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元兇抓到了!科學家:都是蛤蜊放屁太臭

海平面上漲,地球逐漸變暖,到底是什麼東西改變了氣候?許多大氣學家都把源頭指向二氧化碳太多,減碳說已成了國際討論的共識。但事實上溫室氣體不只二氧化碳,甲烷的變暖潛能是二氧化碳的28倍以上,學界從二氧化碳的排放轉向了研究甲烷,首先人們指向了畜牧業乳牛,認為乳牛放出的屁(甲烷)太濃了!

近期學者卻發現奶牛不過是小Case,海底還有一群更恐怖的禍首"蛤蜊",光是波羅的海地區的甲烷排放量,就相當於20000頭乳牛排放出來的排放量,因此他們認為蛤蠣可能是溫室效應中很大的原因之一。

溫室效應元兇抓到了!科學家:都是蛤蜊放屁太臭

聽到這可能許多人都會有疑問,到底關海鮮什麼事?以前有蛤蠣怎麼就沒有溫室效應?

專家就為此對波羅的海海底的蛤蠣沉積物進行同位素定位追蹤,結果發現,含有蛤蠣的部分,甲烷含量平均來說,是海底其他沉積物的8倍之多。他們推測是人們開始大規模飼養牡蠣、蛤蠣的原因,當人們有食物上的需求,養殖池比在大海旁邊捕撈的品質更好掌控,更可徹底避免吸收到人類從河流排放的奇怪化學物質,因此當人類數量暴增,全球蛤蠣的數量只會越來越高。

溫室效應元兇抓到了!科學家:都是蛤蜊放屁太臭

研究作者就為此警告,如今進行這種貝類養殖行為要好好思考,會對溫室排放造成什麼影響:

"真正令人擔憂的是,波羅的海只佔了全球海洋的0.1%,這意味著全世界海底潛藏著更多這些看似無害的貝類,正在向大氣排放大量溫室氣體,而我們全然不知,這還不包含人類在陸地上飼養的養殖貝類。"Ernest Chi Fru博士如此說著。像是乳牛的體內機制一樣,蛤蠣體內腸道的微生物分解也會釋放出甲烷到大氣,只是被人們忽視了。

溫室效應元兇抓到了!科學家:都是蛤蜊放屁太臭

"在海中這種小而多的貝類,可能整體在生態環境上,扮演著調節海洋溫室氣體的重大功用,只是我們人類太自大,不自覺破壞了這個平衡。"斯德哥爾摩大學的Stefano Bonaglia博士最後這麼說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