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專題三十——定州「開元杯」

原載1995.9.11《國際商報》

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專題三十——定州“開元杯”

自1992年以來,河北開元鑄造廠生產的全不鏽鋼真空保溫瓶40萬隻全部出口,先後銷往日本、美國、瑞典、芬蘭、瑞士、泰國、荷、臺灣等國家和地區。3年來創匯237萬美元。

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專題三十——定州“開元杯”

1990年7月,500ml全不鏽鋼真空保溫瓶生產定型。因工藝超前、價格較高,國內沒有銷路。為了打開國際市場廠領導先後四次參加廣交會,廣泛徵求外商意見,並根據國際市場需求標準,對產品外觀和內膽的光潔度進行了技術處理,對塑料件進行多次改進,逐步為國外客商所接受。1992年4月15日春季廣交會已有少量訂貨,在10月15日秋季廣交會上,與日商、臺商達成供貨意向。

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專題三十——定州“開元杯”

當時,工廠正處於軍轉民的極度困難時期,曾一連四個月欠發工人工資,不少職工失去信心,40%的職工先後調出工廠,就在這種情況下,廠領導分析了市場形勢,又一次堅定了開拓國際市場的信心。一方面,組織技術力量研製新產品,開發250nl全不鏽鋼真空保溫杯;另一方面,抽調中層幹部充實銷售隊伍,多次與山西、河北、天津進出口公司洽談,終於於1992年111月底,與日商、臺商達成了20萬隻的供貨合同。

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專題三十——定州“開元杯”

經過這一段艱苦的磨難,市場形勢逐漸好轉。進入1993年以來,隨著新產品250ml保溫杯投放市場,生產形勢越來越好,幹部、工人的積極性發揮出來。這一年,是開元廠發展史上的轉折點,為工廠由微利到利稅大戶的轉變奠定了基礎。

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專題三十——定州“開元杯”

1994年,保溫瓶出口創匯164萬美元。

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專題三十——定州“開元杯”

今年1-7月份,供日商保溫瓶76000只,創匯58萬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