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非遺:河南開封,木版佛畫,非遺傳承,全國唯一


雲成號木版佛畫,創立於清末同治年間,當時主要製作木版佛畫、木版年畫、神碼版畫、古籍刻印,以木版佛畫見長,已經有140多年的歷史傳承,曾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填補了國內木版年畫大類百花獎的空白,2014年獲“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該佛畫主要取材於繁塔、鐵塔、相國寺、尉氏縣太平興國寺塔的佛教磚雕與繪畫,尉氏縣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厚重的文化歷史孕育出獨具魅力的雲成號木版佛畫,傳承至今已有21代一百四十餘年。

雲成號雕版留存於世的近千塊雕版可分為四大類:一是神碼紙符雕版,二是古籍雕版,三是木版年畫套色雕版,四是木版佛畫。劉家木版佛畫從題材、數量以及尺寸而言,全國均僅此一處。

雲成號的雕版材料要選用深秋或入冬後新伐梨木,放入水坑中一年左右,每3天換新水,以便脫去木材內的樹膠與樹脂,使板材既利於雕刻又易於吸墨釋墨。還有放在相對封閉的房間自然晾乾3年至5年。此圖是木板年畫。

木板年畫和木板佛畫最大的區別就是題材和雕刻的精細程度不同。要做一副木版佛畫,首先需要畫樣,而後根據花樣大小選取合適的木材,有時甚至拼接木材,小幅面用棗核釘拼接,大幅面則是要用鉚接發拼接。

木板原料準備完成後,將畫樣覆著其上,而後進行純手工雕版。雕版時,全部線條或者筆畫用拳刀刻完後,用鑿子、圓鏟、平鏟、刮鏟把空白處清空刮平即完成一幅雕版。此過程如果有一點不慎,會造成整個版面廢棄。

雕版完成後進行印刷、著色,木版佛畫的顏料全部採用礦石顏料,經久不變色。此圖是木板年畫。

【《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原創作品,歡迎評論、收藏,歡迎轉載鏈接,點擊“關注”二字,您就能查看我的所有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