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自主核電品牌的形成是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報導

中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自主核电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1978—2018 · 能源發展

特別報道

擁有自主核電技術並能實現出口,是核電大國邁向核電強國的前提。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核電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砥礪奮進之路,打造出了自主先進核電品牌“華龍一號”。面對世界核電新一輪復興的機遇,“華龍一號”作為“國家名片”不僅在國內實現了示範項目開工建設,更登上了國際舞臺。

針對研發“華龍一號”的背景、“華龍一號”的技術優勢和潛力,以及“走出去”等問題,記者採訪了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繼。

文 | 朱學蕊

中國能源報記者

中國能源報:作為新時期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誕生的背景是怎樣?

邢繼: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中國核電走過了探索、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之路,通過多項技術改進形成了二代改進型核電型號技術。以秦山一期為標誌,我國開啟了核電事業的探索之路;以大亞灣核電為標誌,我國啟動了商業核電的引進;以秦山二期為標誌,我國基本掌握了核電研發設計技術;以嶺澳二期、秦山二期擴建為標誌,我國基本掌握了大型核電研發設計技術;而以方家山、福清一期、陽江一期為標誌,我國進入了大型核電創新起步階段。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各國紛紛調整了核電政策,並對新建核電廠的核安全標準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更安全經濟的先進核電成為當今世界核電發展的主流技術。由於我國核電技術是在引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當時尚未能實現核電型號的整體創新並形成自主核電產品,因此在國際核電市場上話語權很小。為適應國內國際核電技術發展要求,推進我國核電技術的自主發展,開展先進核電技術的自主研發就顯得極為必要。

中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自主核电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福清“華龍一號”

福建福清核電基地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1—4號機組採用二代改進型核電機組,5、6號機組採用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中國能源報:“華龍一號”的研發對我國走向核電強國有何意義?

邢繼:“華龍一號”的研製成功,離不開我國30多年來核電工業發展積累形成的經驗、技術和人才優勢,離不開對國際先進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造。2014年,在國家決策下,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技術方案融合,形成了“華龍一號”技術方案,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第四個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核電技術國家。

“華龍一號”寓意“中華復興,巨龍騰飛”,實現了我國核電技術多個“零的突破”,符合世界上最嚴格的安全技術要求:率先採用“177堆芯”, 實現發電功率提高和燃料自主化;運用雙層安全殼設計,能夠抵禦商用大飛機撞擊、外部放飛射物和地震的影響;創造性地採用了“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在核電站完全斷電情況下,也可利用重力或自然循環原理冷卻反應堆。

“華龍一號”實現了我國核電技術的自主化,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並順利實現核電的整機出口、擺脫外方知識產權束縛、打破核技術大國的封鎖,實現了我國核電技術在國際市場上的可持續發展。

中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自主核电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昌江核電站

海南昌江核電一期工程採用中核集團二代改進型CNP650 先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二期工程3、4號機組擬採用“華龍一號”技術。

中國能源報:“華龍一號”的研發、建設和“走出去”,對核電產業有何影響?

邢繼: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核設施及核設備技術門檻相對很高。核電技術發展,可以進一步提升裝備業水平和能力,進而促進產業升級及技術更新換代。

“華龍一號”技術上開展的自主研發工作,無疑為核電“走出去”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目前核電項目85%的設備國產化率基礎上,燃料技術、蒸汽發生器、主泵、DCS 等關鍵設備都進行了自主化研發,為自主核電出口鋪平道路。“華龍一號”在國內和國外市場推進建設將有效帶動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中國能源報:“華龍一號”技術後續是否還會進行技術優化和升級?

邢繼:自主化核電品牌的形成是一個逐步成熟和完善的過程,“華龍一號”採用漸進型技術路線,逐步改進、持續優化的方針,不斷提高核電站的安全性、經濟性和技術水準。為此,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科研和技術攻關,根據經驗反饋和需求不斷引進新的技術和新的理念。比如對能動與非能動安全系統實施進一步優化,進一步提高安全性;進一步實現從設計上“實際消除大規模放射性釋放”,應急區域最小化,簡化場外應急;進一步提高系統和設備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提高核電廠的經濟性,進一步增強“華龍一號”機組在國際核電市場的經濟競爭力。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