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地鐵、公交、綜藝,甚至繁燈閃耀的上海外灘之夜的戶外廣告,總有一個場合你能碰上在線教育的廣告。它們帶著一張張熟悉的明星面孔:孫儷、劉濤、湯唯、賈乃亮、姚明等,向你打招呼。

在經濟下行之際,教育愈發成了一個穩妥的投資標的。不少投資人相信,下一個千億市值獨角獸,極有可能誕生在教育行業。K12,即Kindergarten to 12,在美國指幼兒園到十二年級,在中國一般指小學到高中學段,便成了霸榜的風投熱點。

行業現狀:狠砸廣告,自損八百?

家長提供剛需,資本提供彈藥,在線教育的廣告以鋪天蓋地之勢席捲而來。重金請明星代言,冠名綜藝,幾乎成了標配。高調的如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VIPKID,請劉濤拍宣傳片、承包地鐵線路,在《中餐廳2》中讓趙薇、蘇有朋等眾明星,在節目中反覆安利,還召喚戲外皇阿瑪,儼然《還珠格格》“御用”英語學習機構。

成立四年的vipkid,註冊會員數達到30萬,高調宣稱營收達8億美元,幾乎是25歲的新東方的一半。不過,在淨利潤上,vipkid卻一直遮遮掩掩。

燒了那麼多錢,還沒過好一生的在線教育機構大有人在。比如已上市的51talk,又是賈乃亮、又是《精靈旅社》,但虧損持續擴大,連年虧損達11億。因為天價廣告會吃掉2C導向的在線教育公司的絕大部分利潤,導致獲客成本高昂。而且相比於一對多業務,1v1業務需要公司要付出更多的管理運營支出,再刨去佔大頭的教師工資,利潤所剩無幾。

廣告是蜜糖,上了癮又是砒霜。曾大喊“你離本科就差一個電話”的尚德機構,以無節制投放廣告著稱,公司超過一半的員工為銷售人員,尚德曾被媒體質問,13億營銷,卻僅用0.3億開發產品。

海風教育是行業裡一直比較審慎的一位。海風主攻中小學1v1課外輔導,深耕國內課外輔導市場8年有餘,一直是名低調的玩家。不過海風也是完全有資本高調的。這家帶著復旦人底色的在線輔導機構,目前註冊學員數超500萬,兩年營收增長率超700%,學員續費率高於85%,並於今年7月完成C+輪融資,整個C輪系列融資超過1億美金。

CEO鄭文丞曾表示,相較競爭對手的銷售型驅動,

海風主要重心放在後端教研上,靠產品驅動。這家成立於2010的教輔機構,常年經受精明的上海家長們的檢驗,如果沒有達到學習效果提升的硬指標,也無法在這個教育大市中站穩腳跟。

海風對自己當前發展態勢很滿意,表示自己的現金流狀況、核心運營指標不錯。而在營銷上,海風教育帶著上海式審慎——這座城市長期對互聯網公司燒錢圈地懷有質疑。

海風也直言:大面積的曝光可以搞定讓用戶知道我們,但是解決不了長期的認同問題。

找到衝突:“為什麼孩子不理解我的苦心?”

不過,眼看著從2016年燃起的廣告投放大戰,燒到了2018,愈燒愈烈,一直作壁上觀的海風覺得自己該出手了。

“廣告就是衝突”,是廣告狂人葉茂中的立身名言,衝突埋伏在問題裡。海風教育品牌營銷團隊表示, “我們在啟動這波營銷之前,首先想的是用戶有什麼問題,我們怎麼為用戶解決這些問題。”

經歷過線下、線上教輔的海風認為,孩子學習上的不少問題,依舊折射著家庭關係的問題。父母與孩子的彼此不理解首當其衝,

其癥結在於,中國家庭裡的父母和孩子的交流空間比較稀缺。海風表示,現代社會中,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但由於孩子和家長缺乏對等的溝通場景,加之中國人內斂的性格,讓“溝通”變的困難重重。

海風帶著問題尋找合適的“入局機會”,並直接繞開k12冠名、合作嚴重塞車的各類低齡親子綜藝,而是選擇了與湖南衛視出品的略偏門、略小眾的《少年說》合作。

《少年說》是湖南衛視在2018年6月11日推出的一檔新節目,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宣稱要讓青少年說出自己的肺腑之言。穿著校服的孩子站在“勇氣臺”上,大膽喊出自己的煩惱。

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據海風教育觀察,中國的少年所面臨的大多數問題都是相似的:父母的社交壓力,導致總是拿孩子進行攀比,締造了無數個“別人家的孩子”的噩夢。而陪伴的缺失更加普遍,這裡有時間的問題,比如留守兒童或者父母工作太忙,也有陪伴質量的問題,看似在陪孩子,實際卻在刷朋友圈、刷劇等等,這些問題因為缺乏有效溝通而惡性循環,愈演愈烈。

海風教育看上的,就是這款節目打造的話語空間。比如節目中有00後模仿父母不耐煩的樣子,吐槽“我才是你的親生女兒,手機不是!”而這個現象,與海風觀察到的低質量的陪伴不謀而合。

“其實在節目開播前的兩三個月,我們就和衛視有了初步的接洽。這是一檔立意很好的節目,但同時風險也很大,沒有明星、沒有黃金檔位、沒有歷史數據。”海風的營銷團隊稱,“它能幫用戶解決一些問題,符合我們價值輸出的初心。應試教育的企業還沒有人這樣玩過,我們願意嘗試一下。我們內部討論了大概兩個多星期,最終確定冠名。”

而這檔早期不怎麼被看好的節目,後來在特定的人群裡——父母中火了一把。歸因於父母與青少年之間的千古難題的召喚力,《少年說》視頻片段在微博上播放了上億次,在抖音上獲贊3000w+。

“你以為的教育問題,很可能是家庭溝通問題”

海風教育想利用社交媒體制造一個更對等的交流空間,把問題擺上明面。海風促使兩個在節目被吐槽最多的#別人家的孩子#和#隱形的父母#在微博上被引爆,被父母的忽視、以及被別人家的孩子支配的恐懼洶湧而出。這些長期梗在中國孩子嗓子眼的難言之隱,在轉發討論中,得到了部分釋放。

除了孩子的聲音被更多的聽見,也有明星父母帶頭做出回應,家有兩寶的田亮、葉一茜夫婦就轉發了節目視頻,呼籲給孩子多些陪伴。而一些家長的無奈也呈現在評論區:“我只有兩隻手,要麼搬磚,要麼抱你,我抱你就不能搬磚,可不搬磚就沒辦法養你。”

這個話題顯然是具有社會性的,醞釀出了不小的話語磁場。雖然沒有蓋過同期火熱的世界盃和鎮魂,也衝到了微博熱搜第四。

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海風教育結合《少年說》節目內容打造的話題#隱形的父母#上線後迅速佔據了微博熱搜榜第四名

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海風教育在社交媒體的話題引爆直接帶動了《少年說》的百度指數增長

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海風教育活動同期,少年說微信指數同步激增

當同行爭相舉著明星臉,向中產轟炸:你們的孩子必須請外教,說好英語時,留給家長和孩子交流餘地依然是0。海風則嚐到了製造溝通空間的甜頭,海風在微博打造的火爆話題又反過來推高了《少年說》收視率。

“只讓用戶看電視節目是不夠的,我們要給他們一個發聲渠道,讓他們對有共鳴的話題能夠參與進來,用戶的UGC是最好的內容營銷。” 海風品牌營銷團隊說道。

當然在UGC共鳴空間的營造上,還有另一位高手,就是網易雲音樂。對於絕大多數沒有天生自帶巨型流量池的K12教育品牌而言,燒投資人的錢,用明星+銷售大軍砸出個市場,也能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下,圈一片地。但從情感共鳴入手,讓用戶大呼“懂我”,常常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而真正能攢起口碑的情感營銷,又往往建立尊重用戶,善待用戶,為用戶分憂的前提下。

海風接著把對中國親子情感縫隙的發現和填補,推到了線下。

7月20日告白解壓館在上海核心CBD亮相。

一位商場清潔工,在解壓卡上對女兒寫下“別讓我的工作成為你的負擔”。

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我不想爸爸去參加家長會,同學們都說他是黑社會!”被誤認為是黑社會的花臂大哥有點哭笑不得。

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因為缺少父母陪伴,小男孩說“爺爺才是我的爸爸”。

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三天時間,這方不大的告白解壓展館到訪人次近五萬。而在事後的回訪中,海風發現活動參與者的家庭關係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中國教育機構的廣告最擅長的事,就是給本已壓力山大的中產不斷加大電壓,恨不得花式地把“別輸在起跑線上”用大喇叭喊上三遍,但是人本心是嚮往矛盾解決後的輕鬆愉悅。

發現中國親子教育中的痼疾,提供解決方法,或許更能收穫家長和小孩的親近和認同。

海風這波不套路的營銷,給K12廣告大戰的啟發是,與其通過漫天撒網,製造壓力,讓家長暈眩,不如提供一個紓解壓力的空間。如果說在線教育省去了家長接送小孩上補習班的時間,那麼更多的時間,或許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

中教院:除了把“輸在起跑線上”重複N遍,教育營銷還能怎麼做?

中國同步教育網是最全的在線教育平臺,主要面向全國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生等進行在線學習輔導。並且針對家長和孩子分別開發了不同的學習課程,讓孩子在家長陪伴學習中成長,讓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中得到快樂。整站內容還包括語文閱讀、作文頻道、媽媽課堂、家庭急救、廚房烹飪、親子話題、保健養生、國學智慧、傳統文化、電腦學習、農業知識、企業管理、夕陽學院、藝術教育、商務禮儀、在線考場等20多個版塊,豐富多彩,為孩子和全家提供了一站式學習平臺。

現誠招代理加盟商,歡迎垂詢。400-606-67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