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不久前在朋友圈看到一張百度知道的截圖,當時沒忍住,開會時笑癱了——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從內容來看,這段話屬於一本正經言之鑿鑿大言炎炎面不改色心不跳雄赳赳氣昂昂說胡話的典範。

作為澳洲知名度最高的葡萄巨頭,Penfolds隸屬於富邑葡萄酒集團Treasury Wine Estates,早期進入中國時中文名為“奔富”,由於對中文商標保護意識薄弱,導致陷入與國內公司Rush Rich的糾紛。這場商標之爭目前仍然沒有最終結果,但至少真相絕對不是百度上這番八點檔倫理劇。

萬幸看這個答案下1:5的贊同/反對比例,相信除了真的很天真或者自問自答的提問者外,大多數網友還是知道好歹的。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然而,不管是百度知道還是看上去稍顯正規點的百度百科,可信度一直是業內的笑料。畢竟這些答案全部來自網民,再加上本身百度系產品的天然特色……其中利益糾葛,錯誤頻頻也是難免。比起重要的參考資料,我倒覺得更像寫段子的靈感來源……

除了奔富家的狗血劇外,這樣讓行家哭笑不得的玩意還有很多。過年圖開心,我和大家講一個百度百科腦洞大開,以至於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神秘波爾多最頂級名莊

Lvsa-Lvsi

正常說來,波爾多葡萄引以為豪的1855分級中,僅有的5家一級名莊地位超卓,行業中約定俗稱為5大名莊:

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圖酒莊(Chateau Latour)

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

侯伯王酒莊(Chateau Haut-Brion)

木桐酒莊(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1973年晉升為1級莊)

但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素諸如“波爾多五大名莊酒”,或是由於誤傳導致的“法國五大酒莊”,乃至從未出現在正式葡萄酒貿易裡的“世界十大名莊”,不僅能搜到百度百科的相關介紹。而且這些介紹有一個奇怪的地方。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不約而同,都提到了一家凌駕於五大名莊之上,可以隨便吊打拉菲的神秘名莊——呂薩呂斯酒堡(Lvsa-Lvsi)

實際上不只是和五大名莊沾邊的詞條,凡百度百科和精品葡萄酒相關的地方,甚至包括1855年大事記錄,你都能看到這家呂薩呂斯酒堡(Lvsa-Lvsi)的身影。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這不禁讓我產生了深深的疑問,這是個什麼酒莊?為什麼百度百科的5個分級會出來第6級?為什麼波爾多五大名莊條目里拉菲的拼寫是錯的?為什麼世界十大名莊的英語是世界十大名村?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最重要的,Lvsa-Lvsi這個“法國葡萄酒界最負盛名的傳奇家族”,名字的拼法為何完全不符合法語的規律?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在葡萄酒行業幹了近8年之後,我居然從未聽說過這家“被很多人奉為聖經”的第一號酒莊?這件事讓作為葡萄酒媒體編輯的我深感詫異。重讀了手邊能找到的大多數資料後,我只能確認一件事,在打開百度百科之前,從未有其他權威資料提到過這家在1855年就已經超越拉菲的,波爾多第一名莊。

抽絲剝繭

帶著無數的疑問,我在百度百科中搜索了Lvsa-Lvsi——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截圖裡產區大小、方位、歷史都只代表詞條編輯者看法,請勿當真

雖然開頭的第一段話幾乎每一個字都是錯的,但至少我可以通過括號裡“Chateau d'Yquem of Lvsa-Lvsi,也被譯為伊甘酒莊”猜測,這裡的“呂薩呂斯酒堡(Lvsa-Lvsi)”可能說的是Château d’Yquem(伊甘酒莊,注意這是酒莊的官方翻譯,不是“也被譯作”)。

當然,Château d’Yquem確實品質絕佳、聲明顯赫的甜酒名家,也是官方認證的“超一級”(Premieres Cru Supérieur)名莊。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但這個超一級分類屬於1855蘇玳與巴薩克分級(The 1855 Classification of Sauternes & Barsac)對象是蘇玳與巴薩克當地貴腐甜酒,而拉菲木桐所屬的1855梅多克酒莊分級制度(The 1855 Classification of Médoc)則是面向梅多克地區的紅葡萄酒。

這兩個本就是互相獨立的榜單,你不能因為游泳比賽拿了第一就說自己比短跑第二名速度快啊。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同時,哪怕是據此認為蘇玳與巴薩克的“超一級”比拉菲更高,但蘇玳與巴薩克分級中還有11家一級名莊。按同樣的邏輯,這11家地位也該和一樣一級莊的拉菲木桐相等才對。再算上波爾多當地聖埃美隆分級制度(

The Classification of Saint-Emilion)的18家“一級莊”(Premier Grand Cru Classé),按百度百科的說法,波爾多早不該是5大名莊,而該是勝利的17大名莊或35大名莊了。

因此首先能確定的是,就算這個所謂的呂薩呂斯酒堡(Lvsa-Lvsi)是指Château d’Yquem,“凌駕於現今的拉菲等酒莊之上”的說法應該是硬湊出來的。

可真相還沒有水落石出,這神秘的Lvsa-Lvsi到底是什麼?真的是Château d’Yquem的另一個說法嗎?Chateau d'Yquem of Lvsa-Lvsi這種名字為什麼看起來既不符合法語的規範,也不符合英語的說法?

真的是越來越有趣了。

水落石出

為了釐清真相,我訪問了Château d’Yquem的官網。至少確定了一點——真正的伊甘酒莊(Château d’Yquem),應該從來沒有自稱過呂薩呂斯酒堡,也從來沒有在官方渠道使用過of Lvsa-Lvsi之類的字樣……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酒莊官網截圖

同時,全球最大的中文交易網站和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價格網站也沒有關於Lvsa-Lvsi的任何蛛絲馬跡——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能夠作為參考的,只有百度百科上的呂薩呂斯詞條——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這家在百度百科上無比顯赫,推動葡萄酒歷史,如同莫奈的《睡蓮》一樣的神奇酒堡到底和真正的蘇玳超一級名莊Château d’Yquem有什麼關係?神秘的葡萄牙語Lvsa-Lvsi到底代表什麼?為什麼這個神奇的家族只能通過百度一窺端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只能去請教熟悉法語的同事。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好吧,我這才反應過來……神奇的Lvsa-Lvsi並不是葡萄牙語,而是標準的漢語拼音。

Wo Chu Le He He Wu F**k Shuo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Château d’Yquem的確從1785年到1996年屬於Lur Saluces家族。酒莊被出售給奢侈品集團LVMH之後,家族最後一任莊主Alexandre de Lur Saluces先生還一直管理酒莊到2004年。只要看一眼這段時期酒莊出品的酒款,你都能在酒標上看到他家姓氏的正確拼法。

而百度百科上這家傳奇的了Lvsa-Lvsi,恐怕是Lur Saluces音譯成呂薩呂斯之後,再二次拼音化的產物。至於“Chateau d'Yquem of Lvsa-Lvsi”和“呂薩呂斯酒堡”,都是依次腦洞大開的錯上加錯。

儘管各種花式吹上了天,但實際上所有百度百科詞條,都把人家的名字拼錯了。而連最基本的名字都全部弄錯的前提下,所謂呂薩呂斯酒堡其他介紹的可靠性,又能指望什麼呢……

故事結尾

神秘的Lvsa-Lvsi酒堡的故事就此告一段落,但關於百度百科還是有點話要說。

作為開源編輯,又缺乏專業監管的百度百科,其實相當長的時間裡都是各種奸商或者投機分子打廣告的地方。只要搜搜拉菲,你就能看到各種東拼西湊,錯漏百出的介紹。字裡行間中,還經常會將一些著名酒莊的(有誤)介紹和各種掛靠、仿冒名莊的假酒信息混在一起。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百度詞條“拉菲古丹妮紅酒”,堅持不懈的在複製關於拉菲的錯誤資料時摻入另一個酒莊的名字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百度詞條“拉菲副牌”,還可以看到文章出現的“古丹妮”,正是上一個詞條的遺毒

甚至有些假酒和侵權的主體已然不存,但他們昔日在百科上留下的虛假宣傳卻流毒仍在。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當然,隨著國內葡萄酒市場的虛假繁榮消退,百度百科上的虛假信息也隨之越來越少。但至今為止,這份“百科”距離真正幫讀者獲取真實有效的信息,可能還有相當漫長的道路要走。想要獲得葡萄酒真正可靠,除了直接前往酒莊自己設立的官方網站,閱讀第一手資料外,最好的辦法還是去關注那些真正可靠,專業的葡萄酒媒體和作者。

雖然我沒有在任何百度百科之外的地方看到標著Lvsa-Lvsi的神奇佳釀,但我依然無法判斷這到底是一群人不負責任的以訛傳訛,還是有別有用心的商家在網絡沒涉及到的地方正在銷售著這樣標著Lvsa-Lvsi的“超一級酒莊”。

如果有一天你不幸遇到一瓶真的標著Lvsa-Lvsi的昂貴葡萄酒,請千萬小心,那是假酒……

百度一下,拉菲算啥

文 | 王鑫

© 知味葡萄酒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