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冼夫人廟的相關簡介是怎樣的?

內容小知識


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冼夫人以南越部族首領的身份“請命於朝,置崖州”,海南島建立崖州,冼夫人在轄治海南期間,平定叛兵匪賊,促進民族團結,移民開發海南,發展經濟文化,成為海南當時俚人(宋朝以後稱“俚”的諧音為“黎”)的民族英雄和精神領袖。

嶺南地區、海南、廣東、廣西、香港都建有冼夫人廟,甚至越南和馬來西亞也發現了冼夫人廟。海南全省有50多個冼廟,數海口新坡鎮的冼太夫人廟規模最大。新坡冼太夫人廟,俗稱“梁沙婆廟”,初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當時是海南島100多個冼廟中規模最大、參拜人數最多的冼廟,由明代進士、湖廣巡撫提督軍門梁雲龍創建。1989年,冼夫人紀念館在冼夫人廟舊址建成並對外開放。紀念館面積283平方米,造型大方,氣勢雄偉。屋頂為重簷式,鋪蓋金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館的正門上分別鑲嵌“巾幗英雄”、“嶺南風流”、“千秋懿範”等大匾額,格外引人注目。大廳正殿上,有冼夫人的彩繪,尺寸與真人相仿,身穿袍套,神采奕奕。其前入置香案、八仙桌和落地香爐,兩側陳列古代八種武器。

冼夫人,名英,高涼郡(今廣東茂名、陽江一帶),出生於今茂名市電白區電城鎮山兜村。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奉為“嶺南聖母”。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一生身歷三朝,順應人民的要求和願望,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冼夫人把梁、陳、隋三朝所贈禮品,分三庫保管,每逢過年過節,她總要取出展示在庭中。並對子孫們說:“汝等宜盡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賜物具存,此忠孝之報也,願汝皆思念之”(《隋書·譙國夫人傳》

相傳冼夫人每到海南一個村落的操軍日後來就演化成為當地的軍坡節。其中以海口新坡鎮的軍坡節最為隆重。據傳冼夫人曾駐兵新坡鎮梁沙村,後來人們在該村立廟紀念,冼夫人在當地又被叫做梁沙婆。清代的時候,冼太夫人廟被移到現在的新坡鎮上。而同樣是紀念冼夫人,澄邁老城鎮石石矍村的習俗就和海口新坡鎮的習俗有很大區別。總的來說都是大同小異,是嶺南百姓對冼夫人的愛戴和尊敬。

   近日,茂名“好心湖”引起了市民和網友的廣泛關注,大家積極議論,各抒己見,十分熱鬧,成為了茂名“網紅”。這就表現這個湖的名字起得好,有意義,代表著一種文化,體現茂名人的情懷,體現茂名人的擔當。“好心”是一種文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優秀的傳統文化,則是精神命脈和堅實的根基,是一個城市軟實力的表現。茂名作為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四大特色文化”當中,最能夠體現茂名人文精神,也最有歷史文化底蘊的當然屬冼夫人文化,而冼夫人文化的精髓,就是冼夫人的一句名言“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這個“好心”不僅是普通意義上的善心,而是愛國之心,愛民之心,社會和諧之心,民族團結之心,是大愛。在茂名有“好心湖”,在化州,則人人爭做“好心人”


化州平定的冼太廟(廣福寺)

題外話:提到冼夫人,就必提到化州,提到化州就繞不開化橘紅。而在化州平定有一座寺廟是記載兩者關係緣源流長,當地官網顯示:化橘紅早在公元423年落戶化州(古石龍);明朝永樂年間1381年,平定廣福寺前的化橘紅被欽定為朝廷貢品.

見識淺薄,歡迎指正、交流!


茶橘行


海口得勝沙冼夫人廟,是紀念在南北朝時期對治理海南有卓越貢獻、為安定團結統一開創大好局面的冼夫人而建.

梁高涼太守馮寶的妻子洗夫人,在梁末和陳、隋兩代的初年,始終擁護中央政府,打擊分裂割據的勢力,是一個深明大義的女政治家。

  梁朝高涼郡的治所在今廣東陽江市西,轄境包括今陽江、陽春、恩平、電白、高州、化州、吳川、茂名等地。洗氏世為當地越族首領,故里在今電白縣或高州縣境,有部落十餘萬家。她在梁武帝大同(535~546年)初年嫁給馮寶為妻。馮氏是漢人。北燕末,馮寶的曾祖馮業航海投南朝宋,從此住在嶺南,一直做地方官。由於地方情形複雜,儘管經過了三世,推行政令,仍舊很感困難。馮寶的父親羅州刺史馮融聽說洗氏有位年輕姑娘能夠治軍打仗,又常勸親族做好事,制止互相攻擊掠奪等,就聘她做了馮寶的妻子。馮洗聯姻後,地方勢力服從,事情就好辦了。夫人令本族成員,要像漢人編戶一樣,遵守政府法令。她常陪同馮寶審訊案件,首領犯法,即使是洗氏親族,她也絕不姑息,一律依法嚴辦,地方秩序因而得到很大的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