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低頭,沒你的專用道

別低頭,沒你的專用道

別低頭,沒你的專用道

又到了吃貨食指大動、小龍蝦聞風喪膽的季節。前兩天有新聞報道展示了一項數據,說上個月,成都人平均每天吃掉了十三萬斤小龍蝦。這個數字算得科不科學,我也說不好,但人民群眾對小龍蝦如火如荼的熱情,上簋街看一眼大概也知道了。在現代社會,小龍蝦的使命包括但不限於被加了麻辣和十三香爆炒,它甚至接過了社交媒介的大旗:忙著剝蝦的手,實在騰不出來玩手機,只好和同席的人聊天了。

這告訴我們,孤獨,莫過於獨自一人啃小龍蝦。沒蝦吃的時候呢?那就更孤獨了。每每看著滿大街低著頭的人們,心裡不禁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產生懷疑。低頭盯著手機行色匆匆的人們,不就是一座座孤島麼。而且,這些孤島是移動的,還時常呈布朗運動狀態,可以想見,事故在所難免。

西安某個商場很為“低頭族”操心,特地在門前闢了條道,刷上綠漆,寫上“手機低頭族專用通道”。這給人的直觀感受是,踏上這條道,就不用擔心走路不長眼導致的磕磕碰碰了。這個設定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好比孩子習慣差,不是該批評糾正麼,怎麼還親親抱抱舉高高了?

這條專用道寬不過一米,百來米長,就橫在商場門口,看起來不像什麼正經的道兒。建專用道的商場解釋說,這不是要縱容大家走路看手機,而是為了警示“低頭族”,且號稱效果不錯。“警示”這個詞還有這個用法?記得小學語文老師不是這麼教的啊。

其實全世界都為“低頭族”操碎了心,創新迭出,韓國還試驗在地面裝上紅綠燈。可是,人低著頭看的是手機,又不是腳下的路,紅綠燈裝哪兒,恐怕他們都看不見。在心理學上,這叫“非注意盲視”。人心不在焉的時候,可能跟瞎了區別也不大,也難怪低頭族專用通道被嘲笑成“盲道”。問題是,這些心理學定義的“盲人”,更需要的怕是一棍子打醒,而不是什麼特殊關愛。

給低頭族讓道,不是什麼靠譜的思路。你很難想象,滿街的低頭族順著專用道暢行無阻,和來來往往的車輛並行不悖,這也太魔幻現實主義了。西安那條專用道,多少有商業噱頭的色彩,倒不必太過在意。只是,這種行為藝術般的設置,頗有隱喻意味。

沒來由的“專用道”,的確給社會生活帶來了不少困擾。

據說每到高考季,南方城市小區裡的青蛙就開始發愁:聽說,有考生家長想毒死我們?以上是我講的段子,但有新聞藍本。曾有家長害怕蛙聲一片吵著備考的孩子,竟想方設法“謀殺”小區裡的青蛙。

說起來這是好多年前的新聞了,但前幾天高考的時候,又一次被翻了出來。大家對此念念不忘,一來是這事兒實在太奇葩,叫人難以忘記,二來也是因為這其中的警示,儘管大家理解家有考生不容易,但過度保護對孩子的成長未必是好事。人家青蛙也沒做錯什麼,是吧?

誰也沒法保證一馬平川地過完這一生,困難干擾在所難免,老覺得周遭的一切都理所當然要給你讓道兒,不是啥成熟的表現。

當然,家長至多是關心則亂,更糟糕的狀況多了去了,對公共領域的傷害也更重。比如有些手握權力的人,哪怕只有微不足道的一點職權,都能把原本清清爽爽的公共服務通道,當成官僚主義甚至尋租謀利的專用道。

舉個例子,一段時間來,各地都在著力改善營商環境,直到最近,還有不少反面案例被曝光。那些不作為、亂作為的官員,其實是在政府部門和企業、居民之間,胡亂設道兒。有些路本來是通途,非得強設路障,要企業提供不需要而且也拿不出來的文件;有些地方本來此路不通,但私利作祟下,竟然給開通了,比如有房管所的科長濫用職權,幫別人違規取得房產證、騙取貸款;還有更明目張膽的歪門邪道,向企業索取好處費啥的。

近些年來,改善營商環境愈發成為地方治理的重頭戲。中央曾經多次做出關於改善營商環境的指示,並且將其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聯繫起來。那些還沉溺於過去特權思想的公職人員,也該抬起頭來,清醒清醒了。再對規矩視而不見,遲早會被一棍子打醒。

畢竟,總低著頭,容易墮入幻覺,步入歧途,於己於人都是傷害。抬起頭來吧,有序的世界不會嬌慣你的壞習慣、縱容你的歪心思,不會為你的“方便”鋪設專用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