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到十寫入詩,美的如此自然

從古至今,詩歌都是文學殿堂裡璀璨的明珠。我們曾經在課本里領略過墨客騷人的藝術風采,感受過詩人的寬廣胸襟。殊不知,從一到十這幾個簡單的數字,書寫入詩,能給詩歌帶來更多不一樣的美。

——————————

李元調賦詩兩首

【清代】李元調

(其一)

一名大喬二小喬,三寸金蓮四寸腰。

買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嬌。

(其二)

月兒十九八分圓,七個才子六個癲。

五更四點雞三唱,二月懷抱一枕眠。

解讀

四川才子李元調曾調往兩江任主考官。蘇杭之地是出才子的地方,當時有六才子很負盛名。他們眼高天下,目中無人,懷疑這位四川來的主考大人是否確有真才實學。二月十九日夜,李元調與他們同遊西湖,六才子請李元調賦詩,詠兩江事物,並需將數字從一到十化入詩中。李元調一笑,道:“以數字入詩,不過文字遊戲耳,何難之有!”於是隨口吟誦出第一首詩。

大喬小喬是三國時吳國的美女,無疑是兩江人物,而且詩中數字齊全,依序而列,無可挑剔。六才子叫好之餘,仍不甘休,又要這位李大人將數字從十到一再化出一首即景詩來。李元調滿飲一杯美酒,高聲吟出第二首詩。這詩雖屬戲,但句句是眼前實情實景,又暗含對六才子的揶揄。六才子這才傻了眼,從心裡服了這位嬉笑怒罵皆可成詩的主考大人。

《山村詠懷》

【宋代】邵康節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從一到十寫入詩,美的如此自然

明 藍瑛《山水圖》

解讀

一下子到二三里遠的地方,看見四五個生著炊煙的人家。路過六七座亭臺樓閣,周圍有十幾枝美麗的花。

《怨郎詩》

【漢代】卓文君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

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是五六年。

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般怨,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牽。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橫,我心對鏡心意亂。

三月桃花隨水流,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為女我為男。

從一到十寫入詩,美的如此自然

解讀

西漢年間,蜀郡著名辭賦文人司馬相如和臨邛富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私奔,終於成就鸞鳳大喜。他們婚後不久,司馬相如就辭別了嬌妻赴長安做官。卓文君,痴心等待心愛的丈夫來信,這一等,就是五年。

這一天,望眼欲穿的文君終於等來了丈夫的來信,可是打開一看,信中只寫了幾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穎過人的卓文君當即明白了來信的用意,數字中就是缺個“億”字,這不是丈夫暗示對她已無“意”了嗎?卓文君悲憤至極,她含著淚水給丈夫寫了這封回信,請來人帶給司馬相如。司馬相如閱信後,悔恨不已,深為卓文君的聰明才智和純貞愛情所感動,親迎卓文君到長安。並從此杜絕犬馬聲色,兢兢業業做學問,終成辭賦一大家。

《一輪明月滿乾坤》

【明代】吳承恩

十里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

八河船隻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

六宮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

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

解讀

本詩出自吳承恩的《西遊記》第三十六回:“師徒們玩著山景,信步行時,早不覺紅輪西墜,正是:十里長亭無客走,九重天上現星辰。八河船隻皆收港,七千州縣盡關門。六宮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罷釣綸。兩座樓頭鐘鼓響,一輪明月滿乾坤。”它是一首數字詩,意義無非是當時唐僧師徒所看到的景象:夜深人靜。

《歸田瑣記》中詩

【清代】梁章鉅

一命之榮稱得,兩片竹板拖得,

三十俸銀領得,四鄉地保傳得,

五十嘴巴打得,六角文書發得,

七品堂堂考得,八字衙門開得,

九品補服借得,十分高興不得。

解讀

此十字令摘自《歸田瑣記》,刻畫的是過去的當官時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而後“榮歸故里”“賦閒在家”的醜惡嘴臉,淋漓盡致,值得玩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