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雜感

一點點雜感

很久沒有寫東西了。寫作就是這樣的,越是不寫,就越不想寫,也越寫不出來。一旦開始寫了,堅持寫了,似乎也可以滔滔不絕。

基於這個經驗,我發現了自己的懶惰。懶惰,除了帶給自己更多的懊惱情緒,還有個大壞處,就是計劃與夢想的無限期拖延。這是噩夢的開始。

五一假期,去西西弗書店點了一杯咖啡,和妻子坐了半天時間,看了一本書《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村上春樹的自傳性隨筆集。越看越心生羨慕,那不就是我理想中的生活嗎?不慌不忙的營養早餐,在清新空氣中的跑步,上午寫作,下午讀書,或者其他活動,晚上自由安排。一天的時間都盡在掌握,不用每天擠公交車,為了獲得有限的報酬,而必須犧牲自己的時間和人身自由,進入牢籠般的辦公室,做著意義不大的工作。

此時此刻,我就做著如此令自己討厭的工作,討厭的工作。我想,這是我為什麼不開心的主要原因吧。

然而,不開心,對於改變這種窘況,並沒有什麼價值,徒增煩惱罷了。而且,不開心的次數多了,時間長了,會產生一種使人心神麻醉的感覺。人出於自我保護的需要,會逐漸合理化這些不好的東西,也就是說,本來自己討厭但又無力改變的東西,會變得越來越不那麼令人討厭,人的這種自我催眠保護了自己,卻也傷害了自己。

我懼怕這種情形的發生,那種自我催眠將是毀滅性的,儘管它所帶來的好處是不再那麼痛苦。實質上,導致痛苦的那件事情一直都在,只是我們在“掩耳盜鈴”。

那麼,所以呢?要做的和該做的,也就一目瞭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