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虧損4.93億港元 關閉394家直營店 它怎麼了?

8月28日,達芙妮國際發佈2018年中期業績。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個月,達芙妮國際營業額為22.59億港元,同比下降17.33%,股東應占虧損為4.93億港元,同比增加135.19%,每股基本虧損29.9港仙,不派息。

上半年虧損4.93億港元 關閉394家直營店 它怎麼了?

達芙妮國際上半年虧損大幅加劇,股東應占虧損由2017年上半年的2.095億港元擴大至4.926億港元。這主要是由於銷售點按年減少 25.9%(由2017年12月31日的 4,570 個減少至2018年6月30日的 3,386 個)及其核心品牌業務同店銷售下跌。

上半年,集團營業虧損4.897億港元,上年同期營業虧損2.052億港元;毛利同比下滑29.0%;集團毛利由15.220億港元減至10.802億港元,毛利率狂跌770個基點至47.8%。

截至2018年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淨關閉416個核心品牌銷售點,其中二季度關閉294個,包括287家直營店及7家加盟店。截至2018年6月30日,達芙妮集團核心品牌業務合共有3,173個銷售點,同比較上年同期4292個減少1119個。

核心品牌業務經營虧損擴大至 4.819億港元

集團的核心品牌業務,指於中國大陸銷售自有品牌“達芙妮”和“鞋櫃”的鞋類產品及配件之零售業務。

上半年,集團的核心品牌業務錄得淨關閉 416 個銷售點,包括 394 家直營店及 22 家加盟店,銷售點數目百份比較2017年12月31日減少 11.6%。截至2018年6月30日,核心品牌業務直營店有2909家,加盟店264家,共3173家。

上半年虧損4.93億港元 關閉394家直營店 它怎麼了?

受疲弱的經濟環境及激烈的市場競爭影響,截至2018年上半年,核心品牌業務同店銷售錄得按年下跌 9.1%。

銷售點數目按年減少以及同店銷售表現轉差,導致集團核心品牌業務營業額按年減少 15.6%至20.8億港元,2017年同期為24.65億港元)。於回顧期內,該分部對外客戶的收益佔集團總營業額約 86%。

銷售減少及毛利大幅下跌對經營盈利率造成巨大壓力。截至2018年上半年,核心品牌業務經營虧損擴大至 4.819億港元,2017年同期為1.91億港元。

其他品牌業務銷售點減少至213 個

集團其他品牌業務主要包括其電商業務及中高檔品牌業務(包括集團的自有品牌及擁有獨家經銷權的品牌)。其他品牌業務分部於回顧期內佔集團總營業額約 14%。

回顧期內,由於其銷售點按年減少 23.4%,由上年同期 278 個減少至213 個,導致其他品牌業務分部營業額減少至 3.13億港元,2017年同期為3.81億港元。

截至2018年上半年,其他品牌業務錄得經營虧損 570萬港元,2017年同期經營盈利410萬港元。

三季度將推出跨界合作系列

為強化其升級後的品牌形象,集團將繼續優化店鋪網絡,開設更多新形象店鋪,亦將加速店鋪翻新工程,以強化升級後的品牌形象。於2018年第三季度,集團將推出下一個重要的跨界合作系列,並籌劃一系列整合營銷活動,藉助在線及線下渠道與吸引更多消費者。

產品升級仍是集團業務轉型的重點之一,以滿足顧客不同的需求。在進一步提升電商對集團銷售額貢獻的同時,集團計劃將更多門店系統接入“天貓智慧門店”,為其線下銷售渠道吸引更多顧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