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嶺礦大禮堂


西嶺礦大禮堂

廣東惠來縣西嶺錫礦,是汕頭地區冶金局屬下企業,有職工三百多人,加上家屬,將近一千人。

礦山不大,但配套設施還是基本配齊,其中,大禮堂就是企業開會及文娛演出的地方。大禮堂建築面積約七百多平方,高度約七米,木桁架結構,中間無柱,屋面蓋瓦。有一個墊高約一米二的舞臺,舞臺地板是用杉木做的,二邊是供樂隊及演員化妝的後臺。座位是用石條架在石墩上,每條石條是四方形的,大約是三十公分,長度約三米,每行約四條石,分成二邊,中間及二邊留有人行通道。共有座位約八百人,加上站位,可容納一千二百人左右。禮堂還有二間小房子作為票房,禮堂的前廳的屋頂也是木桁架結構,蓋瓦,有一百多平方。

舞臺二側,有二幅宣傳畫,是子弟學校教圖畫的方老師畫的(過去叫圖畫,不叫美術)。這裡太陽曬不進,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簡直就是室內的兒童樂園,所以,我們這些孩子都經常去那裡玩,那二幅畫是天天看,太熟悉了,左邊一幅是一個海軍戰士,在戰艦的炮塔上,單手把炮彈塞進炮管,題詞是(敵人磨刀,我們也磨刀)。那幅畫,是方老師根據八六海戰而創作的。第二幅畫是畫工農兵。門口那個地方,放有一張乒乓球檯,是我們打球的好地方。

西嶺礦大禮堂


這個禮堂,在四鄉八里都屬於比較大型,規範的,其他鄉鎮,都沒有大禮堂,只是在打穀場露天演出。每逢排練,我們一大群小孩都會跑到後臺看他們演戲,演出時,鄰近鄉里也都過來了,大禮堂塞得滿滿的。但更多的是放電影。每逢做戲或放電影,門口用有幾個小販在賣甘草醃製的油甘鳥梨楊桃,甜姜薯湯,熱鬧非凡。平時,禮堂的門是鎖住的,但那門是木頭做的,是用二個鐵環用鎖頭鎖住,會留一個不小的門縫,我們都會從門縫裡鉆進去玩,最好玩就是抓迷藏,因為後臺有許多層布幕。也可以在木頭戲棚上翻跟斗。男孩子們還有一件更好玩的事,就是抓麻雀。在屋簷上面是瓦片,壓片與木頭之間有許多縫,麻雀最喜歡住在裡面,我們就在晚上麻雀回家睡覺後,爬到屋頂上掏鳥窩,(禮堂是建在山坳邊,爬樹就可以爬到屋頂)。蛇也與我們一樣,喜歡吃鳥,他們也是晚上爬到瓦縫裡吃鳥,有時會與我們相遇,當然,被我們趕跑了。

大禮堂,是那個年代文化痕跡很深的地方,用途最多的是開會,政治學習,傳達文件,展覽,召開批鬥大會,放電影,演戲,唱歌跳舞。那大禮堂建築質量很好,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都一直在使用。都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確實如此,九十年代,礦產資源枯竭了,礦山就倒閉了。人員就遣散了,人們就開始拆房子了,首先是拆木頭,門,門框,窗框,以後就拆石頭,不久,什麼都拆光了,只剩下一堆堆建築垃圾。原址也都種上了果樹,雜草叢生,無路可走,我們有時回去尋找記憶時,也找不到哪裡是哪裡了。只見那片片廢墟之中,荒草悽悽,野貓出沒,水泥窗框倒掛,破瓦遍地,面目猙獰。。。。

滄海桑田,就是這樣。西嶺礦的歷史,已徹底塵埃落定。

這就是西嶺礦,也就是我兒時的童年樂園。

西嶺礦大禮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