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跟著龜價暴漲和懶人也能養好龜,養龜能發大財誘惑入行的新養龜人,被斷崖式暴跌的市場價格打破了養龜的發財夢,於是不停的電話、微信、QQ詢問今後的龜市行情和養龜的前景是這幾年給我帶來的最大煩惱,前年,我曾發表過《養龜業前景仍好暴利不再》的討論性文章,引起了業內反響,兩年過去了,不但國家發展帶來了有利產業發展的信息,龜業也出現了新的勢態,那麼養龜的前景到底如何呢,我認為前景仍然看好,理由有以下幾點。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國家進入小康社會有利產業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萬元,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形態也將逐步進入康養社會,人們對生活的需求不再是吃(溫飽)、住(住房)、行(有車),而是娛(娛樂)、養(養生)、遊(遊玩)。這對功能性較多的龜來說,因其不但是觀賞養性的寵物,還是保健養生的美食補品和治病救人的中醫藥,不但可以直接應用,還可以作為工業化產品進行開發利用,所以需求會越來越大。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民眾對龜的認知逐步提高

一種產品要消費者認知,首先是要民眾知曉,而龜產品到目前為止,知曉的人並不多,特別是年青人,只知有龜不知龜有何用,所以在推廣養殖的同時通過廣告和宣傳,讓民眾不但知道有龜,還知道龜是好玩、好看、好吃和保健養生的寶貝。這幾年廣東、廣西、和浙江、上海等地搞了一些龜類和龜產品展銷會和龜文化展示活動,起到了很大的宣傳效果,知道的人多了,嘗試和應用的人也會多起來,市場也會興旺起來。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產業開發有所進展

其實我國以龜為原料的產品還是在逐步增多,如龜苓膏、鹿龜酒,龜鱉丸、龜甲膠和石龜蛋白肽等等,而有關企業和院校的龜類深加工研發也在不斷的進行中,如廣東深圳單聯公司石龜蛋白肽、休閒龜仙茶和惠州李藝金錢龜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金龜露、金錢龜酒、金錢龜含片和金錢龜精等養生食品,受到了港澳市場的青睞,而安徽工業大學有關黃緣盒龜和烏龜對女性乳腺癌的預防研究也有了新的進展。

此外我國以龜為原料的加工業發展也不慢,然而尷尬的是實際能加工生產達標的原料根本不足,如我國較早開發保健產品的海南養生堂龜鱉丸,生產企業就因原料問題現在的生產量已越來越少甚至停產,而市場對他們產品根本是供不應求。所以從加工業來說,以龜為原料的產品不是太多而是遠遠不夠。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對龜體內有效活性成分對人類養生保健作用的研究開發不斷深入和民眾對龜的認識進一步提高,無疑會對我國養龜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產業的發展路上起落和挫折在所難免,但要做到可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根據我國新時代發展新趨勢新要求遵循保護、繁養和合理利用的原則,為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因地制宜做好產業規劃

既然養龜已經發展到一個獨立的產業,有條件發展的地方一定要做好發展規劃,為什麼要強調因地制宜,就是沒有條件的地方切忌無序盲目。那麼發展養龜需要什麼起碼條件呢,我認為起碼要有以下幾條。

一是適宜的氣候條件,適宜的氣候條件不但適合龜的生長,也可節約養殖成本和降低養殖風險,如在我國兩廣和海南,一般水棲龜類的野外常溫生長期就比華東與華東以北地區多3-4個月,這不但相對縮短了龜的育成期,實際的養殖成本也大大降低,因為養殖時間的延長意味著各種投入相對增加,所以自然的氣候條件十分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國華東以北地區的養龜業發展相對較華南、西南慢的主要原因。

二是有一定的銷售市場,雖然我國的交通物流和互聯網通訊越來越發達,但作為鮮活產品的龜類,還是應當在發展前首先考慮本地市場的需求為先,因為各地民眾對龜的看法和觀念不同,我們認為很名龜的龜,一些人因認知不同,說臭烏龜白給都不要,所以在還沒形成市場的地區,發展應慎重。

三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養龜無論是搞設施和買苗種,除了食用龜的苗種價格稍低些,大多價格較貴,所以一次性投入很大,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作為投資儲備,完全靠借貸搞炒作可使不得。

四是有一定的養殖基礎和群眾熱情,一般做區域產業規劃必須有一定的產業基礎,而規劃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有序的規範和計劃而已,所以不但要有基礎,還必須有當地群眾發展這種產業的熱情,切不可強推和硬施。

五是要有可以發展養龜的相關資源,養龜需要土地資源、符合淡水養殖的水質資源和充裕的人力資源,同時也要交通便利和通訊發達,以便產品能順暢流通。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依法保護珍稀品種和棲息地

中國江蘇網2016年1月22日訊;武進法院環境資源法庭依法對一起非法飼養、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作出一審宣判,陳某、潘某因犯非法收購、飼養黃緣盒龜而獲刑。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人工養殖的龜類品種有幾十個,其中有70%左右為國際和國家列入名錄的不同級別保護動物,根據新頒佈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這些野生動物除了國家批准允許作為科研需要,任何人不得在野生環境去捕撈和馴養,而我國目前還有人在偷捕和偷運,甚至在網絡平臺銷售“下山龜”(即野生龜),這種行為如果不阻止,就會背離我們養龜護龜的初心,也將嚴重破壞我們行業的形象和誠信。所以,我們在人工繁養的同時還應有很強的保護意識,除了自己不去捕獵野生保護龜類,也有責任阻止其他不法捕獵的行為。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依法規範龜類的放生行為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八條還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干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我們養殖的龜類,不但有觀賞、美食、養生和藥用作用,也是許多宗教信徒的慈善放生動物,據悉目前購龜放生的量很大,而大多放生者並不瞭解有關放生動物的法律法規,只要有水就放。2016年我在杭州蕭山的湘湖水域就看到了紅耳龜(俗稱巴西龜),同年還特邀到湘湖有人捕到了孔雀鱉的現場辨認,這種現象的不斷髮生,無疑會對原生態水域的原有生物多樣性遭到致命的破壞,為此,2016年中國宗教協會提倡慈愛護生合理放生,而我們在放生者購買時也有責任進行宣傳和告知。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合法養殖依規經營

即使是野生種群經過人工馴養的後代再進行人工繁養,也必須辦理國家頒發的《野生動物繁養證》和《野生動物經營證》,以做到合法養殖依規經營,否則就是違法。我國目前有眾多的養殖戶因種種原因還在無證繁養和經營,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持證養殖和經營的養龜戶不到30%,正因為如此,龜的公開交易除了廣東和廣西有幾個規模不大的市場以外,很多不敢全面公開進行,如杭州吳山花鳥市場原來銷售龜類的店鋪有6家,現在只剩2家,原來銷售的龜類品種不下30種,現在已不到10種等等。這顯然對今後的健康養殖和產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各地應重視繁養經營合法化。由於養殖規模不一,又多為家庭進行,一些行業社團在宣傳依法養殖的同時還應幫助本區域養殖戶成立合作社或聯合體進行統一辦理,並在此基礎上共同經營,這樣不但有利產業規範,也利於健康發展。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培育新品種擴大新種群

近年來我國的養殖龜類在國有的基礎上還引進了不少優良的外國品種,豐富了龜類市場,在此基礎上,國內許多養龜愛好者嘗試進行選育和培育新品種,這很好,因為人工培育的新品種不但好養,也不會納入保護名錄,如目前已經有一定數量的變異黃化、白化,花化的新品種,因色澤豔麗,養殖成活率高,深受大家喜歡。值得提出的是,培育新品種一定要規範,育種方向要明確,手段要科學,育成後最好能得到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與機構的鑑定認可,然後再投放市場,切不可不規範的亂雜交,目前這種現象很多,也比較亂,如什麼“黑草”(烏龜與黑頸龜)啊,“金草”(烏龜與三線閉殼龜)啊等等,這樣勢必會造成生物雜交汙染,如不嚴格控制甚至會破壞原有品種的純化,如許多養龜戶問我哪裡有較純的黑頸龜原種,反映原來廣東黑頸龜原產地的已經不純了等等,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大力提倡節約型養殖模式

和國外相比,我國的養龜模式真謂之科學多樣,特別是名龜養殖,大多采用庭院養殖和樓上養殖,不但不佔有大量的土地資源和人力資源,還能美化環境,也安全可靠。但一些食用型龜類還是需要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進行規模化養殖,而這些資源正是我國今後最緊缺的,所以我提倡採用節約型種養結合和混養模式,如稻田養龜、茭白田養龜、荷田養龜、葡萄園養龜、蘆葦灘養龜和池塘混養龜等等,這些模式不但可大大降低養殖成本,也不佔用現有的資源,還能提高原來種植和養殖業的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特別是這些可利用的資源我國數量很大,可以用取之不盡來形容,特別是用這種模式養殖的龜類產品不但品相好質量也高,是我國今後養龜的發展方向。

我國養龜產業現狀與發展新思路(下)

合理利用造福人類

由於養龜的本質是休閒養生,因其不但在養殖過程中有觀賞怡情的作用,產品也能治病養生,所以龜的全身都是寶,這些功能特性也就確定了龜終端消費的定位,所以如何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把龜這個寶更好的為人類造福,是養龜行業的任務之一,也是產業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這條路很長,大家應該統一認識,在不斷探索的路上不斷前行。

本文引自《科學養魚》2018年第七期,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