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太霸氣

最近,湖南衛視《少年說》的天台喊話刷屏,這次是個中學的少年抗議媽媽讓做家務,耽誤了學習,而媽媽則義正言辭回覆:“必須做家務,還要做更多,因為男生會做家務才更幸福。”並且,母子互動真誠有愛,媽媽教育有理有據,幽默接地氣。一起看看這位媽媽都做了什麼吧。

孩子最先控訴:“上了初中後,學校佈置了每月8個小時社會實踐的要求,而媽媽不但要求完成學校的社會實踐,還逼迫我在家刷碗,擦地,摘菜,以前都是媽媽一個人在做,現在都一股腦兒推給我做。她還逼迫我做飯,現在,在她的逼迫下,我學會了做燜飯,煮粥,拌涼菜,我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孩子啊。”

有時候做完早飯,第二天早上晨跑我都是迷糊的,學校佈置的是社會實踐,而不是家務實踐,所以說,你能不再逼迫我做家務了嗎?行嗎,媽媽?

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太霸氣

媽媽則理直氣壯的回覆“不可以!為什麼?因為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經長大了,你必須承擔。

生活也是學習的一部分,家務勞動的能力,它會鍛鍊你的動手能力,

它會讓你培養感恩之心,它會讓你有愛心,有耐心。

媽媽還趁機撒了把狗糧:

因為媽媽給你講過,媽媽結婚的時候已經37歲了,我為什麼要結婚呢?是因為你爸爸,他在你姥姥家刷了三年碗,所以你爸爸才娶到了這麼優秀的媽媽。

媽媽那時候身體不好,一直到你10歲的時候媽媽都沒有擦過地。

為什麼,因為爸爸有擔當,他做家務。

還有,你的姥姥在生病的時候,爸爸24小時在醫院裡照顧姥姥,這是你親眼目睹的。

所有的這一切,都讓媽媽特別的感動,我嫁給你爸爸沒有後悔。

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太霸氣

我希望你將來,找到你另一半的時候,她也會在大家面前說:

我沒有後悔嫁給付軒昂。

你現在的學習會通過做家務會得到促進,你會懂得,這是真正的生活的組成部分,它也是你生命的組成部分。

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太霸氣

將來你的另一半,她也是千嬌萬寵的一個孩子,她也是她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為什麼她要跟你受委屈呢?為什麼她要承擔全部的家務呢?

她也要工作,她也要學習,她還要帶孩子。你現在做家務,你會有責任感,你將來的時候,你會對你的家人,承擔責任。這就是媽媽現在讓你做家務的初衷和目的。

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太霸氣

作為一個男孩子,你長得很帥,但是,你將來如果能,泡的在書房,下得了廚房,能擔當,有責任,那麼,你的未來一定很幸福。跟你在一起的人,也一定會很幸福。

所以,媽媽覺得,為了你將來的幸福,繼續做家務吧。

最後,付媽媽還給兒子留了一個大驚喜。

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太霸氣

而且媽媽對你還有一個要求,我已經給你商量多次你一直沒有做的,希望你今天能答應媽媽,自己洗內褲,自己洗襪子。

一番PK下來,小付同學發現完全說不過媽媽,徹底完敗。只能尷尬地站在臺上,小手無處安放。

而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你們家還缺兒媳婦嗎?”“這個未來的婆婆三觀好正。”“給付媽媽點贊,不管男孩女孩,都要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出於疼愛,不捨得讓孩子做一點家務活。即使孩子主動要求分擔,也會遭到拒絕,因為我們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給家長添亂,或者出於安全原因,擔心他們一不小心就弄傷自己。

其實,如果你瞭解做家務對於孩子成長的好處,就該像付媽媽一樣,放心給孩子做家務了。家務勞動對於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和責任心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也表明:愛做家務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15:1,犯罪率1:10。愛做家務的孩子,婚姻關係和諧,人際交往能力較強,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也低。

做家務會影響孩子學習嗎?

很多家長和付同學一樣,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好好學習,不做家務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成績好比什麼都重要。

看看數據吧,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太霸氣

美國超級富豪洛克菲勒家族傳承了六代,代代精英,沒有出過一個敗家子,就是因為承襲了家規,讓孩子從小養成了記賬和做家務的好習慣。

美國華裔交通部長趙小蘭的父親趙錫成養出了5個非常優秀的女兒,就是因為從小就讓趙小蘭帶著妹妹們做家務,幫家庭做支出規劃。因為從小就幫家庭分擔勞動,所以每個孩子都獨立樸素,不驕不躁,長大成為各個領域的精英。

在很多歐美國家,讓孩子從小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幾乎是共識。精英教育從來都不是隻侷限在課內學習,家庭生活中的鍛鍊能帶給孩子更多。

做家務讓孩子更有責任心

現在很多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心都沒操過,長大後對工作,對家庭都不是很上心。

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讓他知道一切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父母精心付出營造的家,家庭的每個成員都有責任維護家庭和睦,體會為人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學會為家庭付出,只有他們自己付出了,才能體驗和珍惜家人的勞動,逐漸培養起責任感。

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太霸氣

一個人有了責任心,才能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才會盡其所能把事情做好。家庭中父母也要做好榜樣,如果父親一回到家兩手一攤,等著家人把飯菜做好,也就不要指望孩子能有責任心。孩子做家務,將來結婚後小兩口的矛盾會少很多哦、

用金錢鼓勵孩子做家務要慎重

很多家長會用零花錢作為條件,誘惑孩子做家務,希望可以通過購買,教會孩子理財和家務。

很多時候,用金錢驅動孩子做家務,會讓孩子認為做家務只是為了錢,從而忽略背後的家庭責任感和付出感。

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這位媽媽的回答太霸氣

而且,一旦家長用金錢養成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如果哪天家長沒有兌現,孩子就會覺得父母說話不算數,覺得做家務是一種交易。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