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何氏始祖世系問題的再認識

對何氏始祖世系問題的再認識

長期以來,被各地何氏族群奉為“得姓始祖”的主要有四個人:①何允(一說韓允),出自1921年《廬江郡何氏大同宗譜》和部分地區《何氏家譜》;②何瑊(一說韓瑊),出自部分地區《何氏家譜》;③何庶(一說韓庶),出自部分地區的《何氏家譜》。習慣上把以上三人稱為“韓改何”得姓始祖。④賁僨,被奉為“姒改何”得姓始祖,主要出自西南地區部分《何氏家譜》。

時至今日,關於誰是何氏“第一”始祖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何氏族群內部曾舉辦六屆源流研討會,但對始祖問題,至今未能定論。

何姓源流研究之難,難在“何允、何瑊、何庶、賁僨”四人都被各地尊奉為何氏“得姓始祖”,而且都編制了世系表,每系都認為自己“正宗”,都“據譜力爭”,都“言之鑿鑿”。那麼,孰是孰非?

一、四位“何氏始祖”世系之比較

“韓改何”、“姒改何”譜系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把本族(本支)與“秦”、“廬江”(郡)扯上關係,而具體到世系溯源時,“韓何系”與“姒何系”之間,“韓何系”與“韓何系”之間,或如出一轍,或毫無相干,或相互重疊。

(一)何允世系與何庶世系基本相同。

何允世系見於《廬江郡何氏大同宗譜》,所錄“六十四世”。何庶世系見於《中華何氏源流大典》,所錄“十六世”,又從“何允世系”中接至“三十世”。經認真對照,何庶世系與何允世系如出一轍。

何允世系中列“何允”為“一世祖”,何庶世系中列“何庶”為“一世祖”。在何允世系中,一至五世為“允、隆、騭、信、修”。“修”為何允五世孫,記為“漢車騎都尉、河東太守”“信”之長子。在何庶世系中,被立為“一世祖”的“何庶”對應何允“五世孫何修”。何庶世系“成”以下與何允世系連名字都一樣。

(二)何瑊世系與何允世系沒有重複。

“何瑊世系”被兩廣、中國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各國多數何姓人深信不疑。其根據源於《湞陽水木記》的“指河為姓”。

“何瑊世系”在《廬江郡何氏大同宗譜》中有收錄,世系錄至五十七世。經比照,“何瑊世系”與“何允世系”沒有重複。按譜載,兩者同在“江淮”得姓,在“廬江”創族,同被尊為“得姓始祖”,譜系卻截然不同,沒有半點交叉重複,真是不可思議!

(三)賁僨世系與何允世系有交叉。

賁僨世系應是循著“姒改何”主線編制的。按重慶涪陵《歷代世譜》,“姒改何”世系錄至157世。第一世為黃帝,第七十一世賁僨為“改何”得姓始祖。但據對第七十一世至第一百二十七世的不完全統計,至少有38代76人與何允世系有交叉同名。

二、對四位“何氏始祖”世系的再認識

(一)關於何允世系。

立“何允”為何氏得姓始祖,是1921年在收集全國152股(支)何氏譜牒資料後,全國11省何氏代表認同並寫進《廬江郡何氏大同宗譜》的,其根據來自於家譜。從大同宗譜編制的世系看,“韓何”脈絡十分清楚,譜中人名、大事件與中國歷史紀年的人名、大事件對得上。許多“何氏大事”在歷代正史中可以找到印證。

但是,立何允為何氏“得姓始祖”根據何在?各地家譜說法不一。其中以“手紋說”最為出名。此說雖然玄妙,但可信度低。這裡面的問題是,韓成、韓允(何允)都是韓王安的兒子嗎?大同宗譜、江西瑞昌譜等都記載何允為韓王安次子,是何氏得姓始祖。江西瑞昌譜雲,何允是其父韓王安於公元前226年被秦殺害後隱匿於江淮間改姓“何”的,死後葬於陝西扶風。按譜,韓成是韓王安的長子。史載,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後,韓成曾被項羽封為韓王,後又於公元前206年殺害了他(韓成)。問題是,韓王安於公元前226年被殺害後,其次子韓允因避秦禍改姓“何”了,其長子“韓成”則被立為“韓王”,並艱難地找秦“復仇”,20年末改姓。哥哥韓成率部公開抗秦,與秦多次打仗,收復了一些“韓地”,弟弟韓允則隱匿改姓?秦要追殺韓王安後裔,應是韓成、韓允兩兄弟都在追殺之列,為何弟弟改姓“何”,兄長不改姓?還有,司馬遷《史記·韓世家》中只記到韓王安,沒有提到他的兒子。在各地已知的“韓氏世系”中也找不到“韓允、韓瑊、韓庶”。假如韓允不是韓王安次子,假如韓成、韓允不是兩兄弟,假如改姓“何”的不是韓允……這當然是我的推理,但這種推理不是沒有道理。

(二)關於何庶世系。

上文提到,何庶世系與何允世系如出一轍。不同的是,何庶世系把何允世系中的五世孫“何修”變為“何庶”,並奉上“一世祖”位置。

立何庶為“一世祖”的根據,除了一些地區何氏家譜有記載外,或許與東漢史書《東觀漢記》卷十六“傳”中關於“何敞世系”的記載有關。《東觀漢記》載:“何修生成,為漢膠東相;成生果,為太中大夫;果生比干,為丹陽都尉;比干生壽,蜀郡太守;壽生顯,京輔都尉;顯生鄢,光祿大夫;鄢生寵,濟南都尉;寵生敞。”

據上述記載,“何修”是東漢“何敞”的祖上,相隔9代人,即使以每25年一代人計算,9代人是225年。“何敞”去世時間約為公元105年。據此上溯,其祖上“何修”也應為西漢早期的人。但問題是:西漢時期的“何修”能確定為“得姓始祖”嗎? 一些地區的何氏家譜記載“何庶,號自修”。可是,“何修即何庶”嗎? “何修即何自修”嗎?“何庶、何修、何自修”到底是一個人、兩個人,還是三個人?這些恐怕不是一句“我們家譜就是這麼記的”就能證明的!

專家學者認為“何敞世系”清晰可信。但是,《東觀漢記》沒有(包括後人重新輯錄作注時也沒有)標明“何修”就是“何氏得姓始祖”,也沒有說明“何修”即“何庶”。因此,把“何庶”定為“何氏得姓始祖”(且不說“何修”是不是“何庶”)的確牽強。

把“何庶”奉上始祖之位,恐怕是受到後世流傳的“何庶像贊”和“劉向譜序”等的影響。按一些地區家譜的記載,“何庶像贊”是司馬遷所作。據分析,司馬遷沒有理由為何庶題寫“像贊”,“像贊”詞句本身也不是西漢時期的詩風。司馬遷在《史記》中濃墨重筆記載了秦滅韓、韓世家、韓王安、韓非子、韓信、韓成、張良等,卻沒有記載韓允、韓瑊、韓庶,故專門為“何庶(韓庶)”題寫“像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家譜也記了劉向為何武家譜作“譜序”,但劉向譜序卻渾然不提“司馬遷為何庶題寫像贊”這一大事,司馬遷與劉向都是當時響噹噹的人物,“劉向譜序”卻隻字未提司馬遷的像贊,所以“劉向譜序”真實性被質疑。在世界何氏的歷次何氏源流研討會中,“像贊”和“劉向譜序”都被人證為“譜匠”所造,所以把“何庶”奉為“得姓始祖”的“鐵證”並“不鐵”。

儘管如此,“何庶世系”與“何允世系”的高度一致,反過來印證了何允世系。

(三)關於何瑊世系。

盛行於南方的“何瑊世系”與何允、何庶世系完全不同。我閱讀影印的《嶺南廬江書院全譜》何氏世系,也查閱《廣東省南雄市珠璣巷譜系》(三卷本)何氏世系,還查閱了後人輯錄的《湞陽水木記》殘章。

以上譜書均載何瑊為韓“公族大夫”(掌管公族及卿大夫子弟的官職),秦滅韓後遁跡廬江,並在廬江“指河為姓”,其子“通、適、過”,其中“適”定居廬江。

如果“何瑊”在廬江“指河為姓”是真實可信的,其子“適”又定居廬江並由此地開枝散葉,那麼,所編制的何瑊世系也讓人不解:

1、《東觀漢記》在何敞世系中有“何修、何成、何果、何比干、何壽……何敞”等人的記載。而在何瑊世系前五世中根本找不到這些人。

2、自漢唐以來,歷代正史所載的何姓名人燦若繁星,除(1)中提到的外,何武、何豹、何休、何楨、何充、何尚之、何佟之,等等,他們在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文化方面達到了巔峰,造就了何氏幾百年的輝煌。可是所有這些人在何瑊世系中找不到半點影子。如果何瑊出自“廬江何氏”,如此輝煌的家族史,其世系怎可忽略?

因此有研究者曾批評“何瑊世系”自清朝開始造假。因為明朝時期的廣東南雄、東莞何氏譜都沒有涉及始祖問題,到了清代才出現何瑊譜系。據瞭解,該譜原始版本見於廣州番禺《何氏族譜》(何氏敬藍祖母宗支譜),為清嘉慶二年(1797年)抄本,編修者不詳。譜中載有《何氏水木源記》。

說何瑊世系造假有失公允,僅從該世系與何允世系不重複這一點看,能做到這一點就很不容易。比較合理的解釋是:何瑊世系與何允世系不屬於一個系列,兩個世系毫不相干。如果這種解釋成立,那麼,何瑊只能是某一個地區的“何氏始祖”,而不是所有何氏宗族的“得姓始祖”!

(四)關於賁僨世系。

與上述世系不同,賁僨世系是“姒改何”。

據2011重慶涪陵《何氏世譜》補正超公家譜自述《何氏本紀》載:“餘何氏者,夏禹之苗裔也”,“自東樓再受封於杞……至簡公為楚所滅……時有簡公之子禹裔竄居江南廬江河上……至賁僨時,居廬江河上已歷二百二十四年之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為姓。”

又載:何氏始祖賁僨公,黃帝71代孫,夏禹65代孫。生於秦政即位之初年(前246年),長於安徽廬江河上。因先世杞簡公自周貞定王丙申二十四年(前445年),楚惠王入寇,杞遂亡。其弟佗奔魯,其子禹裔竄處江南廬江河上棲息,歷經224年之久,繁衍七代賁僨。此時,秦政庚辰26年(前221年),時年25歲的賁僨……遂以廬江河居地為姓,舍古老的姒姓為河姓,又因河旁有水,無以表示人居河之義,因以人易水,乃姓何。”

以上記載可知,簡公之子禹裔逃到“廬江河干”時並未改姓,224年後其後裔賁僨才改“姒”為“何”。改姓的時間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改姓的原因是久居“廬江河干”有了感情“遂舍姒姓,而以居地河為姓”。

按照“姒改何”源流世系,也有些問題讓人不解:

1、夏朝時期,杞國已存在。歷史上夏禹的後裔曾經兩次被封於杞國。第一次,據《大戴禮記·少間篇》記載,商湯擊敗夏桀,滅亡夏朝之後,將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遺族遷到杞國(今河南杞縣一帶),但後來曾數次廢掉杞國封號。第二次,周武王滅亡商朝後,尋找夏朝開國君主夏禹的後裔,結果找到東樓公,便將他封到杞地,延續杞國國祚,主管對夏朝君主的祭祀。從杞東樓公到杞謀娶公,《史記》記載共傳四世,其間年份不詳,但杞謀娶公在位時期,正值周厲王當政,和周武王封其東樓公相差200多年,共經歷十位周王,因此有人推算,其間杞國的世系一定有所缺漏。

商代時的杞國君主已不可考,周朝時期杞國國君世系較全,現公認能考證出來的有20位國君,自杞東樓公始,至杞簡公終。

商朝時杞國君主不可考,其世系自然也不可考。可是“姒何”譜系對這個時期的記錄如此詳細,根據何在?

2、公元前445年,楚滅杞。同是為了避難,佗逃到魯國後已改姓“夏侯”,而在同時期“竄居江南廬江”的杞簡公子“禹裔”卻不改姓?至杞簡公時,杞國國都應該是在山東境內,故杞被楚滅後,佗就近逃到魯國避難後改姓“夏侯”。而在同時期杞簡公子“禹裔”“竄居江南廬江”。“禹裔”出逃是為了避楚,卻又逃至楚地,此不解一。叔叔佗逃到魯國後改姓“夏侯”,侄兒“禹裔”“竄居江南廬江”卻不改姓,此不解二。

3、公元前445年即公元前5世紀,楚滅杞,離秦始皇統一中國還有224年。這個時期沒有“江南廬江”一說。簡公子居於“江南廬江河干”無從說起。秦統一中國前也沒有“廬江郡”和“廬江縣”之名,禹裔怎麼“竄居江南廬江”?

4、《何氏本紀》載,賁僨是杞簡公子的第七代,簡公子禹裔居於“江南廬江”224年繁衍了7代人,平均32年一代人。古代一般20-25年一代人,32年一代人的情況存疑。

5、大禹是傳說中的中華民族治水英雄,在“禪讓制”中曾榮登天子寶座,如此光彩照人的祖宗和由黃帝派生的姓氏,何等榮耀!因久居“廬江河干”產生了感情,就輕易“捨棄”榮耀千古的祖宗姓氏,理由過於牽強!再者,杞簡公子其後的幾代人都沒有把上祖大禹的姒姓改為“何”,偏偏到了第七代賁僨才“捨棄”上祖“姒”姓,理由也太簡單!

6、重慶涪陵《歷代世譜》編制的“姒改何”世系至157世。第一世為黃帝,第七十一世賁僨改“姒”為“何”,成為何氏得姓始祖。令人不解的是,“姒改何”世系至少有38代76人(我只統計了該世系五十七代)竟與何允世系交叉重複!由大禹而衍脈的“姒改何”,怎麼可能與“韓改何”相同?“韓改何”系源於黃帝長子玄囂一脈,“商、周、春秋戰國、韓”也是這一脈建立的。而“姒改何”,按譜系,源於黃帝次子昌意一脈。自夏之後至秦,“姒何”沒有建立過朝代,沒有君王。其世系竟然有幾十代人與“韓何”同名,的確不可思議。

初步結論:就何氏“得姓始祖”而言,四位被尊奉的“何氏始祖”中,只有一位可能是“第一始祖”,其餘各位世系,或為支系,或為錯接。(何煥強2015年8月30日撰於廣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