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友都驚了,美國竟如此公然欺凌加拿大

讓加拿大待在新北美自貿協定中不是政治必須。在經過數十年的濫用後,如果我們不能達成對美國公平的協議,加拿大將會出局。”雖然自己私下帶有侮辱性的強硬言論外洩,導致美加貿易談判不歡而散,但美國總統特朗普絲毫沒有愧疚的意思,上週末繼續“理直氣壯”地向這個“小兄弟”開火施壓。

此前加拿大媒體爆料,特朗普在接受採訪時,私下炫耀他不會在與加拿大的談判中做任何讓步,任何協議都將“完全按照我們的條件”。特朗普還向採訪記者強調,“這太有侮辱性”,所以不能公開。消息曝光,加拿大輿論炸開了鍋,“這簡直是卑鄙的欺凌”“特朗普不是加拿大的朋友”“特魯多必須表現出對抗特朗普的勇氣”……憤怒的聲討此起彼伏。而同樣面臨美方壓力的其他盟友則犯嘀咕:美國會把多少盟友逼到“簽署屈辱協議的懸崖邊”。

盟友都驚了,美國竟如此公然欺凌加拿大

私下侮辱性言論被公開

上週五本來是美國單方面為美加貿易談判設定的最後期限,但隨著特朗普的私下言論被加拿大《多倫多星報》戲劇性曝光,雙方的談判暫時中斷。談判現場,加方官員就相關言論質問美方代表。由於無法消除矛盾,雙方同意本週三恢復談判。

《多倫多星報》詳細報道了特朗普顯擺強硬的言論:8月30日,特朗普在白宮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與加拿大的談判正接近達成協議,可能會在8月31日,也可能要更長時間,但加拿大最終“別無選擇”,只能達成協議。報道稱,這些是可以公開的內容,特朗普接著表示,下面內容不要公開:我不會向加拿大做出任何讓步——我不能公開這麼說,因為“這太有侮辱性,他們將沒法達成協議”。特朗普還稱:“昨天晚上,他們來敲我們的門,說‘請讓我們達成協議吧’。”

盟友都驚了,美國竟如此公然欺凌加拿大

據報道,在另一段“不宜公開”的言論中,特朗普說,與加拿大的任何交易都將“完全按照我們的條件”進行。他表示,他多次威脅要對加拿大產汽車加徵關稅,以此嚇唬加拿大人,讓他們做出讓步。“加拿大在拼命工作。每當我們有什麼問題,我只要發佈一張雪佛蘭英帕拉的照片。”這款車是通用汽車公司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工廠生產的。

消息曝光後,特朗普發推特稱:“哇,我私下向彭博社發表了關於加拿大的言論,他們公然違背規則,這是更不誠實的報道,我早就習慣了,至少加拿大知道我的立場!”隨後在夏洛特市發表演講時,特朗普又表示:“這些人非常不光彩,但我說,最後還好,因為至少加拿大知道我的感受。”

盟友都驚了,美國竟如此公然欺凌加拿大

《多倫多星報》駐華盛頓首席記者丹尼爾·戴爾則表示,不會透露消息來源,“然而,我不想和(特朗普)總統一起抹黑優秀、有道德的記者。所以,我可以說:彭博社採訪者無一是我的消息源”。

雙方談判中斷後,特朗普繼續向加拿大開火。他9月1日發推特稱:“我們不應該用糟糕的貿易協定和免費的軍事保護來收買朋友!”特朗普還警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貿易協定之一”,加拿大或將被排除在新的協定之外。“讓加拿大待在新北美自貿協定中不是政治必須。在經過數十年的濫用後,如果我們不能達成對美國公平的協議,加拿大將會出局。國會不應該干涉這些談判,否則我將完全終止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我們的日子會好過得多……”

“簡直是卑鄙的欺凌”

面對美國的欺凌,加拿大外長弗裡蘭表示:“我們只會簽署對加拿大有益的協議,現在還沒有到達這一步。”據加拿大廣播公司報道,加拿大總理府官員1日表示,不會回應特朗普的推文,因為“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用這一招了,這種伎倆旨在給我們施加壓力,不會起作用”。

一些加拿大媒體的反應要激烈許多。“總理特魯多必須站起來對抗特朗普”,《渥太華公民報》呼籲道。《蒙特利爾公報》援引魁北克省省長庫亞爾的話稱,特朗普不是加拿大的堅強盟友,也不像朋友那樣行事。庫亞爾說:“顯然,對特朗普來說,只有百分之百的贏家和百分之百的輸家。這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工作方式。”

盟友都驚了,美國竟如此公然欺凌加拿大

“在我的經歷中,我從未見過這種欺凌行為——簡直是卑鄙的欺凌。”加拿大廣播公司1日援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前國際貿易仲裁員兼法律總顧問詹妮弗·希爾曼的話說。加拿大渥太華的貿易顧問亞當·泰勒稱,特朗普的言論是“動力殺手”,“下週的挑戰將是找到恢復勢頭的方式”。泰勒哀嘆,考慮到加拿大對美國貿易的依賴,達不成協議和糟糕的協議就像“在毒藥之間做選擇”——無論如何都是死。

一些美國媒體也為加拿大打抱不平。美國《新聞週刊》1日稱,一名前大使警告,特朗普可能會對美加關係造成永久性損害。在2014年至2017年擔任美國駐加拿大大使的布魯斯·海曼接受採訪時說:“什麼是瘋狂,聽聽總統的講話就知道了,聽聽總統一直以來是如何對待加拿大的。”海曼稱,美國經濟規模比加拿大大10倍,所以特朗普覺得他可以發表這樣的言論。“美國擁有世界上所有槓桿手段,但是你可以並不意味著你就應該這麼做。當你壓榨最好的朋友、世界上最偉大的盟友,你能贏,但我要告訴你,雙方關係受傷的時間要比協議上墨跡變乾的時間要長得多。”

盟友“被逼到懸崖邊”

“受傷”的盟友不止加拿大一個,在彭博社的採訪中,特朗普還指責歐元匯率下跌,指責德國總理默克爾從俄羅斯購買能源,削弱北約,並就歐盟開出的雙邊汽車零關稅條件說:“這不夠好……歐盟消費者習慣購買自己的汽車,不買我們的。”“歐洲擔心與美國的貿易戰正在迴歸”,德國《柏林日報》2日稱,幾個星期來,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戰似乎得以避免。7月中旬,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曾出人意料地同意談判後製定貿易協定。現在,特朗普對歐盟的激進言辭又回來了,在他眼中,“歐盟跟中國幾乎一樣壞,只是它們比較小”。

盟友都驚了,美國竟如此公然欺凌加拿大

“面對特朗普的汽車關稅,美國盟國正被逼到簽署屈辱協議的懸崖邊。”韓國SBS電視臺2日稱,特朗普威脅要對進口汽車徵收高關稅,美國的主要盟友正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韓國經濟》稱,隨著美國施壓墨西哥就汽車關稅問題達成新的協定,包括韓國在內的主要對美汽車出口國很有可能成為下個遭受特朗普關稅炮彈的攻擊目標。

同樣感受到壓力的還有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日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雖然與特朗普關係友好,但不會因此在貿易談判中犧牲日本的利益。上週,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訪問中國時對媒體表示,“雙方一致認為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對任何國家都沒有好處”。英國《金融時報》刊發社評稱,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正在全球各地引發經濟關係重組。最大的變化發生在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和日本——之間。

“死去的不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而是外交關係”,《舊金山紀事報》刊發社論稱,有估計數字顯示,墨西哥、加拿大、中國和歐洲對美國關稅的報復已經讓加州農民損失20億美元。“更難計算的損失則是我們與鄰國、盟友和貿易伙伴的關係,以及對貿易使我們更強大這一事實的普遍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