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下悟語8」人際關係的雲詭波譎,也是其有趣之處

「樹下悟語8」人際關係的雲詭波譎,也是其有趣之處​1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這是一種肚量,更是一種胸襟。

作為肚量,每個人都本能地希望把所有潛水不吱聲、不喜歡和不願敬奉的人剔除在視野之外;作為胸襟,還得加以涵納,“再小的坷垃也能絆人”,只要不撕破臉,就要有容人雅量,沒準哪天人家會向好或者願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呢。

人際關係的雲詭波譎,也是其有趣之處。心若海天,才能眼量放寬,看得到氣象萬千。

2

信仰如果用來圈人,就淪為可鄙的工具,人真實的感覺、想法和思考,就會橫遭物化、異化,猶如套上緊箍,植入邪祟。

應將生命本身作為信仰,簡單快樂,特立獨行,堅拒任何忽悠、威逼、利誘和脅迫。

貧瘠的土壤上,歲月的長河裡,渺小如我,呱呱落地,竭蹶而行,有什麼事情比一路呵護、敬愛這個肉身更具意義?

試圖奴役其身,矇蔽其心,意識附體,三跪九叩,就是卑劣的惡。

3

人際交往,其實是在和人品打交道,美麗或醜陋都是初會時的貌相。

貌相當然可以部分折射人品,但憑此來揣測一個人終究不靠譜,還要看關鍵時刻的關鍵站隊。

平頭百姓需要友善,領導需要忠誠,正源於貌相無法帶來安全感、確定感,且增大識別成本。

誤信一人,崩塌半生的例子不勝枚舉,必須“不畏浮雲遮望眼”,修煉一雙火眼金睛,目光銳利而確鑿。

要感謝所有不虛偽不陰險的人,哪怕他是個混蛋,哪怕他原形畢露。

4

打造公益平臺的初心值得肯定,但如果成員都精於算計地只想著分一杯羹,而不思付出,就註定是烏合之眾,可以瞬間潰散。

反之,哪怕人人甘於奉獻點滴,集腋成裘,也會蔚為大觀。若不能闖過這道“瓶頸”,平臺就無法茁壯成長。

引導培育具正能量的活躍因子,建立健全使人愛心湧動的激勵機制,即便公益是一燭微火光,抱持恆心,也能守到雲開日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