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牢記風險收益比 選股不重主題重基本面

巴菲特教會我們,投資風險和收益之間存在權衡,不考慮風險收益比,就不算是價值投資。大成價值增長混合基金經理石國武便是一位十分看重風險收益比的公募基金經理。

據資訊數據,石國武自2013年4月18日起任職大成價值增長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任職以來斬獲98.79%的收益率,在同類基金中躋身前1/4,年化收益率達20%,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率10個百分點。業績持續方面,該基金2014年、2015年、2016年回報率分別為31.42%、49.07%、2.29%,均躋身同類基金榜單前1/2。“我在投資過程中非常注重風險收益比,尤其是在新增品種方面,更是需要準確評估潛在的損失以及可能的盈利空間。”石國武表示。

“A股市場擺脫不了β波動的特徵,國內公募基金淨值波動大,持有人的整體體驗並不是很好。我希望自己管理的基金能夠更平穩一些,所以我做組合,努力做到風格的平衡以及風險收益比的均衡。”石國武表示,從A股市場歷史上看,博弈因素佔比很高,他會把A股市場的標的分成兩類,一類是主題類股票,另一類是偏基本面股票。由於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主題類股票佔比比基本面股票佔比更高。不過,石國武認為自己的投資側重於基本面。用他的話說,“機構做基本面投資更有優勢,更何況管理的基金規模過大不太適合抓主題投資機會。”

怎麼看基本面呢?

石國武就此將股票分為三類:一是當前熱度最高的深度價值,最核心的特點是市值大估值低,多是銀行、地產等行業龍頭;二是成長性突出,但估值較高,往往是小市值的新興行業的股票,比如東方財富、恩華藥業;三是成長估值匹配較好的“中庸”類股票。

“這三類股票,從中長期來講都會給投資者帶來不錯的回報。假如公募基金的考核是三年期的,那麼,三至五年間買這三類股票都是正確的,不但有不錯的絕對回報,還能超越市場。”石國武進一步表示,從研究的角度看,成長性突出的股票最考驗人,因為真正高速成長、產業成長比較稀缺的,偽成長比較多。

“我選股會重視三方面:首先是品質,產業的投資回報率是我所有投資的起點。股價漲多漲少沒有太大關係,我就選品質比較好的,這是我的一個邏輯。”石國武繼續說道,“其次是時機的把握,在A股市場做長短期的均衡,最不可違反的就是產業趨勢,經營週期的短期波動不必太在意,但我儘量在經營週期的右側做,即使在左側投資,我會讓自己等待週期不要超過6個月。最後是考慮估值,在整個組合管理、個股選擇中,我比較重視估值,但也會小比例的持有估值較高的股票。因為我很注重品質,所以高回報率的公司估值高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自己的投資特點,石國武認為自己屬於自下而上的基金經理,只不過在組合管理方面的能力比別人強一些。“像我這麼大年紀還在基金行業乾的不多了,我經歷過各種各樣的風格和不同的時代,這使我反過來思考怎麼應對,所以在組合管理方面有一些考量,但是核心來說做得好或是不好,一定是自下而上來自於自己的判斷對還是不對。”

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