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貴爲一國之君,不思治國,卻沉溺書法,還通過書法傳位於他人

俗話說千年可嘆王朝更替,萬年可見斗轉星移,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王朝不知更替了多少代,國君也不知換了多少人。作為一國之君,必然要心懷天下,愛民如子,百姓如同水,而皇帝就如同在水上漂浮的舟,正如《後漢書·皇甫規傳》中提到的,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可知也。唐太宗李世民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他愛民如子,開創了貞觀之治,為大唐的全面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人貴為一國之君,不思治國,卻沉溺書法,還通過書法傳位於他人

但是,歷史上的皇帝眾多,卻並非都可以達到像李世民一樣的高的治國境界,比如宋徽宗趙佶,他的一生作為皇帝就是比較失敗的。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體恤民情,只知道吟詩作畫,尤其在書法方面造詣頗高,所以有的人就說宋徽宗不應該作為一個政治家,他應該是一名藝術家。因為宋徽宗本身不擅長處理政務,所以他在位期間,朝廷內外也都是怨聲載道,比如在水滸傳中,眾多的好漢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是什麼?很多都是逼良為娼,官府之人對百姓的死活不管不問,官匪勾結,不斷的壓榨百姓,結果官府成了有理說不通的地方。

此人貴為一國之君,不思治國,卻沉溺書法,還通過書法傳位於他人

百姓們一旦受到他人欺負卻無處講理,最終他們只能選擇背叛朝廷,這種為官之人不為民做主的現象,其實就是宋徽宗一手造成的。由此可見,這宋徽宗確實很不適合做皇帝。

雖然,宋徽宗在政績上沒有突出的表現,可是在藝術上卻有著很高的造詣,所以他每天不愛看那些大臣們上報的奏摺,而是青睞那些花花草草,結果那些想要討好皇上的人就在民間不斷搜刮奇花異草,導致百姓怨聲載道,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民心散亂,可見宋徽宗的江山也已經朝不保夕。

此人貴為一國之君,不思治國,卻沉溺書法,還通過書法傳位於他人

後來,大宋國內變得越來越混亂,外部又同時遭受少數民族的侵犯,國家動盪不安,即使到了這個時候,宋徽宗依然不緊不慢,似乎國家的存亡與他沒有關係,他依然沉溺於書法。可見,宋徽宗著實昏庸無能,後來大金攻打進來,宋徽宗成為了階下囚,此時的他竟然在牢獄中還欣賞起書法來。

此人貴為一國之君,不思治國,卻沉溺書法,還通過書法傳位於他人

不過,宋徽宗對自己的江山繼承者還是有安排的,在牢獄中,他用書法寫了九個字,傳遞給了自己的皇嫂孟皇后,這九個字是:趙氏注孟子相度吩咐。表達的意思就是後續繼承皇位之人,由皇嫂決定。後來,孟皇后隨後找到了趙構,希望在他的治理下,宋朝可以繼續延續下去,可誰知此人也沉迷於書法,並沒有比宋徽宗強到哪兒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