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宣布分期兌付的P2P平台都按期兌付了嗎?(附名單)

分期兌付在現階段越演越烈。

監管重壓之下,惡性退出的平臺少了,宣佈良性清盤的平臺卻越來越多,大多數退出的平臺都是以分期兌付的方案進行良性清盤。

為什麼會有分期兌付?分期兌付到底可行嗎?那些宣佈分期兌付的平臺至今仍在按時兌付嗎?

當投資人遇到平臺宣佈分期兌付的方案之後該怎麼辦?怎樣的分期兌付有利於投資人拿回本金?觀察君通過梳理近年來宣佈分期兌付的部分平臺,發現情況並不很樂觀。

那些宣佈分期兌付的P2P平臺都按期兌付了嗎?(附名單)

為何會有分期兌付?

正所謂刀並沒有錯,看它留在什麼樣的人手裡。

分期兌付本是正常現象,如今在整個經濟大環境並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導致中小企業經營愈加艱難,就連現今許多銀行也宣佈推行“無還本續貸”策略,“無還本續貸”就是在借款企業不能按時還款的情況下,讓企業延遲還款。可以想象一下,就算是銀行的“高質量”借款客戶也會出現不能到期還款的情況,何況P2P呢?

平臺涉及到的企業貸出現逾期在所難免,個人也有到期不還款的時候,因此P2P平臺分期兌付實乃正常。

別看當下大部分P2P平臺披露的數據都為0逾期,你相信嗎?本就不正常,當然也有是因為平臺的算法不一樣,有些是逾期90天以上才會披露,有些是逾期30天以上就會披露,但總的來說,逾期其實每個平臺都存在,只是比例有差別而已。

當平臺出現大面積逾期,且無法短時內償還之後,當然只能選擇暫停發標,停止運營,進行全力催收,然後分期兌付給投資人。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大量平臺宣佈分期兌付的原因。

分期兌付的可行性與風險點在哪?

既然分期兌付是正常現象,那它的可行性在哪?風險又有哪些呢?

1、 可行性

首先說它的可行性,平臺出現大面積逾期,代表有許多借款人或企業沒有按期還錢,那麼如果平臺還是在正常運營,正常接受新的借款人的借款,那麼逾期將會越來越多,平臺正常做法是加大火力全力催收。

是車貸資產的按照車貸催收方案進行催收,是供應鏈金融的按供應鏈金融進行催收等,總之一句話,把每期催回的款項還給投資人。

當然不是所有的借款都可以100%的催收回來,於是這時候體現“乾爹”和上線履約險的重要性啦!

如果平臺遇到良心“乾爹”, 催不回來的款項“乾爹”是會補貼一部分的,上線履約險的標的也會得到賠償,但不是所有的平臺,所有平臺的產品都有保險,只是說個別。

所以通過良心平臺認真為投資人催收+良心“乾爹”+部分產品履約險,幾乎可以保證投資人回本,甚至本息。

即使沒有良心“乾爹”及沒有保險,只要平臺是有良心的,都會按期進行兌付,一般情況下投資人都可以保本!

2、 風險點

上面我們說的遇到良心平臺分期兌付都是可行的,那如果不是良心平臺呢?並且真實標也很少呢?風險可就大大增大了。

不是良心平臺,首先它就算出了分期兌付公告,但它不認真催收呢?也沒辦法。如今催收難道越來越大,就算認真催收,能全部催回的可能性不高,特別是監管打擊暴力催收的環境下,類似車貸類的催收將愈加艱難。

其次,平臺動不動就分幾年進行分期兌付,在這幾年的過程中,平臺幫投資人催收,花費了人力、物力、財力但平臺又沒有盈利,那這些成本哪裡來?平臺還願意如期真實兌付嗎?

再次,如果平臺其實本就沒有真實標的,或是真實的借款主體很少,平臺本身存在自融,而且自融的錢已經被平臺花得差不多了怎麼辦呢?平臺哪有錢還給投資人?

最後,平臺前幾期按時兌付給投資了,那能保證後面每期也按時兌付嗎?就算平臺按時兌付了,公佈了已收回款投資人的信息,那怎樣確保這些信息是真實的?

總的來說時間較長的分期兌付存在諸多風險,不是良心平臺+自融+催收難度加大+信息不對稱等都是風險。

這裡就體現了分期時間長短的重要性及信息透明的重要性了,如果能把平臺預期的3年能降到1年,甚至更短,同時在披露的投資人中抽幾人驗真實,那麼分期兌付的成功率將大大提高。

那些宣佈分期兌付的P2P平臺都按期兌付了嗎?(附名單)

部分分期兌付的平臺

如此多的平臺宣佈分期兌付,那歷史上已完成兌付的平臺有哪些?還在兌付期限內並按時兌付的平臺有哪些,宣佈兌付公告又不了了之的平臺多嗎?

因為大部分宣佈分期兌付的平臺分期期限較長,2年或3年以上,所以觀察君在找到如期兌付完成的平臺少之又少,大部分是還在兌付期限內。同時有些宣佈分期兌付的平臺官網已停止運營,其他渠道也很難找到兌付信息,所以這些平臺的信息並不好辨別真偽,於是觀察君只選取了相對可靠的平臺進行歸納總結。

當然,大家也可以在留言處留下你們所知道的平臺。

那些宣佈分期兌付的P2P平臺都按期兌付了嗎?(附名單)

點擊可看大圖

表格中“-”表示平臺未披露或找不到相關信息。

為什麼有些平臺能完成兌付?追其緣由,分期期限較短且待還餘額較少的平臺幾乎能成功完成兌付。

分期期限較長且待還餘額較多的平臺,前面如期進行兌付,後期能完成嗎?不得而知。

近幾月中宣佈分期兌付的平臺不在少數,那它們按時兌付了嗎?比如得寶理財、閤家金融、閤家金融、可溯金融、圖騰貸、愛錢幫、白金貸、聖賢財、沃時代、好車貸等平臺都有投資人反應收到不同額度的回款,但也有投資人表示沒有收到,在加上一些平臺宣佈分期兌付之後又引入第三方清債公司協助,所以真實是否如平臺所說的按期兌付目前還不能辨真偽。

總的來說,分期兌付考驗平臺的催收能力及平臺的道德風險,一般情況下分期期限較長且還款來源不明的平臺很難完成兌付。

那些宣佈分期兌付的P2P平臺都按期兌付了嗎?(附名單)

總結

投資人遇到平臺宣佈分期兌付該如何面對?首先,當平臺宣佈分期兌付良性清盤的公告之後,看公告是否有說明具體的兌付期限、週期、還款方式、來源等細節。

其次,盡最大努力壓低還款期限,有必要成立投資人監督委員會,對平臺的還款進行監督和還款信息進行核實,儘量要求警方、金融辦協助。

當平臺按時還款幾期之後要求投資人私下籤訂協議時,最好不要籤。

我們相信平臺能真正按期進行兌付的同時,也要考慮平臺具體情況,分期時間週期長,回款少之又少,如果不能好好把握,只怕回款遙遙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