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古往今來的土特產

安康除了產量佔全省80%的茶葉、佔全省85%的蠶繭、古全國20%的生漆外,還有桐油、黑木耳、五倍子、苧麻等。

安康古往今來的土特產

安康還是全國桐油主要產地之一,早在唐代安康就已開始種植油桐。著名的“漢口桐油”其原料多來自安康。安康桐油清亮透明,色澤淡黃,酸分低,純度高,品質優良,暢銷全國並出口。抗日戰爭前最高年產桐油6415噸。1990年收購桐籽1.2萬噸。近幾年年產桐油在3500噸左右,尚未恢復到抗日戰爭前的最高水平。

安康古往今來的土特產

安康地區是陝西省黑木耳的集中產區之一,產量約佔全省三分之一。抗日戰爭前,安康地區常年產350-450噸,最高達500噸。1949年跌至25噸。1990年產木耳、香菇共1000噸,估計木耳已恢復到抗日戰爭前的生產水平。

核桃,是安康主產千果之一,1980年產量為1900噸。柑橘,在省內產量僅次於漢中,宋代便有栽培記載。當金兵進攻漢中時,吳玠曾用石泉產的黃柑誘敵至石泉饒豐(峰)聚而殲之,詩日:“遺以黃柑子,金人頓挫鋒,千秋吳統制,戰績著饒豐。”1990年全地區產柑橘1274噸。

安康古往今來的土特產

五倍子,產量居全國全省第一。抗日戰爭前常年產量為850-1000噸。50年代年產500噸左右,逐年下跌,1980年僅35噸。

安康古往今來的土特產

苧麻,產量佔全省90%。50年代收購量曾達500噸左右。其中平利“貴字麻”、紫陽“高橋麻”享譽國際市場,譽為“金絲銀麻”。1980年僅收購了100噸左右。

安康古往今來的土特產

還有菸葉、龍鬚草、栓皮等等。

茶葉、蠶繭、漆麻耳倍和數種中藥材源源不絕地運下山,於是引來了八幫商會,於是漢江成了黃金水道,於是出了一批小集鎮如長藤結瓜,於是安康在清末成了全國聞名的四大商品集散地之............

安康古往今來的土特產

好處不言而喻:經濟大繁榮,文化大交流,五方雜處風俗大芸萃,秦楚融合,人種優化,南腔北調……使安康無論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更具南北過渡的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