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合併假性黑棘皮病一例

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合併假性黑棘皮病一例

顧海萍 曹燕 任禾 王林 賈虹

作者單位:南京中醫藥大學(顧海萍、曹燕、任禾、王林);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 皮膚病醫院皮膚科(賈虹)

患者女,15歲。因頸項、雙側腋窩、腹股溝皮膚粗糙顏色加深變黑2年,頸項部、前胸褐色斑疹3個月餘,於2016年1月20日就診。患者2年前發現頸部、雙側腋窩、腹股溝皮膚粗糙,顏色加深變黑,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頸部出現數個米粒至黃豆大小褐色扁平丘疹,未予治療,皮損逐漸增多,近1個月來發展迅速,頸部丘疹顏色變深,範圍擴大融合成斑片,且發展至前胸,偶有瘙癢。患者既往體健,否認食物藥物過敏史,否認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患者自幼體型偏胖,平時運動少。否認家族中有類似疾病。月經正常。

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合併假性黑棘皮病一例

頸項部較多褐色黃豆至蠶豆大小的丘疹或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周邊呈網狀

體檢:身高159 cm,體重84 kg,肥胖體型。一般情況尚可,各系統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皮膚科檢查:頸項部可見大量褐色黃豆至蠶豆大小斑疹及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周邊呈網狀,前胸可見淡褐色扁平丘疹。頸項、雙側腋窩、腹股溝皮膚顏色明顯加深呈黑褐色,粗糙, 呈天鵝絨樣增厚,皮紋加深,表面乾燥。雙頰外側至下頜角可見紅斑基礎上密集針頭大小毛囊性丘疹,四肢伸側可見毛囊性皮疹,似雞皮狀外觀,口腔黏膜未見損害。

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合併假性黑棘皮病一例

腋下皮膚呈黑褐色,天鵝絨樣增厚

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合併假性黑棘皮病一例

雙頰部紅斑上毛囊性丘疹

實驗室檢查:頸後部皮損真菌鏡檢陰性。性激素及甲狀腺激素水平檢測:無異常。項部皮損病理檢查:表皮網籃狀角化過度,棘層輕度增生,表皮基底樣細胞增生,呈乳頭瘤樣增生,真皮淺層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

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合併假性黑棘皮病一例

診斷:

①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CRP)合併假性黑棘皮病(AN);②毛髮苔蘚。

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合併假性黑棘皮病一例

囑患者平時加強鍛鍊,控制飲食,減輕體重。給予口服維胺酯膠囊20 mg,每日3次,連用4周;面部予維生素E乳膏、複方維胺酯乳膏(主要成分為維胺酯、維生素E)1∶1混勻外用,每晚1次;頸項部、軀幹部予複方硫磺軟膏(主要成分為硫磺、乳酸環丙沙星)、硝酸益康唑軟膏早晚交替外用。1個月後複診,體重無明顯波動,頸項部、前胸部皮疹明顯減輕,褐色丘疹變淡變平,皮損範圍縮小,腋下、腹股溝皮疹無明顯改善,治療同前。3個月後複診,訴前胸部皮疹完全消失,頸項部皮疹停藥後有少量皮疹復發,囑口服維胺酯膠囊20 mg,每日2次,連用4周,頸項部予複方聯苯苄唑軟膏(主要成分為聯苯苄唑、氫化可的松)、阿維A軟膏、複方硫磺軟膏1∶1∶1混勻外用,每晚1次。6個月後隨訪,患者體重未減輕,前胸部、頸項部皮疹完全消失,腋下、腹股溝皮疹無明顯改善,囑減重。

融合性網狀乳頭瘤病合併假性黑棘皮病一例

治療1個月,頸項部褐色斑明顯淡化,斑丘疹變平

討論 CRP與AN兩者可能為同一病譜的不同表現。在臨床表現上,兩者皮疹均為色素性丘疹,群集分佈。在病理表現上,兩者均為表皮角化過度、乳頭瘤狀增生及局灶性棘層肥厚。臨床研究表明,AN的發病機制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因而AN相對於CRP更多發於肥胖患者。CRP好發於軀幹部位,初發多位於乳房間或後背肩胛骨間,後發展至肩頸部或腹部,AN好發於側頸部及皺褶部位如腋窩和腹股溝。在組織細胞學上,兩者皆有Ki⁃67和角蛋白16表達的增加,CRP患者的細菌感染髮生比例高於AN,AN皮損由於存在更大量的黑素細胞較CRP皮損色素沉著更加明顯。結合患者臨床表現、真菌檢查、組織病理學結果,本例可診斷為CRP合併假性AN。CRP需與色素性癢疹相鑑別,兩者發病部位類似,皮損均呈網狀。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7.02.015

《中華皮膚科雜誌》,2017,50(2):1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