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讓人愛恨交加「圍城」思維

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這是目前電商現狀。

互聯網,讓人愛恨交加“圍城”思維

互聯網概念就如衣著暴露的鮑小姐,譬如大數據。

說實話搞不明白到底究竟什麼才是大數據,大數我知道,數據我也懂,但大數據就糊塗了。我只知道要從海量冗餘的數據裡找到自己需要的並不容易。譬如做電商的,怎麼能找到自己類目中的真實銷量呢?比函數還要難。再譬如商品推薦的算法,無論站內還是站外,為什麼我已經買了杯子還給我推薦杯子?不能推薦點咖啡或者茶葉嗎?數據的確有用,但是不能直接解決問題。很多切實的現象是赤裸裸的暴露在外的,譬如要知道小米究竟賣的火不火,去街上看看多少人在用就知道了。

互聯網,讓人愛恨交加“圍城”思維

都說得不到的酸葡萄,都是甜的。現在,各大電商都卯足了勁向著O2O、移動電商發力了。

O2O其實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但卻一直是顆一般人夠不著的葡萄,它也真真切切的讓人知道這顆葡萄有多甜。

互聯網,讓人愛恨交加“圍城”思維

於是,在某一年,某寶規則又大改,爆款幾近破滅。電商品牌化、品牌電商化是必然。技術流做電商,可以用1個月刷進類目前五,但是技術如同科學,規則一變就老了。我們不禁感嘆,科學家可以越老越值錢,而科學,則恰恰相反,一旦規則改變,或有新技術出來,必將第一個被淘汰。在不久之前,我們發現了一大批App死在了路上,還有一批沒有摺疊起來的就直接刪除了。不能排除一些App做的實在是太爛,包括一些電商平臺的。但是絕大多數UI精美的App還是會在iOS更新時,為了騰空間而被刪除。你再拼命的壓縮也沒有用。因為用戶不討厭你,但是你對於用戶全無用處,要有web沒有的東西才行。你有一個牛逼的用處,哪怕再大也不要緊。用iPhone的移動用戶即要剪卡又要換號,要知道對於一個事業型的成年人,換一個電話號是要下多大的決心。

互聯網,讓人愛恨交加“圍城”思維

所以,只要你若足夠牛逼,用戶原意犧牲。

據說有個女人覺得《圍城》不錯,就要見見錢鍾書,先生說,“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何必要去看看那隻下蛋的母雞呢?”,先生以這句話委婉拒絕了。

互聯網,讓人愛恨交加“圍城”思維

但是現在所謂社會化營銷、粉絲營銷種種,其邏輯剛好是反推過來:你看好一隻“母雞”,忍不住想嚐嚐“他“下的蛋。

淳米科技:小程序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