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天釣鯽魚如何選時?如何選位?

田治彬


本人才識學淺,表達能力有限,但釣魚十年,讀到的釣魚專業書籍雜誌也不錯少,近些年來也多次在《中國釣魚》上發文。所以我努力把我知道的說出來,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你問的問題裡有幾個關鍵詞,我們來一一探討。

一個是初秋,一個是釣鯽魚

鯽魚作為一種分佈廣泛的淡水魚因為吃口漂相複雜多變對釣友的技能和各項實力都有不小的考驗而獨具魅力。從南到北無論是專業的釣魚比賽還是釣友們野釣,它都是最受青睞的魚種之一。

鯽魚是一種雜食性魚類,不只是商品餌,手工製作的各種面餌,玉米粒,麥粒,青豆,青蟲,蚯蚓等天然餌粒也都能釣獲它,有人為了避免小魚鬧鉤甚至把小雜魚切段後掛鉤,想不到的是釣大鯽魚居然奇效。

鯽魚性情溫順,膽小,喜氧,愛存活在草棵之間,但貪食,平日多棲息在淺水流水緩流處,對於愛釣魚的人來說,都知道進水口是釣魚的好地方,那裡氧氣充足,水流相對混濁,食物豐富是釣魚的好地方。當然釣鯽魚也不例外。還有就是水下有暗草雜物的地方,因為方便躲藏也容易覓食,所以也是下釣的好地方。淺灘前方有深水的深淺交界處,被水淹沒的莊稼地,地沿下,這都是魚兒喜歡存留的地方。在這些地方打窩必然能誘到魚,那麼當然也就是釣魚的好地方了。

很多人到水邊選位隨心所欲,其實選釣位常常是有跡可尋的。首選水岸突出的鏵尖,支岔中的小灣。然後就是找老釣位,那些被前人踩踏的明晃晃的釣位自然也不容錯過,再次就是下風口,漂浮物聚集的角落,莊稼地邊有坎沿的安靜處。

有些人喜歡釣淨底,這當然是好的,但是也就少了許多上大魚的樂趣。有些地方雖然掛鉤,但是的確上魚,這樣我們就可以採取一些避免掛底的措施,保證垂釣能順利進行。

然後我們來說說初秋怎麼樣選釣時,也就是什麼時候出釣的問題。

初秋的特點就是氣溫好高,但晝夜溫差大,早晚涼爽,夜晚還會有一些冷,白天晴天熱,陰天全天氣溫舒適。

如果是陰天,那麼全天可以釣。如果是晴天,那麼基本與夏天出釣時間相同,釣早晚,或者選 擇夜釣。當然中午也可以釣,只是鯽魚多在深水遠離岸邊,需要拋竿串鉤方可。釣魚天其實就是氣壓高,人感覺秋高氣爽雲白天藍的時候,但是這樣的時候多在中秋和晚秋,初秋極少這樣的天氣。

還有一個應當重視的就是所釣的水深和時段。小鯽魚當然是全天候可釣,無論是底釣半水離底或者釣水皮,只要願意,你總能釣到幾條的,但是你若想要釣大鯽魚那麼沒有一點真本領怕還真不行。

一個是深水。淺水當然也能釣到大鯽魚,但是這樣的機會太少可以說不比中500萬彩票大獎來的更容易。但是如果你釣深水那麼機會就會增加。在有大鯽魚的野庫釣多深合適呢?這個還真不好說,但本人釣到的幾次超過500克鯽魚的水深都在三四米以上。時間呢?白天也有,但更多的是在午夜時分,也就是晚上11點到兩點之間,當然拋竿串鉤不在此探討。各個地方是否又有不同,這個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這是我的經驗的體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藏拙居吟草


初秋天,釣鯽魚

初秋天,晴天白天氣溫相對還是很高的,和夏天的天氣差別不太大,所以釣魚技巧和夏天差不多,但是早晚溫度相對會低一些,天氣也不會太悶,早晚垂釣的話(早8點半之前,晚5點半以後)口還是不錯的,釣水草附近,淺水區1-2米之內,中午的話溫度高,還是要釣遠一點,水相對深一點2-3米之間吧,容易出大板鯽,一般還是選擇進水口,水流相對穩一點的地方,水裡含氧量高,也有一些小蟲子,和昆蟲的幼蟲,蟲卵,流入,這些都是鯽魚喜歡吃的,餌料選擇的話,蚯蚓和麥粒,麵食(藍鯽單開,或者藍鯽+速攻,等等)都可以,假如有小魚鬧窩就用粗蚯蚓(或者不用蚯蚓)和麥粒,或者用麵食搓餌做釣,搓的稍微大一點,(花生粒大小)還有就是本人在垂釣中發現,掛蚯蚓還是相對粗一點的好,太細的話總是有石光皮,趴地虎,等太好的魚去吃,掛粗一點的蚯蚓,中的鯽魚也會相對大一點,不知道釣友們有沒有這種體驗。

如果是初秋陰天的話,全天都適合垂釣,選擇餌料同上。

如果是夜釣,釣鯽魚,可以選擇離岸近一些,水相對淺一點的地方,1-2米左右,如果蚯蚓掛鉤不方便,就選擇麵食拉餌或者搓餌,夜裡小魚少不怎麼鬧窩,釣鯽魚魚竿的選擇建議短杆(3.6/3.9),細線(主線1.5/2.0,子線0.6),小鉤(繡2或者繡3),希望能對讀者有幫助。😊


農人小胡


大道理就不講了,初秋時節釣魚還是早晚好釣些,如果野釣其實還是夜釣比較好,一個不鬧小魚,再有晚上魚愛靠邊。餌料帶點腥,至於釣位說句實話那可不是你想釣哪就釣哪,前題你得有位置,我一般都是選擇經常有人釣魚的位置,不打窩,要是新釣位需要提前打窩,這個一般釣友做不到,就說這些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