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和底房價優劣

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觀察房價,做福建人很反感房價一直漲,我也很幸苦的為福建房價健康發展吶喊!可我只是塵埃,房價福廈一樣都逼近全國前十強。那時候多麼想像長沙、重慶等城市,吸收點實體制造業吸收更多人口,讓自己城市綜合實力更上一層樓。

時間很快幾年過去了,福建還是那樣改革開放初期臺灣危機錯過了吸收製造業最好時期。在工業化後期因為高工資高房價高成本又一次錯過了國際國內資源轉移。

有時後總是在思考是不是我判斷出現錯誤?福建這四十年經濟總是比不上我的理想,可在全國竟爭中整體還是高歌猛進。臺海危機前福建總是高於全國,現在也沒有落下能算落後嗎?講這麼多我只是想說高房價並沒有綁架福建經濟。

樂觀還是有的,可我總是隱約感到福建很多讓我當心一面,為什麼吸收外面投資福建就比不上中部、西部、沿海發達省份?地價太高、人工成本太高、人口整體整化素質不高嚇走投資人,這是不是福建的錯?

換位思考福建底工資、底銷費、底土地人工成本,在不斷吸收代工廠和底端製造業就會好嗎?當然不是,所以過去太理想的思考問題,總是不敢面對產業轉型升級,每個時間所經歷過程對資本、技術、所面對經濟深層次的須求也是很大差別。

經歷這麼多得到體會,由於福建確少腹地、國家重視、臺海危機、自身人口平原基數底,發展起點和輻射蓋面比不上東部沿海地區是客觀存在的,也不是臺灣問題一兩個問題解決就能得到大發展。經濟深層次內在對資源不斷吞食,福建無法滿足市場資本,資本市場只能選擇對你拋棄。

高房價也是資本在對資源爭奪中一種體現,熱錢在不斷推高稀缺的土地,互相之間不斷追逐利益,同時資本也不斷拋棄實業和人口流入。

很長時間我無法做出很叛斷,直到東北經濟崩盤。我才突然間醒了!原來資本遊戲就是這樣,只要你的銷費群體能夠支撐資本杆杆,敢去撬動這艘巨輪就不會沉沒,能夠沉沒的都是那些無法得到資本撬動。當然有這樣銷費群體經濟內在一定健康驅動力。保持一定炒房空間是經濟健康表現,經濟活力資本才能更好的配置。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