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太多!斯太爾中報果然巨虧,董事長失聯還不是最嚴重的

還記得前段時間公告說80後董事長失聯的斯太爾嗎?沒錯,就是那個7月中旬連續8個漲停的那個斯太爾,8月25日這家公司公佈半年報鉅虧1.44億元,同比扭盈為虧,而8月24日,股價再度大跌超過3%,自此!基本將7月份的8個漲停給跌完了。

問題太多!斯太爾中報果然鉅虧,董事長失聯還不是最嚴重的

事實上,據兩分鐘金融觀察了一下,斯太爾目前面臨的問題,可不是中報鉅虧那麼簡單,用“一地雞毛”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1、這是家老牌上市公司

斯太爾最早是湖北車橋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就在深交所上市,跟很多故事一樣,湖北車橋一開始也是國企,2002年被北京的一家民營房企買斷國企身份,然後次年改為博盈投資,主要做汽配件。不過博盈投資經營可不咋地,公司基本在*ST博盈的邊緣徘徊。​2012年股價跌到3.78元左右,就通過溢價定增15億元,引入英達鋼構成為第一大股東,同時進場的還有5家PE,然後拿出5億元收購空殼公司——武漢梧桐(即後來的子公司江蘇斯太爾)。而此前呢,武漢梧桐3245萬歐爾(當時約合2.86億元人民幣)收購了斯太爾動力(1864年創立於奧地利斯太爾)100%股權。

問題太多!斯太爾中報果然鉅虧,董事長失聯還不是最嚴重的

於是,博盈投資就變成了斯太爾,也從做汽配件的變成柴油發動機的。股價也蹭蹭蹭地往上走,2015年6月最高到26.46元。

2、錢拿不回來的利潤補償協議

前面也說了,武漢梧桐花2.86億元收購了斯太爾動力,博盈投資又花5億元把武漢梧桐給買了。這種溢價收購在當年很常見,箇中有啥玄機這個就不懂了。反正一般都會伴隨著一份“不切實際”的利潤補償協議炒高股價。而當利潤補償協議不能兌現的時候,又往往給上市公司帶來經營上的困擾,斯太爾也是如此。而跟斯太爾籤利潤補償協議的,不是武漢梧桐,而是英達鋼構,按照2015年6月籤的協議,江蘇斯太爾(子公司,即武漢梧桐)2014年-2016年扣非淨利潤不得低於2.3億元、3.4億元、6.1億元,否則英達鋼構就要補償上市公司。

問題太多!斯太爾中報果然鉅虧,董事長失聯還不是最嚴重的

結果呢,江蘇斯太爾那三年實際的扣非淨利潤分別是0.74億元、-0.1億元、1.3億元,跟承諾的差額大概10億元。然後斯太爾就開始向自家公司的實控人——英達鋼構及實控人馮文傑討2016年的4.87億元差額了,結果呢,每次馮文傑都說借錢也會還,但每次都沒還,最後就走訴訟,法院一審也判英達鋼構及馮文傑還錢,不過依然沒下文。

事實上,馮文傑早就把持有的斯太爾股權拿去質押借錢了,因為到期沒還,還被券商告了,目前持有的斯太爾股份基本被凍結。其本人之前也被納入首批嚴重失信人名單。

問題太多!斯太爾中報果然鉅虧,董事長失聯還不是最嚴重的

3、1.3億元理財款也拿不回來

當年環境好有錢的時候,斯太爾還去玩了一把理財,結果把自己給玩進去了,2016年7月,公司買了某信託計劃,按合同滿1年就可以提前終止。然後一年後,公司要拿回本息了,對方給了1040萬元後就沒了消息,目前開庭審理了,還沒判決。

問題太多!斯太爾中報果然鉅虧,董事長失聯還不是最嚴重的

4、公司賬戶及子公司賬戶都被凍結

因為兩個子公司,江蘇斯太爾和常州斯太爾與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的2億元技術許可費的糾紛,導致這兩家子公司賬戶被凍結,然後連鎖反應,公司的資金面也跟著緊張起來,於是欠農行的4500萬元及江南農商行的5800萬元貸款還不上,逾期了,然後又導致更多的賬戶及子公司賬戶被凍結。根據之前的公告,大約1.88億元資金被凍結,相當於全部賬戶餘額的99.76%。

問題太多!斯太爾中報果然鉅虧,董事長失聯還不是最嚴重的

5、前董事長辭職,後董事長失聯

可能是覺得公司坑太多,從去年開始,斯太爾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公告有董監高離職,比如去年12月就有包括獨董、董事、董事長、監事會主席辭職的公告,而今年呢,包括財務總監、證券事務代表、董事、總經理、董事長等辭職。比如7月2日,原董事長高立用以身體健康為由辭職,然後就有了1981年出生的李曉振(英達鋼構監事、副總經理)暫時取代,7月28日,李曉振被推上董事長,然後8月21日,公司公告李曉振失聯了。。

問題太多!斯太爾中報果然鉅虧,董事長失聯還不是最嚴重的

有意思的是,就是這樣一家問題多多的公司,在7月中旬居然出現連續8個漲停,而它所謂的利好呢?無非是當初入場的PE要轉讓股權,以及主營出口為主,受益人民幣貶值。後來呢,公司發佈澄清公告,同時伴隨PE股東要減持的公告,股價又很快跌回了原點。至於是不是拉高配合減持?這個恐怕就要監管層調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