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間無疾苦——記「國家名醫」、康雅醫院終身名譽院長廖二元

盛夏的會龍山,滿山碧翠,清涼宜人。濃蔭合抱之下,康雅醫院與養生園顯得明淨溫馨,不禁讓人想起宋代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詩句來。如此吟詩作賦的地方,怎麼能與昔日求醫艱難的醫療狀況聯繫起來呢? 可不,2016年6月,一座承載著益陽人民對健康美好向往的國際規範“醫養結合”綜合體——康雅醫院正式開業,從此開啟了益陽醫養事業的新篇章。

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
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
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

僅僅用2年時間就實現了醫院的快速發展,先後榮獲“全國誠信民營醫院”、“益陽市醫療養老中心”和“省級醫養結合示範項目”、省級文明窗口單位等榮譽稱號。這些成績的獲得是全體康雅人共同努力、創新奮鬥的結果,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醫院凝聚了一批高級人才。其中,有一位高屋建瓴、佈局謀篇的掌舵人——康雅醫院終身名譽院長、湘雅名醫、原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與骨礦鹽疾病分會主任委員廖二元教授。從醫院籌建到開業運營,他為康雅的發展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日前,他又在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健康時報聯合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等60家專業分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國家名醫盛典(2018年度)上,被授予“國之名醫·卓越建樹”榮譽稱號,成為全省僅有的6名獲獎者之一,也是全國唯一一位省級民營醫院獲獎者。

“從醫五十年

我一直是一名醫生”

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

面對大家的鮮花、掌聲和祝福,已屆七十、仍精神煥發的廖二元教授對這份榮譽十分平淡:“從醫五十年啦,我一直是一名醫生;不管有多大的榮譽,我仍是一名為病人治病的臨床醫生。”

1966年,廖二元在衡南一中讀完高中後,全國停止了高考。他回到公社衛生院,當了一名半懂不通的 “赤腳醫生”。有一次,一位大伯雙肘紅腫,他只懂得叫大伯服用阿司匹林,用量一加再加,結果導致腸出血,幸虧急救及時,才留住了大伯的性命,而大伯好了之後還連連稱道:“消除了關節疼痛,就是神醫!”而腸出血是自己身體不爭氣造成的,這讓年輕的他無地自容,愧疚不已。打那以後,他暗暗發誓要學好真本事,做一個本領高強的好醫生。

第二年,他到湖南醫學院系統學習醫學。三年時間裡,他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不知疲憊,練就了比較紮實的基本功。畢業後,他留校任教,分配到湘雅二醫院擔任內科醫生,六年後專修內分泌代謝病學。他一頭鑽進當時的這個“冷門”裡,接受長期的強化訓練,甚至創造了一個晚班接診91個病人的“附二紀錄”。1979年,廖二元以優異成績成為內分泌界泰斗伍漢文教授的第一位臨床內分泌碩士研究生。1986年9月,嶄露頭角的他被選派到德國Gutenberg(Mainz)大學醫院內分泌科攻讀博士學位。語言困難、生活習慣不同的異國求學生涯,漫漫長夜裡孤燈苦讀,國內紮實的臨床經驗,使他在疑難雜症的診斷方面,讓導師Beyer教授刮目相看,只用兩年半的求學時光,就順利地取得了博士學位,並毅然選擇回國。

1990年,廖二元教授獲得湘雅二醫院的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胰腺PC肽的分離純化與生物學作用研究”。但因條件所限,課題完成並不順利。為了藉助國外的先進設備完成此項研究,他又到美國華盛頓大學兒童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5年,他學成歸國,先後擔任湘雅二醫院代謝內分泌研究所所長、內分泌科主任、內科副主任、常務副院長、院長、黨委書記。在此後的二十度春秋裡,花開花落,秋去冬來,廖二元教授潛心臨床和科研,下“猛藥”實行醫院改革,大力培養人才,實現了他以醫報國的人生抱負和追求。

廖二元教授漫漫50年的醫學生涯中,先後主持完成了23項重大科研課題,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導師)獎、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上海市優秀教材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主編專著15部,發表論文413篇。他作為內分泌學博士生導師,培養博士後3名,碩士和博士生60名,可謂桃李芬芳。他花了將近十年的功夫,建立了中國人不同年齡階段骨密參考數據庫,優化骨代謝生化指標,使我國的骨代謝研究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50年間,他從未離開臨床工作,診治了大量省內外疑難患者,成功搶救了許多危重病人。作為國內內分泌學的領軍人物,十年裡,他把當時這個醫院的一般學科建設發展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50年來,廖二元教授獲得的榮譽無數,著作等身,但他始終初心不改,他說無論何時何地,自己的身份就是一名醫生。作為一名醫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把病人的病治好了。

“我還要繼續幹十年

培養一批優秀的臨床醫生”

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

“從醫是我的職業,學習是我的生命。如果身體還行,我願意還幹十年,再培養一批優秀的內分泌學臨床醫生”。這話出自廖二元教授之口,既真切又自然。

確實,康雅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廖教授除了日常的巡診、門診外,每天還堅持博覽醫書,撰寫論文,著書立說。他主編的《內分泌代謝病學》已成為內分泌醫生的必修著作。2001年第一次出版後得到讀者認可,深受內分泌界推崇,2007年重修再版,2012年第三次重修再版。從來到康雅前兩年至今,他一直在精修本書的第四版,年輕人在他的中英文打字、圖表製作水平面前,無不自嘆弗如。

在與記者交談中,廖教授透露了自己的一個心願,他把人生中80%的時間都花在了醫學事業上,除了每天孜孜不倦的臨床耕耘,他還去過45個國家和地區講學、參觀和遊覽。在未來的時間裡,他打算再去五個國家,完成50個國家的參訪之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國家的醫療技術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我們也有很多別國無法超越的優勢,醫學要打通國界,實現互聯互通,永攀高峰既是中華泱泱大國的文化復興之夢,也是醫學復興之夢,還是一個在從醫路上孜孜以求的醫者責任。

“我對益陽有著很深的情緣

我願意帶頭沉下去”

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

“七十而從心所欲,趁我精力充沛,我願意來康雅醫院,帶頭讓大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當記者問及他為何放棄省城優厚的待遇和優越的生活,到益陽“白手起家”時,廖教授真誠地說道。他認為,要讓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讓基層百姓獲得醫療普惠,像他這樣剛退休不久、有豐富臨床經驗、有職業精神和社會情懷的醫生,可以奉獻自己的餘熱,他願意帶這個頭,先行先試。

廖教授清楚地記得,1995年他在美國讀博期間,當時湖南醫學院的領導親身到美國,請他回來擔綱任職。人未回,任命已下,他被委任為湘雅二醫院常務副院長。如此信任,讓他感慨萬千,於當年10月回國報效。自此,他率領湘雅的內分泌代謝團隊一路發展,逐步形成了“協和-瑞金-湘雅三足鼎立”的國內內分泌學術格局。伯樂萬里相馬,廖教授心存感激。上面的領導是益陽人,同事中有一大批益陽人,他的第一個學生和後來的許多學生也是益陽人。他心裡對益陽這塊土地多了一份情愫。碰巧,當莫益民董事長找到他,談及自己投資醫療和健康養老產業,回饋鄉梓的決心時,他又被這個“不諳此道”的益陽人打動,決定不遺餘力扶君一把。

“我最欣賞莫總的是,他辦醫院不求急功近利,而是著眼長遠,著眼民生,真心為老百姓破解 ‘基層缺醫,看病酸苦’的難題”。

“我認為,康雅醫院是民營的,但不是私人的,而是社會的,民眾自己的。益陽最缺的是優質醫療資源和人才,現在優質的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莫總願意花高薪去各地找來最好的醫療人才,這就是最大的社會貢獻,實屬難能可貴。不論為國為民,還是為己為人,我們都應該仁道多助,倍加愛護,全力支持。”

在廖二元教授的影響下,目前康雅醫院已從湘雅系統及全國引進知名專家60多名。今年年初,康雅醫院開通了特需門診,特邀多名湘雅專家前來坐診,現在康雅醫院每天都有不同專業領域的湘雅專家在特需門診坐診,讓益陽人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

廖教授每週二會在特需門診坐診,採訪中,一對廈門夫婦帶著11歲的男孩,曾經跑遍大半個中國求醫,卻無法確診,最後才來到益陽,找廖二元教授診治。這個男孩因為骨骼畸形,四肢疼痛,運動受限,步履蹣跚。廖教授僅用一天時間就確診他患的是罕見的“成骨不全”,這樣的“脆骨症”是一種家族遺傳性疾病。當廖教授來到病房告訴家長病情,確診並可以治療時,家長的心這才放下來,對廖教授更是感激不已。在兩年多的時光裡,康雅醫院已經接診了來自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重慶、湖北、江西、山東和東北等地的內分泌代謝病患者數十例。

因為這深深的情緣,因為對基層老百姓疾苦深切的同情,廖二元教授在眾多城市中選擇了益陽,在眾多醫院中選擇了康雅。他相信,康雅醫院已經並將繼續為益陽的健康事業注入新的活力,為益陽廣大群眾的醫療保健做出更大的貢獻。

撰稿:單奕弈 孫殉華

長按指紋

一鍵關注

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
但愿人间无疾苦——记“国家名医”、康雅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廖二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