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文化:國醫大師的叩拜養生法

藏醫泰斗,盛譽天下。每逢出診日,青海省藏醫院首席專家、國醫大師尼瑪的專家門診前總是排起長隊,很多省外患者都慕名而來。雖已85歲高齡,尼瑪仍滿面紅光、目光如炬、思路清晰。

養生文化:國醫大師的叩拜養生法

尼瑪,男,藏族,1933年12月生,青海共和人,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青海省藏醫院名譽院長、藏醫首席專家。從事中藏醫藥工作60餘載,第二、三、四、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尼瑪,在藏語裡是對太陽的尊稱,象徵著光芒與希望。

7歲出家,他心中種下菩提,一生以渡人利眾為己任。

21歲行醫,他許下誓言,竭盡所能為病人服務。

50歲,他創辦青海省藏醫院,擎起青海地區藏醫藥發展大旗。

85歲,他仍然堅持診病、講學、採藥製藥、做科研,只為讓藏醫藥這一古老醫學更好地守護這片雪域子民。

國醫大師、青海省藏醫院名譽院長、藏醫首席專家尼瑪,無疑是最溫暖的陽光,照進這片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心中。

養生文化:國醫大師的叩拜養生法

雖已85歲高齡,尼瑪卻沒有關節、血管等方面的毛病。他說,這得益於藏族特有的虔誠的拜佛儀式。尼瑪每日在家中都會原地叩拜百次,雖然叩拜行為是出於宗教信仰,但他從醫學角度來分析,這套動作對人體健康也大有裨益。

尼瑪說,老年朋友隨年齡增長,身體素質下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對人體各部位的活動鍛鍊。現代人慣於久坐少行,這極易造成頸部僵硬、四肢血脈不暢,使身體機能下降,從而引發疾病。對於常居室內、很少外出者,他認為將叩拜動作當成鍛鍊方法能起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1

調理內臟

減小心臟負擔:叩拜時人的身體基本是平行的,這樣心臟只要平行泵血就行了,而平行泵血對心臟來說壓力就小多了,這樣即鍛鍊了身體又最大地減輕了心臟的負擔。所有的直立式運動都會加重心臟的負擔,很多運動員都會得心臟病,心臟壓力過大是其中原因之一,因為心臟跳動的次數是有限的。

養生文化:國醫大師的叩拜養生法

叩拜的過程中要反覆彎腰收腹再伸展,無形之中,對內臟起到了很好地按摩作用。在五體投地時,身體輕微地和地面接觸產生震動,即不損害內臟又起到了按摩作用,增強了內臟功能,其它的運動沒有這個功效。

增強肺功能:現在大多數人是胸式呼吸,而在叩拜的過程中又會自然變成腹式呼吸,這樣增強了肺臟的功能,加大了吸氧量。

健腰補腎:整個大叩拜動作使腰部得到了充分地運動鍛鍊,但它因為有雙手地支撐作保護,所以不象其他運動如仰臥起坐會使腰部太受力易受到損害,腰部得到了充分鍛鍊就能補腎。

2

打通經絡

叩拜時,全身的氣血都往前衝,又收回來,像海浪衝刷沙灘一樣,反覆進行沖刷次數多了容易打通全身的經絡。此外,雙手掌和地面發生摩擦,產生熱量,很容易打通手掌上的六條經絡,三條陰經,三條陽經。

3

有益關節

頸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蓋痛這些關節病幾乎是現代人的通病。而叩拜活動了全身八大系統,在叩拜的過程當中,全身的各個系統都要進行運動。

養生文化:國醫大師的叩拜養生法

如骨骼系統,206塊骨頭每一塊都要動,一次可以同時活動人的全身關節,包括脊柱的所有關節、頸關節,肩關節,腰關節,膝關節,踝關節,手指關節,腳趾關節,而且它這個活動是呈半圓形的,受力非常均勻,而且全面,柔和,使關節即得到了活動又不會太受力損害身體,對現在的很多病如有很好的療效,而其他所有的運動都做不到一次活動這麼多關節。

具體方法如下:

1、兩足並立,正身合掌,雙手伸直,由兩側慢畫圓圈上舉到頭頂合十,雙臂內側貼於耳部,達到伸筋拔骨、拉長四肢,使肌肉有力、筋有彈性,骨質強壯的目標;

2、雙手向兩側前方攤開,掌心向上,俯首,身體下跪前僕,腰、膝、腿這些彎曲動作,能刺激丹田部位,收減腹部肚腩,治癒因氣鬱引起的心慌、煩躁等症狀;

養生文化:國醫大師的叩拜養生法

3、接著兩肘著地,兩掌舒張伸過額頭,頭頂著地,雙臂內側儘量貼近耳部,這個動作可拉動肩關節,對肩周炎的康復有顯著療效;

4、離地起身,尾骨帶動臀部撅起,身體前部離地返回跪姿,再站立回到預備姿勢,以上動作重複100次,可拉伸背部肌肉,使整個脊椎得到鍛鍊,有效緩解脊椎相關疾病。

養生文化:國醫大師的叩拜養生法

喝好茶,保好肝

除了每天叩首100下,尼瑪還分享了三個藏藥茶飲方,針對於老年朋友常見的高血脂、高尿酸、肝功能異常等有很好的調理功效。

紅花綠葉茶:取綠茶10克、藏紅花5克,泡水晨飲,連喝半個月,對尿酸高有一定調理效果。

紅花茵陳茶:取藏紅花、決明子、藏茵陳各5克,泡水,中午及晚上各飲用一次,連喝7~15日,對慢性肝炎患者有一定幫助。

茵陳枸杞茶:取紅景天3克、藏茵陳1克、枸杞5克,泡水日常飲用,對於缺氧、肥胖、血脂高的老年朋友,能起到強身健體、調整呼吸的效果。

來源:快樂老人報《高原名醫把叩拜動作當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