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潜伏》里,为什么李涯一直斗不过余则成?

与其说《潜伏》是谍战剧,不如说这是一部职场教科书。李涯和余则成的PK,就是今天很多职场新人的成功学教材。李涯PK不过余则成,原因至少有四。

在《潜伏》里,为什么李涯一直斗不过余则成?

第一,从PK人数上讲

电视剧《潜伏》里,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派,始终有那么一些纯粹的人,他们为了理想,随时愿意牺牲性命。如果说,我们不讨论国军的政治立场,以及李涯的戏剧人设,只看他为了理想和信念,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这些特点,那么完全可以评定他为一个无可挑剔的人——忠臣、劳模、勇士……然而,整个剧中,国民党方面就只有一个李涯在坚持理想,孤军奋战,而正方这边,有吕宗方,左蓝,廖三民,邱掌柜……他们也都是有坚定的信念,为了理想随时可以牺牲的。所以,李涯再强,只不过是一个人在战斗,余则成再弱,有若干同志在不惜性命地掩护他,帮助他。

在《潜伏》里,为什么李涯一直斗不过余则成?

第二,从PK气场上讲

在一个不讲法治,公平的社会,在一个封建,人治的职场环境中,领导就是权威,而同样的竞争条件下,在领导面前做一百件好事,不如和领导一起做一件坏事。李涯因为工作,犯了错误,是站长把他捞回天津站,因此,站长是他的恩人,他只能做牛做马予以偿还。而余则成也因为工作,惹下杀生之祸,也是站长把他招来天津站。

站长找李涯来,就是背锅之用的,一个弃子,不嫌弃你就不错了,你还不努力将功赎罪?而站长找余则成来,则可以有多重打算,第一,这是上头全国通令嘉奖的有功之臣,面子上光鲜。第二,这是帮戴老板洗钱的招财童子,上头那点破事都不避讳他,那么自己的一点小九九通过他处理,就更不算什么。第三,这是自己的学生,知根知底,可以算嫡系。所以,如果说站长是天平的平衡点,那么李涯有求于站长,而站长,有求于余则成。余则成有恩于站长,站长有恩于李涯,气势上,李涯就输了两个档次。

在《潜伏》里,为什么李涯一直斗不过余则成?

第三,从个性上讲

如果说前两条都是外在因素,比较作为内在因素的个性是相对公平的。余则成性格最大的优点是沉稳,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泰山崩于眼前而色不变。遇到任务的挫折,遇到战友、爱人的牺牲,遇到敌人的追杀,遇到审问,出卖,突发意外,都能够非常冷静的应对。余则成的模式是1.接受刺激。2. 迅速思考对策。3.执行。4.随时准备牺牲。这是一个优秀特工的必备素质,在刺杀李海峰,告别左蓝,录音带事件中,都表现出了他临危不惧的本色。

相比之下,李涯的情绪管理真的就差太远,经常因为抱怨,得意,焦躁,愤怒而坏事。

在《潜伏》里,为什么李涯一直斗不过余则成?

第四,从权术上讲

在中国,从来是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越是希望晋升,越是贪恋权力,越得不到晋升,越要失去权力。因为很多人都盯着机会,都等着上位,而上司需要有最综合,最均势的选择和考量。《潜伏》里,余则成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晋升的意愿,就是一副破坛子破摔,毫无追求的样子,给人一种人畜无害的感觉。不但马奎把他当小老弟,陆桥山当他是哥们儿,站长更不会感觉到威胁。这样无形中他就躲过了很多祸害,还得到了很多助力。相比之下,李涯做一切的目的性都很强,说好听了是为了工作,说难听了就是为了立功使劲往上爬,这样咄咄逼人,同事会感觉到威胁,必然落井下石,而站长更会忌惮。天长日久,自然就会招来嫉恨,成为孤独的背锅侠。

《潜伏》告诉人一个无奈的道理,会做事不如会做人,而怎样做人,在于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