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和寫作的碎碎念

關於讀書和寫作的碎碎念

很久沒有寫東西了,有些心慌。寫作就是這樣,只要你開始寫,就一定會有收穫,哪怕你開始的時候不知道寫些什麼。但如果不寫,或者因為懶惰而選擇忽略頭腦中閃過的念頭,就越不想寫,也越寫不出來。

當然,不能刻意去寫一些東西。最好是有所思有所感的時候將內心的世界坦誠的呈現出來,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文字既不能使自己滿意,也不會打動別人。

再談談讀書。

讀書的時候,不能幹讀,而是在讀的過程中如果有一些念頭,就及時用文字記錄下來。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可以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促使自己多寫,多思考。脫離了寫作的讀書,讀書的效果將大打折扣;脫離了讀書的寫作,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寫出來的內容難以豐富和深刻。

現在很多人沒有閱讀的習慣,中國13億人口,有閱讀習慣的絕對不會超過1億。那12億多人口是幾乎不讀書的,偌大一個國家,這麼多人不看書,想想都可怕,但這是事實!前段時間,我辦了一個讀書會,帶大家一起看書,我發現周圍的朋友幾乎沒有看書的,甚至我把書送給他,他都不會去看一眼。即使是看書,也是抱著手機看一些沒什麼營養的網絡小說,打發時間而已。

讀書,到底讀什麼?我覺得沒有什麼比讀經典更好的選擇了。試想,讀一本快餐式的網絡小說,與讀一位淵博學者的書,你所得到的收穫,哪個更大?讀網絡小說只會起到消遣娛樂的作用,而讀經典則可以收穫真知。

對於讀書少的人來說,建議先進行一輪自我通識教育,即各領域都選擇一兩本經典的好書,總共大概幾十本書,讀完這些書,將對各領域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然後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做專題閱讀。

讀書的速度,建議每週讀一本書。利用所有的碎片時間,晚上的時間,早上早起的時間,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一週內讀完一本幾百頁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