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第一勢 立正變請手

演練者面向西方成並步立正姿勢。眼看正前方。兩手臂同時向前做上抬狀並在舉至胸前時右手成掌、左手變拳且以其右掌心蓋住左拳面。眼向前方環視一週,即掃視180°之後再複視正前方。(圖1)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

第二勢 請手變懶扎衣

接上勢,右腳向後退一步,跟著左腳同樣退一步,使兩腳形成並步立正狀;與此同時,左手由胸前朝下並經下向後做撩起衣衫狀,而右手則自前向上且經上向後做劈拳狀(拳眼向上,拳輪朝下),直至停留於身體右側後方成平拳勢(高與肩平)。眼向前看。(圖2)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

第三勢 懶扎衣變金雞獨立

接上勢,左腳上前一步並隨之提起右腳使其形成獨立步;與此同時,左手變拳上撩後架於頭頂處(拳眼朝下),而右拳則以拳輪為重點向前輪砸之後再懸立至胸前(拳心朝下,拳眼向內)。面對東方,眼向右看。(圖3)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3

第四勢 金雞獨立變探馬

接上勢,右腳落地並將身體左轉約90°,跟著上左腳向前踏地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右拳向上託打撐擊(拳眼向後,拳面向上),左拳則收於腰際做抱拳狀(拳緣貼身,拳眼向外)。眼看前方。(圖4)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4

第五勢 探馬變拗鞭

接上勢,兩腳原地碾轉,帶動身體向右轉動約180°形成右弓箭步;與此同時,兩手臂划動輪轉左臂向前劈砸(拳眼向上,拳輪朝下)、右臂向後甩挑(拳眼朝下,拳緣向上)。(圖5)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5

第六勢 拗鞭變七星拳

接上勢,右腳後撤一步並將身體向右轉約180°之後再將左腳上前一步成開步勢(左腳在前,右腳在後);與此同時,兩拳分別由兩側向胸前交叉擊砍(左臂壓在右臂之上,拳心皆向上且力達拳緣)。眼看正前方。(圖6)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6

第七勢 七星拳變倒騎龍

接上勢,兩腳分別向前躍步(左腳先右腳後,各行一步)成左弓箭步;同時,兩拳由前向下並經下向前再往後畫圈一週之後沿身體左側平擺拳(右拳置於左肩旁,拳心向內,左拳側平拳置於後方且拳眼向上)。眼看左拳。(圖7)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7

第八勢 倒騎龍變虛餌

接上勢,身腰由先前之左擰變為右轉,跟著抬起右腿以右腳跟發力向正前方做蹬腳(腳後跟向前,腳尖向上)。與此同時,右拳自左側貼身劃繞,即由後向上向前蓋打(拳面向前,拳心向上且力達拳背)。眼看右拳。(圖8)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8

第九勢 虛餌變邱流

接上勢,右腳先在身前落步輕點,之後伴隨著身體左轉約180°,且使上腳邁為右弓箭步,收回右拳置於右脅旁(拳心向內,拳眼向上),而左拳由下向上撩起作沖天炮狀立於頭頂前上方(拳面向上,拳輪向前)。(圖9)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9

第十勢 邱流變下插

接上勢,兩腳向左碾轉約90°成坐馬步(注:也可形成左弓箭步,在臨陣應敵之時靈活運用);與此同時,左拳自上向左劈擊至左側方(拳面向左,拳緣朝下),而右拳則緊跟著打出上勾拳至左側前方(拳面向斜上,拳心斜向內)。眼看左側方。(圖10)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0

第十一勢 下插變埋伏

接上勢,左腳不動,將右腳向左側方移半步後令兩膝彎屈下蹲使之形成右腳在前、左腳在後的屈腿跪蹲步,即左跪步勢(左膝觸地並以左腳之腳前掌點地、腳後跟抬起);與此同時,左拳上架至頭頂上方(拳眼朝下,拳緣向下),而右拳則自下而上地畫圈一週後,向右側後方撩擊(拳眼向上,拳面向右後方)。眼看右拳。(圖11)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1

第十二勢 埋伏變拋架

接上勢,身體起立並將左腳向前出一步形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左拳在胸前畫一個小圈之後藏於右腋下,而右拳則由右向上再經上朝下再向右側後方畫圈一週撩擊擁拳(拳眼向上,拳面向右側方)。眼看左側方。(圖12)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2

第十三勢 拋架變墊肘

接上勢,右腳上前邁出一步形成右弓箭步;與此同時,右拳自後經上並由上向前劈砸(拳眼向上,拳緣朝下併力達於此)。(圖13)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3

第十四勢 墊肘變撤步

接上勢,右腳先向左腿後做插步,跟著將身體向左轉動約180°之後,邁左腳覆上一步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左拳回抽並藏在後背處(拳眼向上,拳背貼靠背部),右拳自上而下向前擊砸與挑打(拳眼向上,拳緣朝下且力達於此)。(圖14)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4

第十五勢 撤步變擒拿

接上勢,身體右轉約120°,兩腿形成右弓箭步;與此同時,右拳自下向後並經後向前挑打劈砸(拳眼斜向上,拳緣斜朝下併力達於此),左拳伴隨著做輔助性的相同動作。眼看前方。(圖15)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5

第十六勢 擒拿變中四平

接上勢,左腳先上一步而後右腳跟進成坐馬步;與此同時,雙拳自下向前上勾擊打(拳面均向上,力達於此)。眼看前方。(圖16)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6

第十七勢 中四平變伏虎

接上勢,左膝下跪,以其膝關節觸地使之形成左跪步勢(左腳腳前掌觸地,腳後跟抬起);與此同時,擰腰向左並助之右拳上架頭頂上方,左拳劈砸左側後方。眼看左拳。(圖17)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7

第十八勢 伏虎變高四平

接上勢,兩腳起立並將身體略向右轉,跟著左腳向前進一步形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兩拳掄動,左拳向前挑擊(拳眼向上併力達於此),右拳向後劈砸(拳緣朝下且力達於此)。眼看前方。(圖18)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8

第十九勢 高四平變倒插

接上勢,身體向右轉約100°並碾轉兩腳成右弓箭步;與此同時,右肘內屈,並以其肘尖為力點向右側方做橫擊肘。眼看右側前方。(圖19)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19

第二十勢 倒插變井攔

接上勢,兩腳向左碾轉約180°(身體同樣伴隨左轉)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左拳向上挑起勾擊、右拳則伴隨著右臂及肘部向前衝撞(力達整條手臂)。眼看前方。(圖20)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0

第二十一勢 井攔變鬼蹴

接上勢,先將左腳後撤一步並伴隨身體左轉約180°,跟著左膝彎曲且以左腿全蹲沉地,然後右腿助其右腳以腳後跟為力點沿地面向右側前方跪蹬而出;與此同時,右掌前推(力達掌心),左拳後掃(拳眼向上)。眼看右側前方。(圖21)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1

第二十二勢 鬼蹴變指襠

接上勢,身體起立,左腳上前一步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收右掌變拳回抽於右側腰際,左拳化掌向前下方切擊(掌緣斜朝下併力達於此)。眼看左掌。(圖22)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2

第二十三勢 指襠變獸頭

接上勢,右腳向前邁一步成右弓箭步;此與同時,左掌變拳反撩至身後(拳緣向上且力達於此),右拳由後向前劈砸且覆成上勾拳置於面部前方(拳心向內,拳面向上)。眼看正前方。(圖23)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3

第二十四勢 獸頭變神拳

接上勢,提右腳向前躍出並伴隨左腳前跨一步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右拳自後向前磕擊(拳背朝下且力達於此),左拳則擊打正前方(拳眼朝下即為反擊勢)。眼看左拳。(圖24)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4

第二十五勢 神拳變一條鞭

接上勢,兩腳向右碾轉約30°並伴之身體向右側偏;與此同時,右拳向右側後方橫掃擱擊(拳眼向上且力達拳背),左拳收於胸腹前護體(拳心向內)。眼看右拳。(圖25)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5

第二十六勢 一條鞭變雀地

接上勢,身體略向左轉並將左腿下蹲屈膝坐地,而右腿則向前方平鋪伸出且貼近地面但不觸地(右腳尖向上勾起);此起同時,右拳向前下方衝出(拳面向前,拳眼向上),左拳向身後劈砍(掌緣斜朝下併力達於此)。眼看右側前方。(圖26)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6

第二十七勢 省地龍變朝陽手

接上勢,身體立起並上左腳與右腳靠攏成立正姿式;與此同時,左掌上撐舉過頭頂(其掌心向上),右拳畫弧收於左腋下(拳眼向上,拳心向內)。眼看前方。(圖27)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7

第二十八勢 朝陽手變雁翅

接上勢,右腳上步並將兩腳碾轉向左約,45°且身體同樣偏向左方成坐馬步;與此同時,右拳砸向前下方(拳面斜朝下且力達於此),左掌則變拳自上向下劈砸至前方(拳緣朝下併力達於此)。眼看前方。(圖28)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8

第二十九勢 雁翅變跨虎

接上勢,左腳先向右腿後側插步,跟著將右腳再上一步,然後兩腳向右碾轉並伴隨身體偏向右側;與此同時,左拳向頭頂上方架起(其拳面向上),右拳則以拳緣為重點向身後右側方反撩(拳緣向上且力達於此)。眼看右側方。(圖29)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29

第三十勢 跨虎變拗鸞勢

接上勢,身體向右轉約180°,右腳上前一步且復進左腳一步使之形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右臂向前撞擊(肘尖向前,力達手臂),左拳向前上方鉤擊(拳面向上,拳眼向內)。眼看正前方。(圖30)。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30

第三十一勢 拗鸞肘變當頭炮

接上勢,左腳後撤一步並伴隨身體向左轉約180°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左拳上架至頭頂(拳眼朝下),右拳向正前方衝擊(拳面向前)。眼看前方。(圖31)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31

第三十二勢 當頭炮變順鸞肘

接上勢,兩腳向右碾轉約90°並伴隨兩腿下沉半蹲成坐馬步;與此同時,右肘向前倒衝撞擊,左拳輔佐做上鉤拳擊向前方。眼向左拳垂視。(圖32)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32

第三十三勢 順鸞肘變旗鼓勢收架

接上勢,右腳向左腿前方進一步為右蓋步,左腳覆上一步並伴隨其身體左轉約90°成左弓箭步;與此同時,左拳自上向前下方掄砍下劈(拳緣向前,力達於此),右拳做下擂重壓狀擱至胸前(拳面向前)。眼看正前方。(圖33)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33

接上勢,兩腳向左碾轉約90°並伴隨身體偏向左側,跟著邁左腳向右腳內側靠攏成立正姿式;與此同時,兩拳變掌分別下垂且貼靠至左、右大腿外側。眼看正前方收架。(圖34)

太祖長拳三十三勢圖文教學

圖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