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信到微信,我們丟掉了太多的真情實感

從書信到微信,我們丟掉了太多的真情實感

人們常說,當下是個浮躁的社會,缺乏一些沉下來的力量。所以,即使信息時代通訊越來越發達,人們卻感覺越來越寂寞。

節日期間總是千篇一律的祝福信息轟炸,哪怕是最好的朋友發來的,也不能多帶來一點感動……

從書信到微信,我們丟掉了太多的真情實感

還記得《假如愛有天意》電影一開頭,那落滿灰塵的紅木盒子裡珍藏著的一封封信件,風一吹,散落於木地板上的是關於初戀的回憶,因為有了信件的證明,那個人的確存在過;因為有了信件的留存,那段情不曾被忘記過。

從書信到微信,我們丟掉了太多的真情實感

這是一種叫做 “箋短情長,見字如面”的溫暖,你撫摸著他書寫過的筆跡,就能想象出他給你寫信時的樣子。不論時光如何被拉長,只要再次看到這封信,這段情就能立刻在你的腦海裡鮮活起來。

從書信到微信,我們丟掉了太多的真情實感

可如今大家都變成了“心不離手,手不離屏”,雖然交流愈發便利,能帶來的感動卻寥寥無幾。

我們始終以為,包容的城市裡一定包容著很多感人的故事,麻辣鮮香,包子帶湯……但是有一天你發現所有記憶的碎片都組合不成一個結構的完整片段,起始和結局都漠不關心。是的,缺失書信的時代,沒有長情。

從書信到微信,我們丟掉了太多的真情實感

所以,情願回到即便是“好久不見,十分想念”如此白話卻用筆書寫的純真裡啊。

致信父母、孩子、愛人、恩人,便是致信我們生命中實在的真、善、美。沒有時間,就趁著中秋日勻點時間;不善表達,就用筆墨的方式寄情文字。

從書信到微信,我們丟掉了太多的真情實感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中秋將至,我們特別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精緻而特別的中秋禮——“月圓”中秋禮盒!它由精美的景德鎮瓷器,美味的桃山月餅組成。最值得一提的是,特別配有手寫信封1套,以信箋傳情,在這個中秋,讓手寫回歸到生活之中,也讓情感更真實的表達。

這不全是一次復古的文化營銷,更不全是一次充滿幸福小心思的商業活動,在我用鍵盤敲打著這些方塊字時,內心通過指間輸出時光沉澱的情誼,再次反哺心動的人情;而即將從你指間書寫的字符,那是情感的持續和流動。

從書信到微信,我們丟掉了太多的真情實感

從書信到微信,我們丟掉了太多的真情實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