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給員工每人一套房?「格力電器」校招探祕

最近,老牌家電企業格力電器開啟了校園招聘。格力電器為人所熟知,他們家的空調做得好算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江湖人稱“董小姐”的格力掌門人董明珠,屢屢爆出驚人之語,也多次把這家公司推向風口浪尖。

今年五月,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放言:“只要是格力人,我保證,一人一套房。”而這幾天,有消息稱,這個每人發一套房的承諾,所言非虛。項目位於格力總部珠海,目前已經開始動工。總共住宅3180戶,預計2021年交付。

在“房價猛於虎”的今天,格力與董小姐的做法著實吸引眼球。那麼,今天,“青青灣求職”青青君就來跟大家聊聊格力電器以及他們家的校園招聘。

董小姐的格力電器

可能很多同學都不是很清楚,美的電器和格力電器的很大區別在於,前者是純正的民營企業,而後者本質上是一家國企。

格力從創辦之初就是一家集體企業,而它的上級,是一家帶有強烈行政特色的國有企業集團:珠海特區經濟工業發展總公司。

隨著格力空調的壯大,珠海特區經濟工業發展總公司重組,更名為格力集團,凌駕于格力電器之上,擁有格力的品牌、重大決策及人事豁免權。

在這種情況下,江湖人稱“董小姐”的現任格力掌門人董明珠,就顯得格外不容易了。雖然名義為董事長,實則還是有諸多限制,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不是普通人能夠駕馭的。

但現在回過頭來,彷彿董小姐做得還不賴。

董小姐從最基層的銷售業務員做起,建功立業的第一步,就是不依不饒連續40天追討前任留給她的任務——追討42萬元欠款。這個女人堵辦公室、追洗浴中心、堵家門口,軟硬兼施,最後逼得經銷商同意還錢。

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銷售額突破1600萬元,佔整個公司的1/8。隨後,被調往幾乎沒有一絲市場裂縫的南京,並簽下了一張200萬元的空調單子,一年內,個人銷售額上躥至3650萬元。

從這些往事都可以看出,董小姐的強勢和雷厲風行。她甚至還曾公開宣稱,“我永遠都是對的”。坊間甚至戲言,董小姐走過的路,寸草不生。

當然,要“青青灣求職”青青君來說,她給格力帶來的,是實打實的快速發展。

2010年至2017年,公司淨利潤節節攀升分別為42.8億、52.4億、73.8億、109億、125億、155億、224億,淨利潤增長率,強勁時更是高達44.5%。

這根本就不像一個大公司的增速速度,更像一個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的初創公司,一直在野蠻生長。

不過,如果你要問“青青灣求職”青青君,董小姐治理下的格力電器,有哪些地方讓人感到頗有微詞?

我認為,現在的格力,董小姐的威望頗高。但物極必反,容易有“一言堂”的風險。比如,董小姐自己為格力代言,固然沒有啥大錯。但格力手機開機屏幕都統一設置成董小姐的個人肖像,畫風也足夠清奇。

畢竟當初喬布斯也算是個固執的人,但也沒有畫風清奇到,把自己的照片放在蘋果手機的開機屏幕上呀。

要給員工每人一套房?“格力電器”校招探秘

手機、汽車、芯片,一個也不落

如果你以為,格力電器只是一家生產空調的公司,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董小姐入主格力這些年,也是格力想要多方位突圍的幾年。

說起“突圍”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每個行業都是有天花板的。這些年,家家戶戶都已經用上了電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等家電,市場顯然已經趨於飽和,要想有大的爆發,那也是難上加難。

在這個問題上,格力所面臨的窘境,要比美的、海爾嚴峻得多。大家想到格力,貌似覺得,只有空調才拿得出手,而其他兩家則要“多線開花”得多。

所以,“青青灣求職”青青君覺得,董小姐一會兒宣佈要做手機,一會兒又要造汽車,一會兒又說要做芯片,也不能說是董小姐太“任性”。從公司的發展戰略來說,這些嘗試也是有必要的。

從20年前開始,業界願景就是家居智能化。當年比爾蓋茨的家,據說能實現全智能家電,但耗資達到千萬美元。

而現在家電智能化的浪潮已經近在眼前,可以輕鬆走進千家萬戶,關鍵就是科技的進步解決了中央控制節點問題——手機,以及控制信號傳輸問題——wifi。

關於這點,雷軍已經攜旗下小米手機和小米路由器加入美的陣營,成為美的智能家電的重要板塊。董小姐當然不甘示弱,要趕緊把手機做出來。而在公開場合,董小姐懟天懟地懟雷軍,估計也是對方選錯了陣營的結果吧。

至於格力想造汽車,這件事情。“青青灣求職”青青君覺得,結局如何,很難判斷。但不管怎樣,這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汽車行業對於供應鏈的整合能力要求極其苛刻。汽車的一些零配件供應是按分鐘算的,合格率是按百萬分之一來評估的。單就這一點,就讓人難以望其項背。

再說產品設計。幾千個零部件,數萬張圖紙,還得保證上萬的產品裝配起來後,嚴絲合縫,難度超出想象。所以才會出現,國產車總感覺差那麼點意思的情況。而且關鍵零配件,如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都被外資企業壟斷著呢。

所以,凡是汽車大國,都是工業強國。這句話絕不是吹的。格力前面的路,不用說,道阻且長。

與造車相比,對於格力做芯片,“青青灣求職”青青君,則要有信心得多。因為,從一些公開渠道可知,格力想做的芯片,目前僅限於空調芯片。而空調芯片的難度其實並不大。

空調最核心的技術在壓縮機,格力已經做到了國產。空調芯片的難度遠小於手機芯片,格力有足夠的實力實現空調芯片的國產化。

綜上所述,董小姐的這些“新業務”,也不算啥天方夜譚。除了造車難度大一些,其餘努一把力,還是能做出來的。

要給員工每人一套房?“格力電器”校招探秘

格力員工究竟幸不幸福?

想要應聘格力的同學,肯定想知道,在格力工作的福利待遇,究竟如何。在這方面,“青青灣求職”青青君覺得,很難一概而論。

說格力福利好,肯定不錯。比如最近,新聞爆出董小姐要給員工每人一套房的承諾正在落地:

早在今年5月份舉行的格力夢想盛典上,董明珠公開承諾:“只要是格力人,一人一套房”,同時還宣佈格力2018年的2000億的“小目標”。8月25日,格力電器首批3000多套人才公寓在珠海正式奠基。項目命名“格力明珠廣場”。

首批人才公寓總建築面積約為278402平方米。其中40平方米的戶型473套,60平方米的戶型2707套。該公寓不但配幼兒園和地下車庫,還配套一棟商業及鄰里中心。

而在今年早些時候,格力內部發出了一份文件,內容顯示為了讓全體員工共享發展成果,公司決定:按照人均每月1000元的總額度,根據績效、崗位給員工加薪。

與此前加薪方式不同,今年加薪不再是每個人平均加1000元,而按崗位分工和幾項考核分配。總額度調配是根據總人數按人均1000元計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格力有8萬多名員工,此次加薪後格力每年將增加近10億元的員工成本。而格力內部員工透露,董明珠曾在格力內部說過要讓所有員工年薪過10萬元。

當然,也有部分員工在網上爆料,格力的員工待遇有點言過其實。比如,格力人均加薪1000元的前提是,他們家已經好幾年沒有加薪了。

又比如,格力一代手機出來後,首批量產了8萬臺左右。但這些手機在格力商城上市了一天就下架,然後改為內部員工“自願購買”。有網友所在的部門300人左右,買了接近100臺,而項目組長和科室主任是強制購買的。

這種表面上“自願購買”,實際上強制分配的做法,也讓部分員工感到心寒。

凡此種種,有些員工就覺得,現在公司的產品開發,不是以市場為導向,而是以領導為導向。領導想要什麼就做什麼,不太考慮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雖然,“青青灣求職”青青君覺得,這些言論有些還是比較片面,但從中還是能窺見,董小姐的優點,也是她的缺點。

要給員工每人一套房?“格力電器”校招探秘

附錄:2018格力總部技術研發崗校招經驗(2017年)

網申:

直接在網上投遞自己意向崗位。

在線測評:

網申後會有在線測評,分為幾個部分,包括行測和性格測試,不是很難。

在線筆試:

在線測評通過後幾天內會有郵件通知參加在線筆試,內容為50道專業選擇題,都是很基礎的專業知識。

一輪面試(單面):

筆試通過後就是一輪面試了。一輪面試為專業面試,先是自我介紹,然後面試官會問一些專業問題:說說做過的項目、參加過的比賽、對崗位的瞭解、對行業的瞭解、掌握了哪些技能、在專業上有哪些感興趣的方向等等。

二輪面試(單面):

一輪面試通過後,第二天就是二輪面試(人力資源面)。

流程是:自我介紹、說說做過的項目、隨便聊聊天、期望薪資、對福利薪資有什麼要求等等。

三面面試:

先是安排一群人做深蹲俯臥撐,然後就是一群人進一間教室,HR介紹具體薪資和簽約過程,最後是讓在7個工作日內寄出三方。

HR說的平均薪資:碩士滿一年9.2~10.3w、滿兩年9.7~10.9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