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縣鹽店胡同

我的家鄉是位於豫東的一座古老的縣城-杞縣, 毗鄰東京開封,歷史悠久。在這片地處黃河南岸中州大平原的土地上,發生過許多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事件,也湧現出了數不清的風雲人物和逸聞遺史,至今令人津津樂道引以為豪。

我的童年時光是在縣城度過成長的,我家的老宅,在城中心的一條衚衕裡。我的印象中,縣城裡以衚衕命名的街巷並不多,大概有“鹽店衚衕”、“褲襠衚衕”、“韓家衚衕”等幾個。衚衕,也叫“里弄(lòng)”“巷弄”“巷”,名詞解釋裡是這樣定義的:它是城鎮或鄉村中位於主要街道之間的、比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區的內部,是溝通當地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北京逛過很多衚衕,也曾經幾次到訪過位於北京史家衚衕的“衚衕博物館”,那裡是中國唯一的一個介紹有關衚衕文化的博物館,也是在那裡,我才第一次詳細瞭解到,“衚衕”這個伴隨著自己成長了幾十年且耳熟能詳的詞彙,大約是源自於蒙古語而來。元朝的時候,人們稱呼街巷為衚衕,自此衚衕便成了我國北方市井街巷的通稱。在有據可考的文獻裡,“衚衕” 二字最早出現在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作品《單刀會》裡,其中的第三折有這樣的一句話:“你孩兒到那江東,旱路里擺著馬軍,水路里擺著戰船,直殺一個血衚衕。

這就是衚衕。

我家就在“鹽店衚衕”。剛剛過去的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條南北向、長約百餘米的小巷子,還曾經有過一個“與時俱進”的名字~“立新街”,估計現在的人們大多已經淡忘了這個使用過近十年的通信地址了,80後及年齡更小的孩子們自是極少有印象的。鹽店衚衕的名字在民國時期以致更早就有了,至於為何名叫“鹽店衚衕”,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與鹽有關。過去,鹽巴屬於官家專控商品物資,主要產於沿海地區,有專門的渠道流通交易,是官府稅賦的主要來源之一,在內地,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鹽巴就成了緊俏商品。老百姓日子過得苦,於是乎想出了應對的土辦法:“熬硝製鹽”,這是一個現在已經消失了的老行當,“鹽店衚衕”的稱呼便與此有關。那就順便說道說道這個來源吧。 我記得小時候上早自習,每天都會看到早早出來”刮削“的人,他們揹著筐拿著簸箕,在老房子、老磚牆的牆根刮土,主要是將老磚上日久形成的一種白色晶體,把它們刮下來後就是硝土,鹽鹼地上泛白的也是這種東西。經過加工熬製出硝和鹽,熬硝土剩下的水叫做滷水,可以用來製作豆腐或者肥料。我們衚衕裡有幾戶人家就以從事這個行當為生。住在我家隔壁南老集街的也有幾戶人,經常在我們院牆外偷偷刮硝,每當遇到,我們會提醒他們不要再刮牆了,年久的老磚已經斑駁疏鬆經受不起。他們會知趣離開,但此後仍然會趁著無人的時候反覆的捲土重來。不說這些了,當時的那個年代,每個家庭的生活都不容易,日子過的都比較緊吧艱辛,如今這困苦的一頁已經翻過去,都成為老黃曆了。

鹽店衚衕位置很好,在縣城的中心區域,衚衕的北頭,正對著城隍廟市場商業區的南門,穿過東西向的金城大道就可以進入縣城這個最早的商場裡了。城隍廟的名字還在,只是沒有了城隍諸神,沒有了廟宇神壇,早已斷絕了香火,鹽店衚衕的人們也漸漸遺忘了它輝煌的過去,只有上了年紀的老輩兒人偶爾還會在給人介紹自家地址時說“俺家在城隍廟前門兒的鹽店衚衕兒”,順便攀附一下城隍老爺的府邸威名。這是閒話。

過去的鹽店衚衕,是一個單面的小街,就好像是一把梳子的造型:所有的居民住戶,都位於街的東邊一側,十幾條更加窄小的深巷自北而南排列,且都是東西向的死衚衕,與緊鄰的“南老集街”居民隔牆相望雞犬相聞。每一條小衚衕都好像是鹽店衚衕的毛細血管,所有的脈絡把各個家庭串在了一起。鹽店衚衕街道的西側是一堵貫穿南北的牆壁,就好像是這把梳子的弓背兒,北部是“地方國營廣播器材廠”生產車間的後牆,南部是菸酒公司倉庫的後牆。所以,我們的衚衕,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衚衕。衚衕裡的孩子是有樂趣的。廣播器材廠的後牆牆角留有幾處排汙口,紅色的工業廢水如血一樣流淌出來,落入下水道,最終流向離我們衚衕不遠,東南方向的一個大水潭,叫做“鹼水坑”的地方。那時候地方的工業還很薄弱,溫飽問題是頭等大事,人們沒有環保意識。我們衚衕裡的小孩子都愛在這些排汙口處玩耍嬉戲,在鐵紅色的水裡經常會摸到隨廢水排出來的一些殘缺的磁鐵,洗乾淨了拿著把玩兒、自得其樂。家裡的長輩不想讓孩子泡在髒水裡玩,會在夜晚嚇唬更小的孩子說,那出水嘴兒裡流出來的是血,夜裡有喝血的巫婆在那要抓不聽話的小孩呢!於是我們每到夜晚都沒了膽子外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