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網掩碼 與 網關(路由器)

子網掩碼有數百種,這裡只介紹最常用的兩種子網掩碼,它們分別是“255.255.255.0”和“255.255.0.0”。

1.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的網絡:最後面一個數字可以在0~255範圍內任意變化,因此可以提供256個IP地址。但是實際可用的IP地址數量是256-2,即254個,因為主機號不能全是“0”或全是“1”。

2.子網掩碼是“255.255.0.0”的網絡:後面兩個數字可以在0~255範圍內任意變化,可以提供2552個IP地址。但是實際可用的IP地址數量是2552-2,即65023個。

IP地址的子網掩碼設置不是任意的。如果將子網掩碼設置過大,也就是說子網範圍擴大,那麼,根據子網尋徑規則,很可能發往和本地機不在同一子網內的目的機的數據,會因為錯誤的判斷而認為目的機是在同一子網內,那麼,數據包將在本子網內循環,直到超時並拋棄,使數據不能正確到達目的機,導致網絡傳輸錯誤;如果將子網掩碼設置得過小,那麼就會將本來屬於同一子網內的機器之間的通信當做是跨子網傳輸,數據包都交給缺省網關處理,這樣勢必增加缺省網關的負擔,造成網絡效率下降。因此,子網掩碼應該根據網絡的規模進行設置。

如果一個網絡的規模不超過254臺電腦,採用“255.255.255.0”作為子網掩碼就可以了,現在大多數局域網都不會超過這個數字,因此“255.255.255.0”是最常用的IP地址子網掩碼;筆者見到的最大規模的中小學校園網具有1500多臺電腦,這種規模的局域網可以使用“255.255.0.0”。

默認子網掩碼

網關(Gateway)就是一個網絡連接到另一個網絡的“關口”。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網關也有很多種。TCP/IP協議裡的網關是最常用的,在這裡我們所講的“網關”均指TCP/IP協議下的網關。那麼網關到底是什麼呢?網關實質上是一個網絡通向其他網絡的IP地址。比如有網絡A和網絡B,網絡A的IP地址範圍為“192.168.1.1~192. 168.1.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絡B的IP地址範圍為“192.168.2.1~192.168.2.254”,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兩個網絡之間是不能進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兩個網絡連接在同一臺交換機(或集線器)上,TCP/IP協議也會根據子網掩碼(255.255.255.0)判定兩個網絡中的主機處在不同的網絡裡。而要實現這兩個網絡之間的通信,則必須通過網關。如果網絡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本地網絡中,就把數據包轉發給它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絡B的網關,網絡B的網關再轉發給網絡B的某個主機。網絡B向網絡A轉發數據包的過程也是如此。所以說,只有設置好網關的IP地址,TCP/IP協議才能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相互通信。那麼這個IP地址是哪臺機器的IP地址呢?網關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的IP地址,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有路由器、啟用了路由協議的服務器(實質上相當於一臺路由器)、代理服務器(也相當於一臺路由器)。什麼是默認網關?如果搞清了什麼是網關,默認網關也就好理解了。就好像一個房間可以有多扇門一樣,一臺主機可以有多個網關。默認網關的意思是一臺主機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網關,就把數據包發給默認指定的網關,由這個網關來處理數據包。現在主機使用的網關,一般指的是默認網關。 如何設置默認網關 一臺電腦的默認網關是不可以隨隨便便指定的,必須正確地指定,否則一臺電腦就會將數據包發給不是網關的電腦,從而無法與其他網絡的電腦通信。默認網關的設定有手動設置和自動設置兩種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