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做更好的自己

早上從公司門口往公司裡面走,看著一個同事一路走一路看手機,哪怕是上下臺階也不帶抬頭的,想想那條路他應該已經很熟悉了也就不足為奇了,然後在大家都上樓梯的時候,刻意觀察了一下,基本有一半人手拿手機,擋住後面人的路也不會去關注,就那樣沉浸在手機的世界裡。當然我們會說了,這還用觀察,滿大街不都是這樣的,問題就在這裡,我們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卻很少有人想著去改變。

放下手機,做更好的自己

低頭族

我們可以粗略的看一下自己手機裡安裝的各類APP,關於聊天的,關於看新聞的,還有遊戲等等,我們會習慣性的從這個軟件退出來,順手打開另一個,然後時間就在滑動屏幕的時候不知不覺的溜走,我們被外界的信息所淹沒,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工作的時候也是,幹一會兒活都得拿起手機來看一下有沒有消息,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還感覺自己整天都在忙碌,一會不見手機都會感覺到渾身不自在,手機漸漸成為了我們的一個器官一樣。

這樣顯然是不正常的,科技是在發展,人類需要與時俱進,但如果是這樣的進化,我們寧願它來的慢一點,作為成年人,或者說作為父母,我們整天都沉浸在手機或者遊戲的世界裡,那我們的下一代呢,公交車上上來一群小學生,互相探討的是你用的什麼英雄,出的什麼裝備,不知道他們的父母聽到這樣的交流除了生氣會不會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我們不是反對孩子們玩遊戲,但一定要有節制。

放下手機,做更好的自己

遊戲學生

在這樣的氛圍下,我們漸漸失去深度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我們的下一代也慢慢被腐蝕成膚淺的一代,我們與人交流或者自己做決定,最重要的往往是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第一反應,當我們能夠經常給自己時間去學習,在學習中深度思考,執著於一個問題,那麼我們打大腦將更加活躍,當我們只去接受信息,而自身不能產生信息的時候,那我們的大腦是逐漸退化的,會導致我們逐漸在禁錮在自己膚淺的思維裡。想起看過胡適先生的一篇畢業演講,是說給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的,大概意思就是你們即將走向社會,從事各種工作,生活將不會再像學校裡這麼自由灑脫,而思想將在機械化的工作中僵化,要想時刻保持思想的活躍,讓自己多一份生機,那就選一項自己非常感興趣的東西鑽研下去,為其去付出,那麼不求有所突破性的成果,但我們的思維不至於僵化。

放下手機,做更好的自己

思考

我們會說一天工作多累啊,下班還有什麼精力去學習去思考,這就大錯特錯了,我們的大腦不像我們的肌肉,體力勞動會使我們乏累,但是用腦則不然,白天為了工作焦頭爛額,晚上如果讓大腦換一個頻率,去學習思考一些工作之外的東西,不僅不會讓大腦覺得累,還會使它更加活躍,迸發出更多的靈感。

有一個比較科幻的說法,說我們的宇宙中其實有一個巨大的信息庫,信息庫中不同的內容會有不同的頻率樣的東西,如果我們習慣自己去深度的學習思考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大腦頻率會不斷的接近信息庫的頻率,或許有人就有幸能夠打開屬於自己的信息庫,這麼說是有點科幻了,用我們常說的詞就是頓悟。

從今天開始,刻意的讓自己放下手機,減少手機裡面軟件的個數,去看書去學習,去深度思考,去拜訪朋友,去接觸大自然,養成一種看似原始卻能讓生活更加有生機的習慣,去遇見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明天。

晚安諸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