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碎語:我的個人語錄

靜夜碎語:我的個人語錄

1、也許,當我們對自身和宇宙的認識越來越豐富和深刻的時候,也正是認識到我們自身侷限性的時候。就如同井裡的青蛙認識天空一樣,我們的思維和視角同樣的有限。

2、越是愚蠢的人,越覺得別人是愚蠢的。因此對宇宙缺乏敬畏,對他人缺乏尊重。狂妄,意味著無知。

3、煩惱從哪裡來?從我們自身的認識中來。當你看不透這世間的規律時,就迷茫,就煩惱。

4、我們正變得越來越低級趣味。

5、我們活在這世上,有兩件事需要格外注意:一是安頓好自己,二是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

6、真正的佛法沒有定法。

7、

其實不論東方西方,一切宗教都有相當程度的互相模仿。

8、在與子女的互動中,好的父母和壞的父母之間的差異並不在於犯不犯錯誤,而在於如何處理所犯的錯誤。同理,作為其它角色,也有這個規律。

9、戰爭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只會帶來更多的傷害。

10、焦慮,多是源於對無常的拒絕。

11、焦慮、抑鬱往往源於對死亡的恐懼。為什麼一些宗教界人士很少焦慮和抑鬱?就是因為解決了死亡恐懼的問題,比如佛教裡的輪迴說,認為死亡不是終點,死亡之後將會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就大大的降低了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儘管輪迴說無法考證其真偽,但其積極意義已經顯而易見。

12、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的人之間,很容易發生誤解,明明你是在做這件事,他偏覺得你在做另外的事。

13、如果說以前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溫飽問題,那麼,今天,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

14、多少人活著活著,把自己活成了畜生。(此處無貶義,相反,看到這個事實很難過)

15、我們在攻擊和批判社會醜惡的同時,卻很少發現自己早已成為社會醜惡的一部分。

16、當別人說理想已經戒了的時候,我堅守自己的理想,於是我活成了別人眼中的理想主義者。

17、悲嘆於很多父母對自己製造問題孩子的事實渾然不知,還表現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18、不敢脆弱,才是最大的脆弱。

19、越是跟人類接觸,越有自絕於人類的衝動。

20、寫給悲傷:悲傷,填滿了整間屋子,將我包裹了起來。好想逃離,卻無處逃離。就這樣,和悲傷成了朋友。

21、電視屏幕越來越大,腦子越來越小。

22、世間有一種最通行的迷信,叫做“少數服從多數的迷信“。

23、人是自己人格的囚徒,通過個人成長可以獲得更多的心靈自由。幸福和成就是健康人格的副產品,愛也是。

24、過多的關注別人的生活以及別人對你的看法,實際上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25、生命的過程就是做自己,成為自己的過程。

26、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教會的。

27、為情所困,皆因心智尚未成熟。

28、以創作一件作品的目的去做一件事,比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去做同樣一件事的動力更大,更持久。

29、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

30、每當生活裡不知道想要什麼時,就先想想自己不想要什麼。

31、所謂的自由,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就是不怕被別人討厭。如果你無法不在意別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32、廢話佔據了你的生活,使你變成了廢物。

33、準確的陳述是寫作的第一要素。

34、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假如這個閃光點有光的指向,那麼沿著光照向的方向前進就不容易跌倒,揹著光走,十有八九是要栽跟頭的。

35、寫給女兒:你用力的揮動著小手 用燦爛的笑容 和爸媽作別 我們也用力的揮動著大手 在人海中 竭盡所能 吸引你的視線 怎知道 轉身便 淚如泉湧

36、舉一個例子:一位天才科學家和一位普通工人乘坐高空熱氣球出現故障,如果不跳下一個人,熱氣球將會墜毀,兩個人都將死去。再設想這位科學家是地球上最有可能攻克艾滋病的人選之一。如果你能決定他們的生死,你將如何做?遵循什麼原則?

37、寫給愛人:我拙手笨腳,寡訥多愁,且因成長經歷的緣故,略自卑,對愛和認同的需求強烈,對拒絕和否定異常敏感,常因小事與你爭執,計較而不大度,對你關愛卻寥寥,甚傷卿心!然夫人隱忍寬容,對我愛之深情之切,令我慚愧。餘生數十載,願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38、你選擇傾聽自己的內心,成為你自己,還是選擇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要求裡?這無關乎自私與責任,如果你沒有能力愛自己,又有什麼能力去愛他人,更不用談帶給他人幸福!反過來說,每個人都應尊重別人的獨立性和主體性,而不應該將個人的慾望需求綁架於他人之上。“我都是為了你好”真的是為別人好嗎?

39、很多人一直忙著生活,卻忽視了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