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避免家長羣淪爲「廣告羣」,新學期給老師的6大建議!

干货|避免家长群沦为“广告群”,新学期给老师的6大建议!

干货|避免家长群沦为“广告群”,新学期给老师的6大建议!
干货|避免家长群沦为“广告群”,新学期给老师的6大建议!干货|避免家长群沦为“广告群”,新学期给老师的6大建议!

伴隨著開學進入了最後倒計時,沉寂了近兩個月的家校群們也恢復了往常的活躍。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校群成為了論文廣告,投票推薦的泛濫地。家校群應有的職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弱化影響。如何管理家校群?成為了最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

此文章為老師們奉上六大建議,希望家校群能成為老師們工作的助力。

難於管理的家校群

在學校,微信群已成為班級標配。作為管理員的班主任每天要面對數十甚至上百位家長。以小見大,在家長眼裡,老師就是學校的“代言人”,他們的所有訴求都能通過與老師在線交流得到及時而滿意的答覆。

但管理員說:我們真的做不到。

《人民日報》和《半月談》都曾撰文指出家校群正日漸變味的現象,稱其正遠離老師與家長交流的初衷;也有呼籲聲——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提出“微信群不要變成家長的負擔群”,上海的校長們則請求家長“不要過度關注學校教育,家校責任應各盡其責”。

本該是加強交流、促進家校關係的微信群,為什麼會成為加深雙方誤解的推手?原因之一,是家長與老師對家校群的定義各有所偏。

在一部分家長看來,家校群是向老師/學校表達需求、釋放情緒的地方,某些時候還會成為曝光教育問題的“新聞來源”。而在老師眼中,家校群首先起發佈、傳達作用:

1. 發佈必要的信息,如作業提醒、通知說明等;

2. 分享活動情況,如學校舉辦的最新活動,班集體在其中的表現。

其次才是溝通交流作用。這種交流也更“工作”化,例如老師與家委會成員、全體家長探討某些事情。

干货|避免家长群沦为“广告群”,新学期给老师的6大建议!

家校群的存在本是為了促進家-校交流,攜手護航學生成長

當雙方產生分歧時,如何管理一個家校群?這也許是班主任在新學期迫切希望get的實操內容。在互聯網+時代,還能如何玩轉家校群?

常州北郊小學校長徐青,一位被家長稱為“最會管家校群”的技術咖,分享了自己的“互聯網+管理六法”:

家校群管理六法

1. 用紅包破冰。

新組群第一件事或者開學第一天,班主任在群裡給家長髮個紅包,順便寫句暖心話,比如:“發個紅包,慶祝遇見不同的你!”

人人愛紅包,家長也不外如是。紅包不在大小,而在主動與家長建立一種關聯,家長點開這個紅包時,就默認與你有了聯繫。

另外,當你在群裡有重大或緊急的事要求家長支持時,也可以發個紅包。

2. 給家長寫信,展示誠意獲得信任。

干货|避免家长群沦为“广告群”,新学期给老师的6大建议!

技術再先進,交流中是否有真情實意,才是關鍵所在。

發紅包只是讓大家有了關聯。要讓家長信任你,你就要展示自己對教育的誠意,寫信就是好辦法。

不論是新組的群還是原有的群,在開學之前給家長或孩子寫信,能讓家長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重視,更容易建立信任關係。

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寫系列的信,更能得到家長的信任。今年在新生家長群裡我就寫了5封信。

第一封,整體介紹了學校精神、學校目標和“學校法寶”;

第二封,介紹教育法寶“正面管教”;

第三封,介紹教學法寶“融合學習”;

第四封,介紹課程法寶“互+課程”;

第五封,介紹好家長的評價標準。

五封信一寫,大多數家長都會感覺到你與眾不同,學校也與眾不同,他們會更多地信任你。為什麼?誠意而已!

3. 約定群規則,設定邊界形成規則。

干货|避免家长群沦为“广告群”,新学期给老师的6大建议!

家校群之所以難管,主要是群裡沒有邊界。有的家長談得興起,深夜也會發,不經意就打擾了他人。有的家長還沒有了解事實,就在群裡亂髮負面信息。有的家長還會一扯扯到天邊,發一些與教育無關的信息。

這就需要在組群的幾天內與家長們商量好群規則,商量的過程就突出了群的教育溝通功能。設定好群的邊界,就能生髮規則意識。

比如組群第一天,我會在群公告裡發佈以下兩個信息:

(1)如果群裡信息過多打擾你的休息怎麼辦?答:在右上角“設置”裡打開“群消息免打擾”,不這每天最好花2-3分鐘特別進來看一下有無重要信息,不然有些對孩子發展特別重要的信息就會“溜走”啦!

(2)如果你認為這個群對你特別重要,想一眼就看到怎麼辦?答:在右上角“設置”裡打開“群置頂”。

另外,給群起一下特別的名字也有利於規則的建立。比如:家校教育共同體。一看名字,就知道與家校教育有關。

4. 招聘群助理,自主管理形成常規。

剛開始群的管理,需要你的親力親為,可一旦建立信任關係後,你就可以尋找“代理人”。

在群裡發佈招聘“群助理”,由家長自主報名。比如:

2018新生家長群招募“群助理”

“群助理”要求:

(1)熱心腸,願意為群中家長解決問題。

(2)有能力,有本事為群中家長服務。

(3)有時間,可以關注群內信息,及時反饋。

“群助手”權利:

(1)評選“北郊好家長”有成長加分。

(2)讓校長、教師對您和您的孩子印象深刻。

*試用期一週。

如您覺得符合條件,可以在評論區報名,

先到先得。

你能想像到,家長一定是非常積極的。等報完名,你就可以另組一個助理群,今後你只要關注這個助理群就行了。

而且你會發現助理的管理會更細緻,因為家長與家長天然是平等關係,群裡的交流會更自然和諧、更有生命力。

5. 推動群活動,增強群的生命活力。

大家會發現,教師組織的群經常會慢慢沉寂下來,主要是教師沒有管理群的時間,群中的關係是不平等的,信任關係沒有建立。更重要的是,沒有群活動組織家長動起來。

這時,我就會建議班主任在群裡推薦一些家教書籍或課程,與家長、孩子一起打卡學習。

群的作用在這裡就突顯了出來:只要有一個人開始行動,會有一群人開始行動!群就成為了學習共同體,活力自然就有了。

6. 建立評價體系,形成長效推進機制。

干货|避免家长群沦为“广告群”,新学期给老师的6大建议!

家校管理不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堅持就是最好的態度。

最後需要提醒的一點是,老師對家校群是什麼樣的態度,家長對你就是什麼樣的印象。如果班主任在群裡是較隨意的態度,產生的是松馳的、碎片化的對話,家長很可能就會給班主任打上不專業、不靠譜的標籤。

親切隨和但嚴謹的發言風格,定時而緊湊的發言時間,精煉且褒貶有當的用語,是班主任在管理微信群時的必備法寶!

來源 | 新校長傳媒

作者 | 徐青 大簡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