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天區塊鏈政策大盤點

8月21日晚,一場暴風雨席捲了整個幣圈,虛擬貨幣整治行動也由此拉開了大幕。

當晚21時左右,“金色財經”、“幣世界資訊”、“深鏈財經”、“火幣資訊”、“TokenClub”、“每日幣讀”、“吳解區塊鏈”和“大炮評級”等多個區塊鏈媒體微信公眾號賬號被停用。

過去10天區塊鏈政策大盤點

騰訊官方對此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另據財新網消息,這次被封的公眾號只是一部分,下一步還會繼續有所動作,部分重點自媒體APP也會被納入整治範圍。

在隨後的10天裡,由監管部門牽頭,BAT巨頭髮力配合的虛擬貨幣整治行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核財經APP梳理彙總了過去10天裡各地區監管政策及多方觀點。

動向:監管收嚴

1.北京朝陽:下發文件禁止承辦虛擬貨幣推介活動

據《新京報》8月22日消息,北京市朝陽區金融社會風險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佈《關於禁止承辦虛擬貨幣推介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商場、酒店、賓館和寫字樓等地不得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宣講等活動,如知悉相關情況,請及時向區處非辦報送。”

過去10天區塊鏈政策大盤點

(關於禁止承辦虛擬貨幣推介活動的通知)

除去朝陽區外,騰訊新聞“一線”瞭解到,相似指令已經擴大至全市區域。監管強壓之下,已經有多場活動宣佈緊急取消。

2江蘇金融辦:互金風險專項整治拓展到虛擬貨幣

據《人民日報》8月22日報道,江蘇省金融辦全面梳理省內各類金融風險,向13個設區市政府分別發函,提示包括特定風險點在內的風險,督促逐一建檔、逐項處置。持續深入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整治領域拓展到虛擬貨幣、ICO、校園貸、現金貸等,對摸底排查階段確定的重點對象進行現場檢查和處置。

3.上海證券報: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採取針對性清理整頓措施

據《上海證券報》8月23日消息,接近整治辦人士表示,為鞏固專項整治工作成果,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下一步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採取針對性清理整頓措施,維護金融秩序和社會穩定。

一是對124家服務器設在境外,但實質面向境內居民提供交易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採取必要管控措施,下一步將加強監測,實時封堵。

二是加強對新摸排的境內ICO及虛擬貨幣交易相關網站、公眾號等處置。

三是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力度。

4.上海金融辦人士:監管將叫停虛擬貨幣宣傳推介

據《第一財經》8月23日消息,對於虛擬貨幣的線下推介活動,一位接近上海金融辦人士稱:“對於各個區域均有要求,如果瞭解到相關違規情況,監管也會介入,叫停相關宣傳推介。”

5.銀保監會五部委聯合發佈“防範虛擬貨幣風險提示”

24號,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對比去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這次“提示”中監管部門的

重點已經由 ICO 活動變成了非法集資、傳銷、詐騙活動。

6.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將“代幣融資發行”內容列入舉報範圍

28號,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已在“互聯網金融舉報範圍”內列入“代幣融資發行”內容。

過去10天區塊鏈政策大盤點

(中國互聯網金融舉報信息平臺公告)

7.深圳互金協會:一些“虛擬貨幣”名為金融創新,實為非法集資

28號,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防範以“區塊鏈”、“虛擬貨幣”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稱,投資者炒作“虛擬貨幣”易虧損本金。深圳互金協會表示,此類活動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

8.廣州:禁止承辦虛擬幣推介活動

據《每日經濟新聞》8月29號消息,廣州開發區金融局聯合廣州開發區經濟和信息化局下發通知,禁止承辦虛擬幣推介活動。

9.海南:發佈“防範‘虛擬貨幣’、‘區塊鏈’風險提示”

8月30日,海南省政府金融辦公室發佈《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提示”指出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

輔攻:BAT發力配合

1.騰訊:完成所有使用商戶號進行虛擬幣交易的清理

據《新京報》8月23日消息:騰訊方面回應,在支付渠道上,針對虛擬貨幣違規行為的措施包括“限制平臺收款帳號的收款功能”、“限制個人賣家帳號的收款額度”等,目前已完成所有使用商戶號進行虛擬幣交易的清理。

2.螞蟻金服:嚴密監控排查涉及虛擬幣的場外交易

據《新京報》8月24日報道,螞蟻金服方面表示,支付寶對於個人賬戶涉嫌虛擬貨幣交易的,會根據情節採取限制賬戶收款功能甚至永久限制收款等處理措施。接下來,支付寶和螞蟻金服會繼續嚴密監控排查涉及虛擬貨幣的場外交易行為,對重點網站和賬戶建立巡查制度。

除此之外,螞蟻金服方面還表示,支付寶還會通過各種方式向平臺上的用戶進行風險防範教育,提醒用戶不要被各種虛假宣傳所欺騙,認清虛擬貨幣交易的風險,避免可能遭遇的損失。

過去10天區塊鏈政策大盤點

(圖片源自網絡)

3.百度:加入幣圈整頓 但主流數字貨幣貼吧並未關閉

據《華夏日報》8月26日消息,百度也加入了對幣圈的全面封鎖,幣圈吧、數字貨幣吧、虛擬貨幣吧等貼吧被全部封禁,就連一些名不見經轉的幣項目貼吧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但核財經APP在百度貼吧搜索比特幣、BTC、以太坊、ETH、EOS時,發現這些主流幣種貼吧並未封禁。

過去10天區塊鏈政策大盤點

觀點:多方發聲

1.人民日報:防範以“虛擬貨幣”等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

《人民日報》27刊文稱,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多部門近日發佈風險提示稱,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據悉,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繫。風險提示稱,這類行為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公眾要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

2.證券日報:警惕炒幣“借鏈還魂”

《證券日報》27號刊文稱,“在我國嚴厲打擊ICO的同時,以往政策相對寬鬆的歐美市場的監管力度也在加強,重點加大了在反洗錢、防範價格劇烈波動、打擊內幕交易與欺詐行為等的監管。在內外監管的夾擊之下,幣圈玩家開始盯上了時下風頭正勁的區塊鏈。”“ICO遭到嚴厲監管後,虛擬幣交易平臺變換手法,有的披區塊鏈外衣行發幣之實。”

3.央行參事盛松成:未來中國對ICO監管將更嚴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表示,他一直以來主張虛擬貨幣本質上不是貨幣,並預計未來中國對ICO監管會更加嚴格。虛擬貨幣本質上不是貨幣,監管層應進一步規範其交易。政府部門的大力監管對區塊鏈行業是好事,通過治理ICO,驅逐數字劣幣,可以讓區塊鏈發展得更加穩健。

過去10天區塊鏈政策大盤點

(圖片源自網絡)

4.楊東:應加強國際監管合作 共同打擊虛擬貨幣跨國犯罪活動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認為,監管層應當深刻認識到虛擬貨幣跨境、跨領域流動的特點,加強國際監管合作,加強信息交流與共享,共同打擊虛擬貨幣跨國犯罪活動。

5.吳曉波:區塊鏈草根狂歡時代結束 但區塊鏈經濟並不會隨著整頓而熄滅

財經人士吳曉波表示,隨著上週開始的大整頓,中國區塊鏈市場的草根狂歡時代大概結束了。區塊鏈經濟並不會隨著整頓而熄滅,相反在未來一段時間中,他將跟越來越多的產業相結合,誕生全新的商業模式。

6.肖磊:五部委公告旨在隔離風險、降低大眾熱情、減少訴訟

財經評論員肖磊表示,近日五部委的公告,實際上不針對具體的單位或企業,僅僅是一個針對大眾投資者的一次風險提示。跟2013年末,以及去年9月4日的監管文件相比,五部委的“風險提示”有著本質性的不同。數字貨幣市場的監管,一方面是為了隔離風險和降低大眾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實際上是為了減少各類訴訟,理論上保護民眾的財產安全,預防出現影響穩定大局的事情。

7.騰訊深網:監管重拳下 大佬擁抱監管

騰訊深網27日刊文指出,隨著監管層的封號舉措,區塊鏈泡沫立刻出現鬆動瓦解的趨勢;“封號”事件後,區塊鏈大佬們紛紛表態,希望區塊鏈各界形成產業自律,並積極擁抱監管。

過去10天區塊鏈政策大盤點

(OKEx徐明星朋友圈)

趨勢:去幣存鏈

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越來越受到受到政府和企業的青睞。據中國經營網25號消息,目前A區塊鏈概念股已達到85家,今年以來,已有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14條針對區塊鏈的公告,相關公告數量較去年全年增長翻倍。

核財經APP統計了過去一週關於區塊鏈技術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情況:

1.深圳市稅務局將在全市範圍內逐步開展區塊鏈電子普通發票的試點推廣工作;

2.湖北省政府辦公廳鼓勵電商、快遞物流企業加大對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

3.西安市大力支持以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上市掛牌科技企業創新發展;

4.浙江省人力資源廳將積極選拔培養區塊鏈人才;

5.貴州安順將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殘障人士綜合服務平臺;

6.上海楊浦區引入區塊鏈人才儲備將給予補貼;

7.廣州推動企業應用區塊鏈等技術開發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

8.長沙成立區塊鏈產業園 ;

9.重慶渝中區將與重慶經信委組建區塊鏈產業發展專項創投基金 ;

10.中國銀行完成國內首筆區塊鏈技術下國際匯款業務;

11.工商銀行已成立區塊鏈實驗室;

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區塊鏈在中國的發展趨勢應該是“去幣存鏈”,即“無幣區塊鏈”。

不過,當前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人民日報》27號就曾刊文表示,未來兩年區塊鏈初創公司將面臨“斷糧”危機,因此競爭將更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