江特色、杭州韻味”融入場館設計、建設的每個細節;“全民的”是指場館設計充分考慮賽後使用,方便賽後借用、轉化的便利性和多功能性,滿足全民健身需求,充分發揮場館應有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我們的運河亞運公園,並不只是為了亞運會而造的場館,其實從效果圖可以看到,場館在亞運公園內佔地比例並不高,大部分的區域都是綠化和公園。”拱墅區城中村指揮部副總指揮李靖說。

運河亞運公園所在的區域,曾經有30戶農戶和8家集體企業,今年6月底全面完成了徵遷工作。隨著申花單元新建住宅越來越多,這一區域的居民對體育運動場館的需求勢必增加。

為在賽後能更好地利用場館,在設計之初就已想好後續的改造方案,比如將曲棍球場的場地長寬做足,等亞運會結束後,可直接改造成兩片標準的足球場。而乒乓球館則可改造成為羽毛球館和籃球館,甚至打造成為全民健身中心。

運河亞運公園的投入使用,將輻射大城北乃至整個杭州,“努力成為開放、兼容、充滿活力、深受百姓喜愛的全民運動公園。”李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