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再造:農民市民化的有效實現形式

報告要點】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堅持全面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可見,在城鎮化的過程中,不僅要實現“物的城鎮化”,更在於實現好“人的城鎮化”。然而,農民在“進城”中卻面臨著“居住城鎮化、待遇農民化、發展空心化”的尷尬局面,這在東莞城鎮化過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有鑑於此,廣東省東莞市移民拆遷安置小區𩶘沙花園以角色再造為方法,探索出一條實現農民市民化的新路徑。

所謂“角色再造”,是指在依靠外部推動力與內在活力雙力齊“動”下,推進農民向新市民角色轉型,從而實現內在“自變”。具體而言,以特色文化為紐帶,以擴大就業為保障,以深化自治為核心,提升市民角色代入感、認同感、主體感,最終實現農民市民化的轉變。

一、現實困境:農民市民化中的“三難”

隨著東莞市城鎮化的推進,城鎮化內涵不夠、基礎不牢等問題突顯,其中最直接的表現為交往難深入、空間難適應、生活難保障,農民對於新市民角色存在“認知障礙”。

(一)思維轉變,居民交往難

依水而居的沙田鎮,由於長期交通閉塞,村內形成了較為牢固的農村熟人社會。入住新社區後,傳統而穩定的鄉村生活模式被打破。再加之,搬遷時各村以抽籤形式入住,四村居民均分散居住社區之中,使得相熟的農戶不再住在一起,原本“熟人好說話”的農村,變成如今的“陌生社區”。居民劉叔回憶道:“村裡人都不住在一起,聯繫也不方便,還是覺得在農村生活更有人情味”。

(二)空間轉變,社區適應難

沙田鎮水網密集,河涌河道縱橫交錯,是疍家漁民聚集的場所,疍家居民擇水而居、出門行舟,獨特的水上環境使他們以船代步、以船為家。然而,集中搬遷至小區後,村民們對於密集的社區樓盤表示出明顯的不適應。中尾村的張叔說道:“相比於現在的社區高樓,以前我們居住在農村,有田、有水更踏實”。

(三)生產轉變,就業保障難

位於沙田港區的𩶘沙島,四面環水,佔地面積19平方公里,居民以農業為主,主要從事種植業、水產養殖業等。“上岸”農民安居社區之後,就業問題成了他們最擔心的事。農民失去耕種多年的土地,加上文化水平偏低,年齡偏大,長期生產勞作的本領現如今已無用武之地。大流村的王伯說出了心聲:“我家世代靠捕魚種田為生,入住社區讓我既開心也擔心,開心居住環境變好了,擔心不種田了,家裡怎麼謀生計”。

二、角色再造:農民市民化的探索實踐

為實現“物的城鎮化”和“人的城鎮化”齊頭並進,𩶘沙花園社區通過融合文化、完善就業、深化自治,讓“新市民”角色融入農民心中。

(一)以文“化”人,增強新市民角色“代入感”

𩶘沙花園社區在尊重傳統特色文化的基礎上,與現代城市文化相融,打破傳統農民固有思維,實現了“美教化,移風俗”。

一是制定居民守則,領新市民“進門”。針對村民文化素養較低,轉變思維方式較困難等情況。一方面,社區設置𩶘沙花園紅黑榜,制定《𩶘沙花園文明公約》,有效約束居民行為。利用“文化𩶘沙,你我共推”、“創業𩶘沙,你我共建”等原汁原味的居民話語,把公約刻在居民心中。另一方面,建立文明行為積分制的激勵機制,使積分與入黨、就業、入學和養老等掛鉤,強化村民的自我服務意識。居民王阿姨表示:“這個文明行為積分制還是落到實處了,既規範我們的行為,同時對我小孩升學都有幫助呢”。

二是開展特色活動,牽新市民“下樓”。為有效轉換新市民角色,實現從“私人空間”走入“公共空間”。社區把特色活動辦在居民樓下,通過開展鹹水歌對唱、疍文化展等居民能參與、易參與、好參與的活動,讓居民“打開心門”、“主動下樓”。2015年,社區內共開展各類活動134場次,累計參與10527人次。居民張姐說道,“社區活動辦得好,有活動我都會來參加。”

三是建立文化社區,引新市民“參與”。社區建設了𩶘沙花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文化社區,開發出涵蓋文化、服務、健身、娛樂、休閒領域的五大功能區。2015年8月以來,在文化功能區共舉辦敬業奉獻、文明出行、孝道為主題道德講堂3場次,社區李伯表示:“還是當市民好,以前從沒有體驗過這些”。

(二)以業“助”人,推進新市民角色“認同感”

為確保徵地拆遷村民失地不失業,實現“安居”又“樂業”,𩶘沙花園社區因地制宜創新就業崗位,為居民就業開闢了新道路。

一是保持農耕習慣,情感有“依託”。針對“5060”農民的就業問題,四村村委共同協商後決定,租下週邊農保地共240畝,分配給社區居民。這在小區內部反響強烈,中圍村村主任說道,“給居民租田種地,一方面保持老齡農民的耕種習慣以及對於土地特有的情節;另一方面,耕種收穫的糧食或蔬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緩解家庭經濟的負擔,讓他們更快適應新市民角色,住得開心”。

二是創新就業平臺,崗位有“保障”。“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社區不僅提供培訓機會,還為居民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其一,提升居民就業本領。社區充分利用沙田成校等教育資源,針對性地開展居民就業和創業培訓,讓農民熟練掌握勞動技能。2015年以來,共開展電工、叉車、麵點師就業培訓6場次,參加227人次。其二,建立待就業信息庫。完善就業困難人員動態管理制度,對登記在冊的失業人員進行跟蹤調查,確保每戶至少一個勞動力在崗就業。2015年𩶘沙花園社區勞動力總數為6848人,已有6646人實現就業,就業率為97%。其三,實施“村民車間”計劃。每月建立一個村民車間的工作計劃,充分吸收社區技術工人進車間工作,對於參與村民車間的居民每月給予相應的交通補助。截至2015年12月,沙田鎮共設立村民車間15個,安置約660名村民就業。

三是扶持居民創業,資金有“支撐”。𩶘沙花園社區為帶動居民自主創業熱情。一方面,建立創業小額免息貸款,為居民提供政策諮詢、開業指導和後續服務,為想從事自主創業的居民指明瞭道路。居民張阿姨說道:“我一直想創業,知道社區鼓勵、扶持創業之後。我就貸款開了間小商店,現在過得很好”。另一方面,建立創業成功獎金,激勵居民進行自主創業。對於創業成功的居民建立獎勵機制,沙田鎮已有5人提交申請資料,其中2人已審核通過獲得最高補助獎勵款項各5000元。

(三)以社“育”人,實現新市民角色“主體感”

為實現社區從“鄰里陌生”到“鄰里守望”的目標,𩶘沙花園社區通過社工、社區能人引導,成立多方組織,利用“熟人治理”拉近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距離,再造市民角色主體感。

一是孵化服務組織,變“服務自身”為“服務大家”。社區通過培育服務組織,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其一,引導社會組織。社區社工對社會組織有序引導、專業培訓、提供場所。2015年共培育活力舞蹈隊、愛心菜園服務隊、最美夕陽服務隊等20個社區社會組織。其二,帶動社會力量。社區內成立繁星志願服務站和4個村級志願服務站。2015年社區共開展志願服務572次,累計提供1398.5小時的志願服務。其三,建立管理組織。𩶘沙四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共同出資成立了立沙新區管理有限公司,其中物業管理、清潔人員均從社區居民中招聘而來,實現了業主與物業的良性互動。2015年已安排200多名村民進入物管公司工作。

二是搭起調解組織,變“自我調解”為“大家調解”。社區在四村原有的調解隊伍基礎上,組建了12人的𩶘沙花園“和事佬”調解隊伍,充分發揮傑出鄉賢、老黨員、老教師等引領作用,利用其威望和公信力,引導居民理性參與社區治理。2015年“和事佬”隊伍有效化解了8宗矛盾糾紛。和事佬劉姐說道:“我們這個隊伍主要是協調社區的矛盾,畢竟都是熟悉的人,說什麼都聽得進去的”。

三是建立議事組織,變“單打獨鬥”為“齊心協力”。為達到政府管理和基層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社區成立𩶘沙花園共治委員會。共治委員會由1名鎮港班子成員兼任主任,𩶘沙四村書記兼任副主任,物業公司負責人兼共治委員會成員。針對居民反映的社區問題進行每週一次的會議討論。泥洲村書記表示,“相比之前的‘單打獨鬥’,現在的開會形式更好,我們四個村一起坐下來商量社區的問題,便於集思廣益”。

三、以角色再造推進農民市民化的經驗和啟示

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東莞的移民拆遷安置模式取得積極成效,實現了由農民向新市民的“自變”,“角色再造”對於推進農民市民化的實踐具有積極的啟示意義和推廣價值。

(一)尊重農民習慣是角色再造的重要基礎

農民市民化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它是一系列生產生活方式、思想觀念、角色意識和權利意識的變遷,是農民角色群體向市民角色群體的整體轉型過程。在進行整體轉型過程中,有效轉變角色群體思維是推進農民市民化的重要突破口。東莞市𩶘沙花園社區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生活習慣,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社區文化相結合,從而喚醒農民對於市民新角色的認同感,實現了農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轉化。

(二)角色再造的實現需要深化自治

在傳統農耕文化下,沙田鎮農民一直處於穩定的“熟人社會”之中,有良好的的自治傳統。遷入社區之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傳統自治無法再顯現出治理價值,社區治理迫切需要深化自治,來激發社區自治的新活力。𩶘莎花園社區在原有自治組織的基礎上,撬動社區草根精英的力量,成立多方組織,轉換固有農民角色下的自治模式,塑造新市民角色下的自治模式,有效優化了社區治理。

(三)完善農民就業是角色再造的有力保障

完善農民就業是解決失地農民生活來源、加快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推進農民市民化進程的重要保證。在完善農民就業的過程中,社區幫助農民轉化職業角色,對於農民上崗就業進行了再定位、再引導、再培訓,通過打通沙田鎮各方就業渠道,創新就業崗位,解決了居民的就業難題,保證社區內“零家庭失業”,實現了居民“離土不離鄉”的就地城鎮化。

(四)角色再造的核心在於激發內生動力

角色再造的根本在於人的“自變”,即激發內生動力。新市民的角色再造不僅需要政府相關制度的創新和政策調整,更需要農民自身主動適應新角色。因此,角色再造實現了由依靠單一的外部推動力,向依靠外部推動力與內在活力雙力齊“動”的轉變,讓“自變”有序推進。𩶘沙花園社區通過為居民提供多元的參與渠道、協調渠道、就業渠道,讓居民不僅能積極融入社區生活,更推動了人的由內而外的“自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角色再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