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要說近兩年什麼最火,毫無疑問是自媒體。

自媒體又屬三農領域最火。每天都有來問項目的人,說他是農村來城市打工的,想業餘時間在網上找點賺錢的路子,給他指點出,讓他往自媒體方向發展試試,他說,不會啊,太難了,搞的人太多了,壓力大,行,你說壓力大,那給你個機會,讓你回農村,你考慮考慮?

7月2日,今日頭條發佈了國內移動互聯網首份三農信息白皮書,並宣佈推出補貼信息的金稻穗計劃,計劃是在一年內至少投入5億元補貼三農創作者,助力三農信息的普惠。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網上有許多的段子說,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現在給你一個回農村的理由去吧。

在中國,現在的農村基本都是沒有年輕人的,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到城市打工,而農村有時候有豐富的資源沒有被發現產物,還有當地的很多優,產物和特產,本身都是對全國的人來說,有一定的價值。

所以說,深度挖掘價值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其實很多年輕人是很有想法的,在城市處處受到了碰壁和傷害,甚至對於農村的壓力是苦不堪言,但是又不敢離開城市,到了農村能幹嘛?

回到農村,是否能夠受得了鄉村鄰里鄰居的流言蜚語?這無疑是年輕人回到農村的一個巨大考驗。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第二,點回到農村能做什麼?

說句實話,80後到90後,甚至現在的九五後,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已經少了,比如說很多累活髒活,都是年輕人比較大的人,是70後和60後在幹著,比如說建築,農村種地。最近我看說華山上的基本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

而在我們的很多父輩和爺爺輩的眼裡,就是這些活,也不希望年輕人去幹了,希望他們尋找更好的出路,這樣的影響導致了這兩年很多產業的不平衡,有許多大量的年輕人,有些行業大量的老年人,甚至在建築上有些超過60歲的人還有很多……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比如廣西的婦女巧婦九妹,分享農村生活,美食和特產為主,被當地,特產銷售,帶動了很大的效果,從原來的50萬提升到了150萬,這次今日頭條的發佈會就放在了,巧婦九妹的那個村子發佈。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目前頭條在三農領域給予了這麼大的補貼度,此時如果不行動,更待何時?

利用頭條操作三農領域自媒體

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項目:

在今日頭條上開通賬號,專注於三農領域的內容輸出,拍家鄉的特色美食,農家文化,農民生活,風景等等。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我們來進行項目的分析:

一,平臺補貼力度大

1、今日頭條發佈國內移動互聯網首份三農信息白皮書,並宣佈推出金稻穗計劃:在這個未來一年,至少投入5億元,補貼三農創作者,助力三農信息普惠。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2、今日頭條將向全社會公開招募30位致力於三農信息普惠事業的“三農合夥人”。

3、每位“三農合作人”,將至少獲得價值100萬元的站內流量,用於扶貧。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三農合夥人”,獅子願意和今日頭條一起,推動三農信息普惠,助力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志願者。

任何有志於三農信息普惠事業的志願者,無論是個人還是機構,只要有意願,有能力建設,服務鄉村,都有機會成為今日頭條“三農合夥人”。

並不侷限於今日頭條平臺,也不只是三農創造者。

目前在今日頭條app內,搜索“三農合夥人”,即可申請報名。

二,今日頭條開啟付費通道

是不少頭條號運營者收到了開通付費專欄的邀請,從今日頭條的通知來看,用戶可以通過“功能實驗室”上傳付費專欄,並通過今日頭條app分發,而用戶可選擇購買和訂閱。

此前頭加厚的作者收益來源於廣告,分成收益,今後今日頭條的變現方式將越來越多元化,付費用戶會成為內容變現環節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三,流量基礎

今日頭條有大量的用戶量,因此不用擔心流量問題,而且頭條也會重點扶持三農領域。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項目的具體操作:

一,輸出方式

對於文章來說,更加推薦做視頻,對比文章,視頻更簡單,不用很華麗或深刻的文筆,最原始的拍攝更容易被分享,還有轉播。

1、視頻更直觀,更有趣。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農村更是有很多好玩的事情,特色美食,農家文化,農民生活……視頻的方式呈現給全國觀眾,非常直觀,現在是視頻時代,短視頻也非常火,視頻是記錄這個時代最好的方式。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2、視頻收益相對高。

如果是看好的視頻,播放量會很高,那麼收益也很高,原創的視頻收益更高,還可以參加視頻內獎項的評比,如果獲獎,收入還會更多。

對而言,文章的閱讀量少些,收益比較低。

今日頭條,三農領域自媒體,這個機會不要錯過!

3、寫文章難度大,拍視頻相對容易。

三農領域寫出深度好文章並不容易,好的文章有時候不一定能被分享和傳播。l拍視頻相對簡單些,一頓美食在田地幹活,農村那些事兒……不需要深刻的思想。,不需要優美的文字,原始記錄真實的農村生活,這就是好的視頻。

二,我們所需要的工具

只需要一臺攝影機或者是一部有高清拍攝畫質的手機,一個拍攝的小夥伴(如果經費有限,身邊沒人,一個三腳架,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完成拍攝的),剪切和編輯視頻的技能等。

三,那我們如何操作

歸根結底,一定要帶有商品光環,什麼意思呢?自己家鄉有茶山拍茶山,有茶葉賣茶葉,有養蜂蜜的,拍養蜂蜜的日常,賣蜂蜜。

如果沒有這些資源呢,那你可以去創造,如果是茶葉,那麼早到種茶的地方協商好,多呆幾天,教好茶農拍視頻,跟茶農要茶葉賣,甚至是改良包裝,優化茶葉,做到價值最大化。

如果是蜂蜜的話,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我們這樣子去操作的話,我們還要下鄉,雖然有點麻煩,但是能從源頭控制好商品的質量,視頻的質量,保證項目後續長期以往的發展。我相信在今日頭條的推動下,接著肯定有更多的自媒體也開始有所行動,例如百家好,大於號等平臺也會相對發起,所以掘金,農村,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